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特点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物质在膜中渗透能力不同来达到分离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目的。就各种不同的膜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膜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充油电气设备中,由于构成固体绝缘的纤维质材料的老化导致纤维素的分解而产生几种化合物,如糠醛和呋喃衍生物,呋喃衍生物大部分被吸附在纸上,而小部分溶于油中。这些物质的存在可以作为运行设备固体绝缘老化程度的诊断依据,也可以作为对溶解气体分析的补充;而糠醛的含量直接反映出固体绝缘的老化程度。1实验部分1.l仪器和试剂所使用的仪器为液相色谱仪(235C型美国)、二级管阵列检测器,LC-200型液相色谱泵;使用的试剂高纯净水,甲醇(色谱纯),糠醛,甲苯,矿物绝缘油。1.2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填料SpherisorhC18反相…  相似文献   

3.
色谱分离是本世纪初Tswett根据植物中不同色素分离结果提出来的。他首创了“色谱”这个术语,因为他看到在他的白色的白垩柱上形成了色带。从那时起色谱法无声无息了许多年,即使使用该技术,通常也是用吸附色谱,即液——固色谱的形式。1938年Izmailov和Shraiber的一篇论文奠定了薄层色谱的基础。薄层色谱在1958年由Stahl进一步发展。1941年Martin和Synge的工作赢得了诺贝尔奖金,1952年Martin和James发表了关于气相色谱的第一篇论文。1959年瑞典人发明了一种用于生物化学的葡聚糖凝  相似文献   

4.
仲丁威、胺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制剂对防治蚊蝇、臭虫、蟑榔和蚂蚁等害虫效果突出,由于高效低毒而广泛用作防疫卫生杀虫剂.我们受花山日用化工厂制订企业标准的委托,针对目前杀虫剂生产厂家一般没有液相色谱仪的实际情况,根据制剂中各成份的特性,通过大量实验...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变压器油的ρ(C5H4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变压器油中 ρ(C5 H4O2 )来带电监测变压器绝缘状况的方法 ,统计分析山东省 2 0 8台变压器测试数据的结果认为该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变压器油中 ρ(C5 H4O2 )来带电监测变压器绝缘状况的方法 ,统计分析山东省 2 0 8台变压器测试数据的结果认为该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油中糠醛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矿物绝缘油中糠醛分析方法的依据,并建立了相应的常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言气相色谱法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的特点,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和发展,成为化学、化工、石油、医学、电业等工业的重要分离分析工具。近年来,尤其在电业生产中,大容量超高压的大型机组不断出现,气相色谱不但应用于检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而且应用于锅炉试验中的烟气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产实际中汽轮机油变色、不正常的问题,分析了汽轮机油各项性能指标,认为发色物质并未影响油品使用性能,可能为抗氧化剂造成变色。将萃取的绿色物质进行气质联用和紫外光谱分析,发现油品变色应为部分使用了烷基化二苯胺新型抗氧化剂所致,并指出XDHX-1型高效吸附剂对发色物质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分离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探讨分离效率随固液比、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再对分离得到的磷酸铁锂活性物质使用高温固相进行再生。结果表明,60℃固液比为1 g/10 mL,反应12 min时,正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分离效率可达90.26%;高温固相中,原料粒径在0.054 mmd3≤0.063 mm范围,温度700℃,焙烧8 h时再生的磷酸铁锂粉末的XRD图谱与其标准物质较吻合,SEM图像表明其颗粒大小均匀、形貌分明。  相似文献   

