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铜模浇铸法制备了Al63Cu27Zn10、Al56Cu24Zn20、Al49Cu21Zn30和Al42Cu18Zn40非晶合金.X射线衍射谱图表明Al56Cu24Zn20和Al49Cu21Zn30为完全金属玻璃,而Al63Cu27Zn10和Al42Cu18Zn40为部分非晶合金.得到了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以及过冷液相区宽度(△Tx=Tx-Tg),推断出zn元素的加入降低了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GFA).从得到的硬度值可知,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值高于相同成分的结晶合金.  相似文献   

2.
以多孔Al2O3为基体,先化学镀钯然后再电镀铜,最后进行合金化处理制备了一系列钯铜合金膜。通过SEM、XRD、金相显微镜以及透氢动力学分析等手段考察了膜的性能,并分析了测试温度和合金组成对膜的透氢率、压力指数n值及透氢活化能的影响。前驱体(Cu/Pd/Al2O3膜)在500℃、氢气气氛中经20 h可完全合金化。在所制备的Pd–Cu合金膜中,Pd61Cu39膜的透氢性能最佳。在350~600 C,Pd45Cu55、Pd51Cu49和Pd69Cu31膜的氢通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Pd61Cu39和Pd63Cu37膜的氢通量随温度的降低是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又减小。随温度的降低,Pd45Cu55、Pd51Cu49和Pd69Cu31膜的渗透系数n值有增大的趋势;Pd61Cu39和Pd63Cu37膜的n值变化较为复杂。在所测温度范围,Pd45Cu55、Pd51Cu49、Pd69Cu31膜的透氢活化能分别为32.9、24.1、21.8 kJ mol 1,而Pd61Cu39和Pd63Cu37膜则不存在固定的透氢活化能。XRD测试显示:室温下Pd59Cu41、Pd61Cu39和Pd63Cu37膜的晶体结构为bcc型;Pd45Cu55、Pd51Cu49、Pd69Cu31和Pd81Cu19膜的晶体结构为fcc型。  相似文献   

3.
李刚  张伟强  郝胜智 《化工进展》2007,26(8):1132-1135
在Ti基体上激光熔覆Zr65Al7.5Ni10Cu17.5合金粉末,得到含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分析表明涂层由金属间化合物和非晶、纳米晶构成。涂层按组织形貌分为3层:表面枝晶区、中部细晶区和结合区枝晶区。金属间化合物为Al2Zr3、CuZr2和Zr2Ni,纳米晶为简单四方Al2Zr3相,晶格常数为:a=b=7.618 nm,c=6.985 nm。  相似文献   

4.
孙冰  杨硕  谢斌  郗雨林  张锐 《硅酸盐学报》2019,47(1):98-103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20%的界面非晶相Si O2–B2O3–Na2O的Si C/Cu[V(SiC):V(Cu)=35:65]复合材料。烧结温度为650、700、750、800℃,保温时间为0.5 h。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样品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了Archimedes原理及显微硬度仪测量了烧结样品的气孔率和硬度。结果表明:添加非晶相的SiC/Cu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烧结温度降低了200℃,样品的气孔率降低至0.2%;硬度提高了64%,达到了2.3 GPa。研究发现,非晶相修饰界面并起到了"粘结剂"的作用,提高了SiC/Cu界面润湿性,改善了微观结构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在改良森吉米尔法热镀锌机组上采用Al质量分数分别为8%、10%、12%和15%的镀浴,制备了Zn–Al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它们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Zn–Al合金镀层由先共晶富Al相和Zn–Al二元共晶组织组成,其中二元共晶组织由富Al相和富Zn相组成。随着镀浴中Al质量分数增大,Zn–Al合金镀层的先共晶富Al相的含量增大,枝晶变粗、变多,逐渐转变为网络结构;Zn–Al二元共晶组织的占比则减少,逐渐由网格状变为细条状。  相似文献   

6.
利用离心旋转加热炉研究了超重力对Al-6%Cu合金凝固组织细化及析出相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超重力场可细化晶粒,在常重力条件下(重力系数G=1),初生铝相主要为粗大的等轴晶,晶粒直径为112 mm;在超重力条件下,当G分别为100, 300, 500和700时,晶粒直径分别减小为85, 77, 70和63 mm,晶粒细化,且超重力越大晶粒细化越明显. 超重力场可改善Al2Cu析出相的形貌,有效提高合金性能,G=1时Al2Cu相主要为粗大的不规则块状,合金硬度为59.9 MPa;当G分别为100, 300, 500和700时,Al2Cu相逐渐转变为细小的块状和球状,硬度分别增大为68.4, 73.2, 74.4和74.9 MPa,且超重力越大,Al2Cu相越细小、致密,合金的硬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7.
在Cu-21Sn-12Ti钎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B粉制备Cu-Sn-Ti+B复合钎料,然后在钎焊温度910℃保温10 min条件下钎焊Al2O3与Ti-6Al-4V合金。研究了原位生成TiB对Al2O3/Ti-6Al-4V合金接头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接头中原位生成的TiB呈晶须状均匀分布在Ti2Cu上,当采用TiB体积分数低于40%的钎料钎焊Al2O3与Ti-6Al-4V合金时,均可获得连接良好且界面致密的钎焊接头。随接头中TiB的体积分数增加,Ⅱ区中的Ti2(Cu,Al)含量增加,并逐渐变得连续,TiB的分布区Ⅲ范围增宽,Ti-6Al-4V合金向钎料中的溶解量增加。接头的室温抗剪强度随TiB的体积分数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接头中TiB体积分数增至20%时,接头抗剪强度达最大,为70.1MPa。  相似文献   

