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光近炸引信对抗技术主要采用高重频激光有源干扰技术,由激光干扰机对来袭导弹发射高重频激光干扰脉冲,使激光干扰信号在远距离上提前进人激光近炸引信的接收视场,以压制真正的目标回波信号,形成有效的距离欺骗,引起导弹的早炸.还可采用激光无源干扰技术和强激光致盲干扰技术,或阻断激光近炸引信的光路传输,或形成空中假目标,或将激光近炸引信的光电探测器致盲。  相似文献   

2.
V448 94021251小型FMCW近炸引信高度表/甘休国(电子部10所)11电讯技术一1993,(6)一1~4 文章介绍用于导弹或炮择近炸引信的小型c波段FMCw离度表.分析了影响测高精度的因素,姆出了参数选择的原则,介绍了系统组成和试验结果.高度表装在高123mm锥底直径56mm的圆锥体内.图2参3(许)设计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其中包括模型的建立、软硬件设计、功能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样机的测试结果.(文)V448 94021252防空导弹引信与导引头一体化设计/.张志鸿/I制导与引信一1993,(2)一l一6 论述了防空导弹无线电引信与导引头一体化设计的技术途径,包括引信体制和…  相似文献   

3.
激光引信光束布局方式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激光近炸引信已经广泛应用于面空导弹、空空导弹等领域。针对大探测场激光近炸引信在国内外导弹中的实际应用,综合目标特性、目标探测、判别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根据实验结果,重点分析了其常用的四种光束布局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给出了不同光束布局方式的分析、比较方法。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用复合红外通道解决激光引信引战配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空导弹采用激光近炸引信可以对目标实施全向攻击。但由于迎头和尾追两种极端的交会状态导致了交会速度的极大差别,以致很难确定起爆延时,使导弹对目标的杀伤效率降低。如果引信能自行识别交会的状态,就可以采用不同的起爆延时,使问题得到解决。文中对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激光引信上复合红外探测通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贺其恭  贾晓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7):20200361-1-20200361-9
针对引信系统存在的复杂背景和强对抗环境适应性问题,以新一代反舰导弹海面目标方位识别和抗干扰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激光与毫米波融合的近程探测方法。首先从激光、毫米波在引信上的应用现状出发,介绍了单模探测体制的不足。针对该不足,提出了基于激光与毫米波的复合探测方案,研究了探测系统构成、动态场景下脉冲激光精确时刻鉴别算法和融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复杂场景下激光探测性能的一致性、稳定性,通过将激光探测获得的距离信息引入到毫米波目标检测算法中,有效提高了目标检测算法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理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能够弥补单一探测体制在抗干扰方面的不足,有效提高目标探测的效率和可靠性,可为后续近炸引信抗干扰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反鱼雷鱼雷(ATT)与来袭鱼雷交会过程中激光近炸引信能够探测到目标,推导能够满足要求的扫描频率和脉冲频率计算公式。研究激光近炸引信工作原理,得到激光近炸引信恰能探测到目标所需的激光束最低扫描频率和脉冲激光最低脉冲频率的临界条件。采用三种坐标系描述ATT 与目标间的交会关系,基于交会关系和临界条件,建立最低扫描频率和最低脉冲频率计算模型,获得最低扫描频率和最低脉冲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所建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计算拦截不同典型目标鱼雷时所需最低扫描频率和最低脉冲频率取值。所得计算模型和结果可为激光近炸引信应用中扫描频率和脉冲频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激光近炸引信距离控制精度是导弹炸点控制的保证,是实现引战配合的前提.目前,激光引信距离控制精度测试主要利用"距离仿真"的光电法来实现,由于光电法存在最小启动距离且分辨力低,不能满足激光近炸引信测试要求.文中提出一种检测激光近炸引信测距能力与测距精度的方法.利用光在光纤中走过的光程来模拟激光回波走过的光程,通过调节直角棱镜组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光程的精确调节,从而利用光在测试系统中走过的光程来模拟目标反射回波,实现精确的动态距离仿真.对距离仿真系统的最小测试距离和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蔡克荣  仇理宽  高瑞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3):303004-0303004(5)
激光引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定角/测距精度高和系统体积小等优点,因较高的虚警率在防空导弹领域未得到的广泛应用。通过对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的等级分析,讨论了激光引信回波信号的能量、延时、脉宽特征提取方法以及信息融合对抗干扰性能和引战配合效率的贡献。以防空导弹周视激光引信为背景,采用线阵探测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目标识别算法,明显提高了目标探测的可靠性,具备在110 m能见度下正确检测典型反舰导弹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激光近炸引信距离控制精度是导弹炸点控制的保证,是实现引战配合的前提,是激光引信研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目前,激光近炸引信距离控制精度测试主要利用“推板法”由人工完成。而激光测距机测试中采用的光电法由于存在最小启动距离问题也不满足激光引信测试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学测试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工程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蔡克荣  余曜  高志林  蒋涛  申卫民  高瑞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4):0403002-0403002-6
激光引信通过周向多通道布局可以实现对导弹类目标的无盲区探测,以轮流主动窄脉冲探测方式,能够获得弹目距离、脱靶方位、目标类型等信息,同时因其窄波束、无旁瓣的特点具有较小的启动区散布,为防空导弹的高效引战配合提供了重要技术途径。在分析防空导弹引战配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八通道周视激光引信的引战系统总体方案,融合了激光引信测得的弹目距离、脱靶方位和目标类型等信息。典型弹道条件下的引战配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单发杀伤概率在有激光引信信息时最多可提升10%以上,可为防空导弹引战系统和激光引信总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视场激光引信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在采用发射扫描、四路大视场接收组合实现对有限尺寸目标的激光大视场探测的方案下,通过采用一片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器件实现大视场激光引信目标识别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利用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器件内部相对独立的模块进行并行处理.对扫描的激光脉冲信号进行方位计数、目标距离计数、回波连续性计数,实现了对探测区目标的距离判别、方位判别、尺寸判别。并通过软件仿真该方法对上述功能进行验证,在仿真中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器件能较好地完成大视场下对有限尺寸目标的识别,对发现引炸距离内的目标实时给出引炸信号.通过方位判别和尺寸判别提高了激光引信抗云雾干扰性能、改善引战配合效率,这表明该方法非常适用于面空导弹和反辐射导弹。  相似文献   

