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适应供热系统优化规划的需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总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为此提出了热源类型为热水锅炉房的供热系统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不同原料、同一产品的工厂选址及其中设备的最优配置问题。通过模型求解,可确定热源的位置、供热能力、设备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确定热网管线的最优走向、管径及热源中设备与热用户的最佳供求关系。 在确定最优方案的同时,还应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计算出技术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包括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需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热源成本最小为目标,使总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提出了热源类型为热水锅炉房的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同一原料、相同产品的设备最优配置问题,通过模型求解,可确定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及热源中设备与热用户的最佳供求关系与数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不同原料、同一产品的工厂选址及其中设备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以核供热为例,给出了核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寿命周期费用 (Life Cycle Cost)的概念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提出了以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供热系统优化规划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用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变化对集中供热管网影响,找出用户系统调节供热量对热网水力和热力的影响规律.方法 将用户与热网连接形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类,依据供热调节基本原理,建立供暖用户自主用热调节供热量后对热网影响的数学表达式,利用Excel软件拟合函数.结果 当用户直接连接时,热网的热力和水力工况的变化规律与用户相同,此时热网的流量处于变化中;当用户间接连接时,用户系统的流量逐渐调小时,热网回水温度逐渐升高,供回水温差逐渐减小,供热量逐渐减小,但热网的流量不受影响.结论 不论供暖用户与热网采用何种连接形式,用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变化对供热管网都将产生影响,用户直接连接时,热源应采用变速泵,以适应由于用户调节流量而造成的变流量系统;用户间接连接时,热网流量不变,热源可以采用恒速泵.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户计量供热方式下热源厂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恒压变量供热的模式.通过循环泵供回水压差恒压变量运行实现按需供热.结合本地区历年冬季室外环境数据和经验,制定出锅炉出口水温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使DCS(分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自动调整锅炉出口水温度的给定值.即热网调节方式采用"质调节"为主,"量调节"为辅的形式,热源厂根据室外气温变化确定供水温度,热用户再根据需求调节流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为此提出了有区域热水锅炉房及核供热站费用数学模型,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给出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供热的采暖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并且具有自调节能力以后,必须要有与用户调节相匹配的运行调节手段,才能实现系统的适量供热.结合集中供热常用的系统形式,分别分析用户、热网及热源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调节特性及节能潜力,得出室内系统变流量、循环水泵变转速运行时节能量最高,并给出循环水泵定转速运行及变转速运行下的控制系统方框图.最后指出,应该针对新型供热系统和旧有供热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整体综合调节策略,才能实现节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热网和热源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热网输送能力不足,热源运行达不到设计值,大型调峰热源不能对负荷变化进行频繁及时调整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区域型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热电联产作为主要热源并联合供热的方式进行供热。确定了区域型锅炉的调峰负荷,对比了不同调峰系数下的寿命周期费用,计算得出区域型锅炉开启的室外温度。结果表明:利用区域型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具有良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某集中供热系统中锅炉节能运行调控进行研究,采用以热源、热网、热用户为对象的智能控制模型.通过对锅炉排烟温度及炉膛含氧量的测试表明,应用该模型后,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前提下,与前一采暖季相比节电31.17%;节煤11.31%;改善了锅炉房操作工的工作环境,取得了良好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型煤粉锅炉炉膛传热分体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锅炉炉膛传热计算实用性、精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提出了大型煤粉锅炉炉膛分体式计算方法,即把炉膛以大屏过热器低端为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进行传热计算:下炉膛采用零椎模型,上炉膛采用二阶假想面法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此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屏区