8.
《中国涂料》2009,(5):48-48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1—3月全国涂料产量(按1251家企业)累计127.53万t,比上年同期132.59万t同比下降5.8%;5月产量54.10万t,比上年同期51.54万t同比增长5.4%。2009年1—3月全国建筑涂料产量(按361家企业)累计45.40万t,比上年同期42.63万t同比增长1.8%;3月产量18.58万t,比上年同期17.42万t同比增长6.6%。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展传统铜锌铝催化剂在车载甲醇自热式重整(ATRM)制氢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锌摩尔比的铜锌铝氧化物催化剂,并与工业铜锌铝催化剂SCST-401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类催化剂的性能随着铜锌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其中,Cu_(30)Zn_(10)Al催化剂在200~600℃范围内具有最佳的ATRM反应性能,而不含铜的催化剂Zn40Al在500~600℃高温下具有与Cu20Zn20Al和Cu_(10)Zn_(30)Al相近的活性。此外,Cu_(30)Zn_(10)Al催化剂与商用催化剂SCST-401的甲醇转化率也相近,但前者铜的摩尔分数却远小于后者,且性能更稳定。在200~300℃的低温下其ATRM反应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Mg-2Al—1Zn-4Y-3Nd—xLi(质量分数,%)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Li对Mg-2A1—1Zn-4Y-3Nd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Li元素的加入可以净化晶界;随着Li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硬度降低;出现β相时,富集的Nd3Zn11相消失。  相似文献   

11.
一乙醇胺碱水催化氧化合成甘氨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乙醇胺碱水氧化合成甘氨酸用Cu ZnO催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因素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合成甘氨酸的适宜反应条件。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为 :Cu(NO3) 2 和Zn(Ac) 2 共沉淀顺加法得铜锌氢氧化物 [m(Cu)∶m(Zn) =0 0 8∶1.0 0 ,中和pH值 7.0~7 5 ],再经焙烧和还原得催化剂 (焙烧温度 40 0~ 42 0℃ ,H2 还原温度 2 10~ 2 30℃ )。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 140~ 170℃ ,H2 压力 0 8~ 1 2MPa,一乙醇胺与碱水催化反应 ,其转化率可达 98%以上 ,甘氨酸的选择性高于 95 %。  相似文献   

12.
非晶合金镍系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综述了非晶合金催化剂(Ni-P、Ni-B)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苯、硝基苯、烯烃等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贵州化工》2003,28(4):54-54
(2003 .5 .1一2003 .6 .1)单价:元/t产品名称1.盐酸2.硝酸3.硫酸4.硼酸5.磺酸6.氢氟酸7.磷酸8.亚磷酸9.纯碱10.烧碱11.氢氧化钾12.氢氧化镁13.硼砂14.高锰酸钾巧.硝酸钠16.亚硝酸钠17.硝酸钱18.硝酸钾19.氯化钾20.氯化按21.氯化按22.氯化钙23.氯化锌24.氯化钡25.氯化镁26.硫磺27.硫磺粉28.硫脉29.氨基磺酸30硫化钠31.硫酸钠32.硫酸钡33.硫化钡34.二硫化碳35.硫酸按36.亚硫酸钠37.焦亚硫酸钠38.立德粉39.硫酸铜40.硫酸锰41.硫酸锌42.硫酸镁43.硫酸钻44.硫酸镍45.硫代硫酸钠46.黄磷47.赤磷48.磷酸49,磷酸50.磷酸三钠规格31%98%98%一级96%40%85…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内标法和基体匹配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电池级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产品中K、Na、Mg、Ca、Al、Zn、Cu、Co、Ni、Mn、Ti、Cr的方法。采用盐酸-过氧化氢消解样品,结合微波消解技术,选择K 766.490 nm、Na 589.592 nm、Mg 280.271 nm、Ca 317.933 nm、Al 396.152 nm、Zn 213.856nm、Cu 327.393 nm、Co 228.616 nm、Ni 231.604 nm、Mn 257.610 nm、Ti 334.941 nm、Cr 267.716 nm为分析谱线,使用内标法和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对测定元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校正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检出限为0.000 24~0.001 20μg/g,检测结果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2%~4.7%,加标回收率为96.6%~104.2%,准确度高,精密性好。  相似文献   