12.
在多传感器特征信息融合算法中,D-S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理论在处理多特征冲突问题时识别效果不十分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推广了D-S规则,得出了一种处理冲突信息的新方法。在分析推广规则受融合顺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佳融合顺序,较好地利用了冲突信息,并通过仿真比较了D-S规则和推广规则应用于飞机目标识别的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D-S理论推广规则能有效解决多特征冲突的飞机目标识别难题。  相似文献   

13.
姜易阳  倪邦福  钱红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10):1006001-1006001(6)
针对采用激光近炸引信与触发引信体制的飞行器,研究了探测海面舰船雷达目标的建模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引战配合仿真及优化研究。通过建立激光近炸探测装置与目标间的空间交汇运动模型,可在激光近炸引信探测光束与飞行器空间运动强耦合,且舰船外型面复杂多样的情况下进行毁伤效率分析。采用同制导精度计算一致的误差干扰模型及蒙特卡罗打靶方法,统计了复合引信体制下不同引战配合方式对舰船雷达毁伤概率的影响,为优化引战配合效率、增大毁伤概率提供可靠依据。该方法可对任意支路激光近炸引信探测任何复杂舰船型面进行建模分析及毁伤概率计算,也可适用于针对其他类型目标的分析计算,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武器系统研究实验室末制导小组,正在利用半主动激光技术研究激光禾制导系统,以改进精密制导导弹在末段飞行期间增加命中概率。半主动末制导系统,利用高度校准的激光束,能识别出几可能的目标当中的一个特定目标。理论上说,目标完全遮断激光束,发射出激光能量,然后被激光导引头接收。如果精密制导导弹没有对准目标,导引头就发出误差信号,驱动气动控制面,校正飞行路程。这种导弹命中设置目标的能力,要受到有限机动能力、导引头信噪比以及控制系统响应等诸因素的限制。一般常规导弹脱靶距离有几十米,而它的脱靶距离只有几米。该小组制作了一个试验性的激光目标识别器,装在地面试验场的三脚架上。这种识别器  相似文献   

15.
从实用角度出发分析了相关滤波法、目标识别法和D-S证据理论等方法在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不同层次的使用,综合以上方法实现对雷达侦察辐射源、通信辐射源、激光辐射源和雷达航迹的信息融合,最终合成平台信息,用于完成平台识别.  相似文献   

16.
D-S证据理论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S证据组合理论已经成为不确定性推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该理论的多传感器决策层数据融合已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D-S证据理论及其有关概念和D-S合成法则,阐述了基于D-S证据组合理论的数据融合一般步骤及决策层判决方法,运用D-S证据理论对目标进行了融合识别.与单一传感器的目标识别结果相比较,上述方法能明显提高目标识别能力,同时降低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提高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目标识别的需要,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D-S证据理论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不确定问题的方法,在基于D-S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融合中,基本概率赋值的获取是一个难点。使用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BP神经网络来求基本概率赋值,再结合D-S理论进行目标识别。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战场目标识别的可靠性,降低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激光近炸引信有源干扰效果评估张亚梅,夏锐电子工业部五十三研究所一、引言激光近炸引信可以准确确定起爆点,使弹越过目标或未及目标时引爆弹头,使弹头碎片取得最大杀伤力。一般在实弹射击或投掷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刚好碰上目标的几率很小,比如炮弹打飞机直接碰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激光近炸引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讨论了对激光近炸引信实施激光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导弹防御系统中的目标综合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识别是导弹防御系统的支撑技术,本文参考导弹防御系统配置,建立了基于时空信息序贯融合的综合识别数学模型,将专家知识、环境信息以及测量信息共同纳入综合识别流程。在空间域融合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度量了各技术途径的可靠性,并基于技术途径的可靠性和识别结果的一致性提出了融合权重的概念,用于度量各技术途径参与融合识别的重要程度;在时间域融合中,将D-S证据理论应用于融合识别结果的继承和更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识别模型能够有效融合多个技术途径的局部决策,抑制个别奇异结果,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