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对影响发电机定子线棒介质损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电机定子线棒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大小与线棒导线绝缘结构、防晕结构、线棒几何尺寸、主绝缘厚度等有关,有端部防晕层的线棒其介质损耗比没有防晕层的线棒大;随着防晕层厚度、主绝缘厚度线棒导体尺寸的增加,介质损耗因数将会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27kV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材料选择,主绝缘结构研究、防晕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试验以及VPI绝缘工艺试验,对定子线棒主绝缘性能如介质损耗及其增量,局部放电,工频击穿和电老化寿命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我公司成功制造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国超高压、大容量发电机绝缘技术达到国外同等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高压电机定子条式线棒的槽部与端部进行了绝缘结构和防晕结构分析.首次建立了线棒槽部与端部的两电极介质损耗因数及对地电容的电路模型,同时使用两电极测试方法分别测试并分析了电极长度与外施电压对整体性良好线棒与严重脱壳线棒的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的影响.计算得到了介质损耗因数与电容的数值关系,为高压电机整机介质损耗因数的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测量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tan )的三电极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了介质损耗测量电极系统的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影响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间距、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表面电阻率、主绝缘厚度、主绝缘的相对相容率均与线棒的介损有关,同时该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定子线棒的介质损耗测量过程中高压接线和电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测量结果对比,提出了3种降低发电机定子线棒介质损耗测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局部内均压层的特征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小面局部内均压层的结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特征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露铜点的间距、内均压层的表面电阻率、主绝缘厚度、主绝缘的介电常数均与线棒的介质损耗有关,同时该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中单气隙——介质串联电路的气隙击穿放电理论的计算,研究了在不同的主绝缘厚度下气隙放电的极限气隙间距和极限起始放电电压(有效值),和指出了气-液-固三相介质的界面极化对绝缘介质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线棒绝缘起始放电电压低于极限起始放电电压时,后处理工艺有利于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的质量优化。  相似文献   

8.
绝缘介质损耗是反映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介损的测量值直接影响对绝缘性能的判断.本文结合三峡工程左岸、右岸及地下电站的定子线棒出厂试验实际情况,就定子线棒介损测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介质损耗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600MW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进行测试,本文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测试的不同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50MW 汽轮发电机的真机线棒和整机定子绕组介质损耗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一个新的热电老化试验平台,对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定子线棒主绝缘进行了热电老化试验,在不同的老化阶段测试了线棒的介质损耗因数、电容和泄漏电流等性能。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定子线棒的介质损耗因数及其增量、电容增量均有所增大,而定子线棒的电容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减小。定子线棒的泄漏电流随老化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吸收比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单只真空压力浸渍(VPI)定子线棒的绝缘结构,试制了模拟VPI定子线棒,并对其工频耐压、电晕、介质损耗、局部放电、电老化和击穿电压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VPI定子线棒的各项性能指标优良,可应用于额定电压20 kV发电机组的成品定子线棒的设计和制造。  相似文献   

12.
390H型燃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绝缘厚度薄、设计场强高.本文在多胶模压这一传统制造工艺体系的基础上,对定子线棒导线绝缘结构、主绝缘结构、防电晕结构、定子线棒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通过对结构、材料、工艺及设备等进行优化及改进,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验证,最终成功地制造出了390H燃气轮发电机真机定子线棒.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GE公司的标准,实现了定子线棒国产化.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与日立公司合作研制的600MW 汽轮发电机,对定子绕组绝缘结构要求测试下线前后的绕组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通过对我公司50MW 和2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整机绕组的介质损耗对比测试,我们确定了600MW 汽轮发电机整机绕组介质损耗测试方法。试验研究证明:采用试样接地和不接地两种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介质损耗测试,在消除了杂散电容的影响后,其介质损耗测量值相差不大;但采用试样接地的方法进行介质损耗测试,测试较复杂,环境的影响因素多,还必须使用双绝缘高压输出的大容量试验变压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定子线棒绝缘层力学性能的考核方法,通过设计4点弯曲断裂试验方法,对线棒进行载荷-应变和载荷-挠度测试,分析比较了3点弯曲试验方法与4点弯曲试验方法以及绝缘断裂失效与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4点弯曲试验方法可有效考核绝缘结构的本征力学性能,4点弯曲断裂试验后线棒的介质损耗因数增量大幅增加,击穿电压明显下降,拐点时的断裂应变值暂可推荐作为线棒绝缘断裂应变失效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中单气隙-介质串联电路的两种放电理论(气隙击穿理论和界面极化理论)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种放电理论对线棒绝缘的介质损耗及其增量的定量计算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气隙击穿理论可以定量解释较大气隙的放电引起的介质损耗随电压升高而增大的正增量现象,而界面极化理论可以定性解释较小气隙放电引起的介质损耗随电压升高而减小的负增量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将频域介电谱技术(FDS)应用于发电机主绝缘状态的评估,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水分含量的线棒试样,对其工频介质损耗因数tanδ、电容C以及FDS进行测试,研究水分对频域介电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线棒干燥周期的增加(水分含量减小),工频介质损耗tanδ、电容C呈指数规律下降;电机线棒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复介电常数虚部ε″随FDS测试电场频率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过程中会在部分频段出现弛豫峰;而复介电常数实部ε′随FDS测试电场频率增加而不断下降。不同水分状态下tanδ弛豫峰值及对应频率fmax随线棒干燥周期增加呈指数规律下降,介损弛豫峰值和fmax与线棒水分关系密切,能反映电机线棒绝缘中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空冷350MW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在试验研究和生产制造中,通过工艺、设备和工装的改进,定子线棒的空间形状、几何尺寸、电气性能等都达到了设计要求,提升了空冷机组定子线棒生产制造能力和工装、工艺水平,使空冷机组定子线棒制造工艺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VPI与模压的发电机定子线棒之性价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模压及VPI工艺方式制造线棒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对相应产品线棒的试验数据及性价比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采用两种不同工艺方式制造的线棒,各有优势,综合性能均能满足定子制造及电机运行要求,达到国际同等水平.VPI线棒的制造成本较高,使用的材料及工艺过程需加强环保.笔者倡导采用模压线棒做精品,VPI兼顾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在绝缘系统中使用国产云母带替代进口云母带的可行性,通过模拟线棒试验对比研究了进口丰罗云母带与国产云母带的工艺性能和电气性能。结果表明:国产云母带的工艺性与进口云母带存在一定差距,国产云母带的常态介质损耗因数偏高,但热态介质损耗因数较低,表明国产云母带与国产H级浸渍漆的配套兼容性更好。国产云母带绕包线棒的击穿电压达到进口云母带绕包线棒击穿电压的90%以上,可满足低压电机设计裕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宝泉4#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正接法"、"反接法"测试的比较分析为例,介绍单支定子线棒介质损耗因数正确的现场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