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绿色消费是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传统消费模式向绿色消费模式转变是时代所驱。通过分析绿色消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绿色消费的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家庭消费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本文以房间空调器为例,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在绿色消费驱动下空调在不同销售情景下和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而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节能产品销售力度、推广环保原料使用和加大宣传教育的四方面建议,从而促进节能产品的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2.
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根据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区域互联和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的客观情况,分析了区域市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省间解耦的区域电力市场的组织模式,给出了其市场结构、组织流程,以及这种方式的优点与适应性.研究了区域电力市场的价格机制,给出了不同价格机制的选择原则.研究表明,省间解耦的区域市场组织模式有利于降低市场组织的复杂程度,更能体现公平性,有利于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向区域统一市场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南方区域仍按“两个细则”管理电力备用,其备用品种、价格机制、结算机制及备用资源的分配方式均有不尽合理之处,亟须建设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备用市场,完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体系。通过对国外电力备用市场机制和南方区域备用管理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适应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发展现状的电力备用市场机制,对备用市场出清模型进行了探究,并通过算例对不同模式下的备用市场建模和出清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报量报价和报量不报价的备用市场模式下,备用出清价格都已包含机会成本,可实现备用中标容量的机会成本补偿,备用与电能量市场联合优化机制可确保参与备用市场的机组收益不低于只参与电能量的情形,对机组积极参与备用市场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南方区域仍按“两个细则”管理电力备用,其备用品种、价格机制、结算机制及备用资源的分配方式均有不尽合理之处,亟须建设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备用市场,完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体系。通过对国外电力备用市场机制和南方区域备用管理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适应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发展现状的电力备用市场机制,对备用市场出清模型进行了探究,并通过算例对不同模式下的备用市场建模和出清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报量报价和报量不报价的备用市场模式下,备用出清价格都已包含机会成本,可实现备用中标容量的机会成本补偿,备用与电能量市场联合优化机制可确保参与备用市场的机组收益不低于只参与电能量的情形,对机组积极参与备用市场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外电力市场的电价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各省(直辖市)经济发展和购电及销售电价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区域电力市场的电价机制、市场电价稳定制度、市场风险及其规避和结算机制。并提出一种市场盈余公平分配模型与算法,以规避区域内各省市电网公司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外电力市场的电价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各省(直辖市)经济发展和购电及销售电价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区域电力市场的电价机制、市场电价稳定制度、市场风险及其规避和结算机制.并提出一种市场盈余公平分配模型与算法,以规避区域内各省市电网公司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型电力系统重塑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电力市场机制也需随之改变。首先,分析指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下市场机制设计的首要目标;围绕该目标给出了市场机制应具备的特点,包括利于激发调节动力、释放调节能力、接纳各种新型调节资源等。其次,对世界各国现货市场普遍采用的分时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与新型电力系统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包括市场主体调节贡献无法被量化表征,市场主体连续运行特性与分时交易机制相矛盾、调节能力难以完全释放,以及难以满足海量柔性资源直接参与电力市场的需求等。为此,文中舍弃分时交易的方式,转而提出整体交易机制与电力互替品概念,介绍了形成与交易电力互替品的主要思路,并以电力互替品为核心构想了新型市场机制。该机制可通过调节责任划分量化各主体调节贡献,激发市场主体的调节动力;同时,也能促进市场主体主动优化自身运行方式,释放调节能力;具有易于扩展的优势,可轻松接纳新型电力系统下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型主体。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区域电力市场的竞价模式和规则时,必须考虑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公平配置的有效协调,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努力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努力实现市场交易与电网调度的有效配合。基于上述理念,文中深入分析研究了影响中国区域电力市场竞价机制的因素、区域电力市场竞价的目标模式选择、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与竞价交易机理及水电参与市场竞价的模式,提出了兼顾电网调度、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市场交易相协调的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及电网安全校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区域共同电力市场交易机理与交易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是让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由市场来配置,其设计必须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经济和电力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有利于市场风险的规避。同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区域电网与省级电网之间的配合;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和资源配置的公平;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市场交易与电网调度的有效配合。基于上述原则,剖析了区域共同市场模式的交易机理,设计了几种兼顾电网调度、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安全校核)与市场交易相协调的区域共同市场模式(模型)和交易机制,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设定了每种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提出了由区域共同市场向统一市场过渡的几种过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区域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分析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力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区域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可以利用其拥有的市场力抬高电价,牟取超额利润,既损害了电力用户的利益,也使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市场不能有效竞争。这有悖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初衷,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1.
发电厂中长期电力市场交易量分解到日的实践,导致日发电计划优化模型新增了等式约束。这给常规优化潮流算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为此,该文提出偶对优化潮流方法,在优化过程中,用时段偶对解耦替代时段解耦。制订了2条规则,一条是依次根据负荷水平差距缔结时段偶对;另一条是调整过程中增减对等。设计偶对优化潮流算法,该算法可简捷地解算竟价电厂中长期电力市场交易量分解到日条件下的日调度计划优化问题,不仅可满足新增的等式约束,而且还可减少优化中的运算量。在中长期交易占有较大份额时,偶对优化潮流可得到充分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姚军  何姣  吴永飞  严彩霞 《中国电力》2022,55(8):190-195
在分析碳市场和绿证市场区别及对电力批发市场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制度的电力批发市场能源优化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与绿证交易制度协调对于优化电源结构、促进电力行业碳减排具有积极作用。在碳排放总量目标下存在一个满足各发电商总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碳配额和绿证比例组合。  相似文献   

13.
常岫雯 《电气》2003,14(4):27-29
记根据最近对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访谈,将东北、华东进行区域电力市场试点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价差返还机制的月度集中市场模拟及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市场机制是电力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也是电力交易中心关注的首要问题。从电力交易中心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月度集中交易市场中价差返还机制执行经验和案例,对价差返还交易机制进行了过程模拟及问题分析。首先,在解读价差返还机制规则后,基于混合伯特兰德—古诺均衡模型进行若干发电公司参与的市场模拟。然后,考虑市场中发电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提出一种二维竞争策略组合的多重迭代方法来求解市场均衡值。最后,利用广东月度集中交易实际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和详尽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所提的价差返还机制模拟方法与实际广东交易过程基本相符,分析结果可以为未来其他电力市场的设计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能可有效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引致的电网调节能力不足、频率稳定难度上升等问题.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并将储能纳入其中,对激励储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发电侧、负荷侧资源不同,储能具有能量有限、快速响应等物理特性,其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也应有其特殊性.为此,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在储能参与市场的价值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计划与市场长期并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市场主体多元化及利益矛盾加剧等多重挑战,需要从市场设计和路径规划方面统筹思考。分近期和中远期2个阶段设计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演化路径和各阶段模式,并针对计划与市场衔接、省间与省内的衔接、中长期与现货衔接、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辅助服务和容量市场、价格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和策略建议,为中国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