15.
《氯碱工业》2012,(6):47-48
内蒙古君正公司是“煤一电一氯碱”和“煤一电一硅铁”一体化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企业。目前公司拥有PVC26.5万t/a,烧碱24万t/a,电石56万t/a、白灰24万t/a、硅铁10万t/a、水泥熟料75万t/a,公司发电事业部拥有21亿kW·h发电量及内蒙古北方蒙西电厂拥有42亿kW·h发电量(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内蒙古北方蒙西电厂24.5%的股权),其中煤、电和电石自给率分别为100%、80%和100%。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对铁黄颜料进行Al(OH)3/Zn(OH)2双层异相包覆,提升其耐热性能,并通过XRD、TG-DTA、FT-IR、SEM&EDS等手段对包覆前后铁黄颜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包覆质量分数为40%的Al(OH)3时铁黄颜料的耐热性能较好;第二层包覆Zn(OH)2,最优包覆质量分数为30%,样品在240 ℃时色差值为1.84。XRD测试结果表明,Al(OH)3和Zn(OH)2包覆并没有改变氧化铁黄的特征峰,两者可能以无定形态包覆在铁黄粒子表面。SEM、EDS、FT-IR测试表明,Al(OH)3/Zn(OH)2已成功对铁黄颜料进行了包覆;此外,还出现了片状结构对应Al(OH)3自身成核现象,包锌后出现了团聚现象。TG-DTA表征显示,包覆后样品升温脱水分两步,低温吸热峰对应包覆层物质的脱水,高温吸热峰偏向更高温度,对应包覆颜料耐热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环氧基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A)合成丙烯酸阳离子树脂,添加封闭型IPDI多异氰酸酯后,制备了环氧基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并用红外光谱对固化前后涂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环氧基在固化过程中会参与交联反应,电泳液的稳定性、涂膜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由胺值、缩水甘油酯单体种类、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A)含量和封闭型多异氰酸酯用量等因素决定.以GA为功能性单体,摩尔用量占18%~21%,胺值为40~50 mgKOH(g(1,封闭型IPDI多异氰酸酯质量分数为20%~25%,130℃下固化20 min时,得到的电泳涂膜外观平整、硬度高、附着力和耐化学品性好,产品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Ni-Cu合金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SO4ꞏ6H2O 200g/L,CuSO4ꞏ5H2O 1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2 g/L,柠檬酸钠80 g/L,糖精0.2 g/L,pH 4.0,温度25°C,搅拌速率30 r/min,平均电流密度40~120 mA/cm2,脉冲频率0~100 Hz,占空比20%~90%,时间30 min。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脉冲频率和占空比对Ni-Cu合金镀层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平均电流密度40 mA/cm2,脉冲频率50 Hz,占空比60%。该条件下所得Ni-Cu合金镀层由质量分数分别为56.53%和43.47%的Ni和Cu组成,呈“菜花”状形貌,结晶细致、均匀,显微硬度为614.4 HV。  相似文献   

19.
机械合金化Fe基预合金粉末对金刚石刀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Fe-Cu-Ni-X(X=W、Mo、Ti、C、B4C)系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工艺,及其对热压烧结金刚石刀头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发现干法球磨20小时可以得到15μm的预合金粉末,除W、B4C之外,其它元素均可固溶入Fe中;经930℃热压烧结后,Cu又从Fe中析出,同时形成WC等硬质相;B4C可能在球磨过程中产生了部分非晶化,经高温烧结后又恢复了结晶态,B4C并未与W、Mo、Ti等合金元素反应形成金属硼化物;将80vol%机械合金化预合金粉末与20vol%的45/50#镀Ti金刚石颗粒均匀混合后,进行930℃热压烧结,随着B4C含量增加,金刚石刀头的硬度逐渐增大,而抗弯强度在1% B4C时达到最高值949MPa,硬度为HRB120.7.  相似文献   

20.
先采用电泳沉积工艺在紫铜表面均匀沉积粒径为20 nm的Al2O3薄膜,然后通过电沉积在Al2O3沉积层表面得到Ni–Co合金,最终得到具有较高Al2O3含量的Ni–Co–Al2O3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组成,并研究了镀层中Al2O3含量对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泳沉积时间可制得Al2O3含量不同的Ni–Co–Al2O3复合镀层。Ni–Co–Al2O3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优于Ni–Co合金镀层和Ni–Al2O3复合镀层。当复合镀层中纳米Al2O3粒子的体积分数约为30%(电泳沉积时间120 s)时,镀层组织致密,显微硬度较高,耐磨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