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内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固体吸附床的模拟来优选吸附床的型式,建立了非稳态,有内热源的模型,分别对螺旋管外换热式吸附床和内热换热式吸附床进行模型,考虑到多微孔物质的传质和传热阻力在的情况,又建立了翅片换热式吸附床和肋片换热式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模型,通过分析13X-H2O工质对在中附床内的脱附速率等参数,优选出较为适宜的吸附床模型,并在优选得到的模型上模拟自制吸际剂的脱附特性及床层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增加翅片或肋片能增强床层的传热效果,其中增加肋片效果更显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结果及吸附床设计和应用及商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冷凝器换热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水—水热泵机组冷凝器的稳态仿真模型 ;根据制冷剂的三种可能的存在状态将冷凝器的换热分为三个串联换热器的换热。针对一新型复合套管冷凝器编制了稳态传热仿真程序 ,利用该仿真程序分析讨论了冷却水入口温度和流量对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该仿真程序可模拟计算出冷凝器内温度分布和换热量 ,也可根据给定的设计工况确定换热面积 ,可用作整个热泵传热模拟和设计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磁场和活性剂联合作用下TIG焊热源模型,分别采用双椭圆面热源模型和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对焊接熔池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的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获得熔池形状.通过将试验值和模拟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利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得到的熔池形状与实际熔池尺寸相吻合,而双椭圆面热源模型不能很好地反应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表征磁场和活性剂联合作用下TIG焊的实际焊接过程,打破了以往依照焊接方法选取热源模型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稠油热采岩石层的温度模型系统,建立了模型的岩石层的温度控制并对其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模型岩石层以及最外层保温系统的传热、冷却系统的强对流换热并采用导热耦合的方式进行联合求解计算.在精确求解的基础上,根据模型的实际计算需求,优化计算方法以及相应计算模型,从而节省65%的计算时间.结果表明,其优化的计算方式不仅能满足工程模拟计算的需要,并且加快了实际计算速度,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稠油热采岩石层的温度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16.
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pc-LED)的热模型是LED散热设计的基础。常用的单热源单通道热模型不能表达pc-LED的实际散热过程,已有的双热源双通道热模型的参数测量需要T3ster和红外热像仪,并忽视了环氧胶在蓝光LED照射下的发热现象。为此,文章提出一种采用PT100芯片直接测pc-LED芯片结温和微型热电偶直接测荧光粉温度的方法,并依据实验结果改进了双热源双通道热模型,计算出各热阻值和热流值,揭示了pc-LED的散热规律。实验还发现纯环氧胶在蓝光LED辐照下有发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对太阳能热泵机组内蒸发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仿真算法设计,以压缩机进、出口压力值、蒸发器冷冻水的入口温度、蒸发温度、蒸发器内水流量以及蒸发器简化模型计算出的蒸发器吸热量计算值作为输入参数,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蒸发器优化模型.通过太阳能热泵系统实测数据学习而形成的蒸发器优化模型明显提高了仿真的速度及精度,运用该模型能够降低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研究成本和缩短其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在锅炉尾部添加冷凝换热器回收冷凝热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热效率。选用的生物质燃料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27.9%, 基于Mixture模型并选用Lee模型作为冷凝传质模型对尾部烟气凝结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假设流动为稳态, 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 求解选用Simple算法, 研究了烟气侧不同入口流速下(1~4 m/s)温度场、流场及液态水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 对翅片管换热器的表面传热系数及换热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 烟气出口温度逐渐升高, 壁面凝结速率不断增大, 而冷凝水量逐渐减少, 同时翅片管换热器的表面传热系数及换热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对正在发展中的桂林城市地面整体性岩溶热蚀沉降开发定量预测,提出了建立基于t-GIS的桂林城市岩溶热蚀学降虚拟预测系统的研究方案。研究主要包括岩溶热蚀沉降动力学模型建立、热蚀沉降动力学特征计算和热蚀学沉降虚拟预测系统构建三方面内容。虚拟预测不仅能够显示城市下垫面热蚀动态深度、热蚀沉降速度和热蚀沉降时间等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分布图像,同时还可以模拟显示热蚀沉降过程的时空轨迹,从而可以提前对热蚀沉降可能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评估的防范。文章还对开展岩溶热蚀沉降虚拟预测研究的前期工作、必要性、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等问题,作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换热网络分析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复合形与线性规划方法的组合求解,成功地解决了换热网络分析中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应用此模型对炼油厂常减压车间换热网络进行优化分析,所得的最佳参数可大大提高换热网络的热回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