11.
建立色谱柱分离方程是提高绝缘油中气体分析技术(尤其是变压器油中故障气体在线监测技术)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确定了一定外部条件(色谱柱温度一定且色谱柱入口与出口的气压差一定)下,各种不同气流速度的绝缘故障气体在色谱柱中保留时间的计算式;根据塔板理论确定色谱峰宽、塔板数及气体保留时间的关系,利用Van Deemter的板高方程推导色谱峰宽与气体流速的关系式;根据高斯分布原则确定色谱峰宽、气体保留时间及色谱峰高的关系式,从而确定了色谱柱输出端各种故障气体的体积分数分布曲线,建立了色谱柱气体分离的数学方程。设计GDX502 PORAPACK N色谱柱的分离实验,用实验确定色谱柱分离方程的待定参数,实验测试表明计算结果的误差小于4%。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变压器绝缘材料老化程度。通过试验,确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通过重复性考察及加标回收率试验对其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检测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通过对内蒙古电网部分主变、部分电厂主变油中糠醛含量检测,对利用糠醛含量判定变压器固体绝缘材料老化程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压XLPE电缆线路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介绍一种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PDCheck)以及该系统在北京地区的应用。Techimp公司的PDCheck实现了放电脉冲的分离识别诊断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高速宽带采样获取信号完整的时域波形,针对不同放电及噪声间的差异提取多种信号特征,从而将不同的放电分离开来,对每一类放电进行甄别,推断出受捡设备可能存在的绝缘问题,经实验室测试和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变压器油中的糠醛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变压器油中的糠醛含量可以诊断其固体绝缘有否存在低温过热故障。根据糠醛的分子结构特点,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油中的糠醛含量进行测定,获得了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高电压技术》2021,47(3):826-83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杀灭主要通过紫外线、高能粒子刻蚀、强反应活性物质等效应实现。当利用等离子体杀灭水溶液中微生物时,由于液体的阻隔,紫外线与离子刻蚀的作用非常微弱,杀灭作用主要依靠水溶液中的活性物质。该研究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水溶液中的大肠杆菌,通过菌落稀释计数法比较等离子体对不同深度细菌的杀灭效果,并使用pH指示剂可视化研究长寿命酸性物质扩散过程,探究长短寿命活性粒子对杀灭效果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即使将等离子体作用从1 min延长到10 min,等离子体也只能即时杀灭水溶液表层的大肠杆菌,且杀灭效果与长寿命活性物质的扩散深度无关;而溶液深层大肠杆菌的杀灭需要在等离子体处理后静置溶液一段时间,也能抑制甚至杀灭溶液中的大肠杆菌。短寿命活性物质对细菌有强烈快速的杀灭作用,但其在溶液中的寿命和扩散距离都很短,杀灭作用的有效距离有限;长寿命活性粒子虽然能作用于更大水体,但需要较长作用时间,无法做到即时迅速的杀灭。该研究对低温等离子体在不同场合的消毒运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复合与混合有机膨胀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松然  邓一凡 《电池工业》2002,7(5):245-247
铅酸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膨胀剂是必不可少的。介绍了采用测试循环伏安曲线和放电容量的方法来比较复合和混合有机膨胀剂的不同效果。试验数据表明:当采用木素磺酸钠为膨胀剂时,最好与腐殖酸复合,这样可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当采用扩散剂N时,与腐酸混合使用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取代原有的纸层析法,对生物化学实验中氨基酸的分离检测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实验教学内容信息量更加丰富,更适应生产与科研需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中,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普遍应用于设备绝缘油的成分分析与内部故障判断中。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系统直接关系绝缘油样品的注入、流动、分离环节,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存有着直接影响。1气相色谱仪气路流程概述色谱分析法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重要分离手段,即根据固定相对样品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在电力系统中,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普遍应用于设备绝缘油的成分分析,使用专用的气相色谱仪分析绝缘油内低分子烃类气体、氢气等气体的组成和含量大小,并以此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变压器油色谱分离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油色谱分离柱,其特点是用单根柱可在14分钟内分离溶解在变压器油中的H2、CO、CH4、C2H2、C2H6等6种气体,而且色谱柱的固定相受温度影响很小,可在常温下使用,适用于变压器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0.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并已应用于高岭土提纯、铁矿富集和钢厂废水净化等方面,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常规磁体的磁场强度和磁体工作口径所限,其使用范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采用常规磁体对颗粒特别细小及磁化率特别弱的稀有金属等顺磁性物质就难以分离。因此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超导磁分离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其研究动态及应用展望做一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