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周鼎华 《热处理》2010,25(6):62-66
详细介绍了QPQ技术的盐浴调整和维护方法及铁素体氮碳共渗盐浴中氰酸根CNO-、氰根CN-和碳酸根CO3=的分析方法。在大生产中,保持盐浴成分的稳定和可控,使其在规定的范围内波动,是得到合格产品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论述了QPQ技术的氮碳共渗盐浴和氧化盐浴的成分控制和维护方法,包括新盐的熔化,老盐的调整、维护和保养。  相似文献   

2.
对40Cr钢凸轮轴双联齿轮加工工序、预先热处理工艺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到了造成齿轮内孔盐浴氮碳共渗畸变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加工工序和预先热处理工艺,提高了齿轮心部强度,机加工应力得到了有效消除,从而使凸轮轴齿轮盐浴氮碳共渗畸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盐浴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催化剂与氧化剂,对马氏体耐热钢气阀和合金铸铁凸轮轴进行了低温无毒盐浴氮碳共渗试验,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低温无毒盐浴氮碳共渗具有无毒、处理温度低(500 ℃)、零件畸变小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35钢为材料,研究了添加直流电场盐浴碳氮共渗技术。该技术在碳氮共渗盐浴中通过在被渗样品间施加合适参数的直流电场予以实现。分析了渗层的显微组织及白亮层厚度,测量了渗层硬度沿层深的分布,并进行了物相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场可以显著提高碳氮共渗速度;在碳氮共渗温度575℃,保温50 min,添加强度为7.5 V的直流电场时,白亮层厚度可以达到18.4μm,约是常规盐浴碳氮共渗获得白亮层厚度的两倍;电场快速盐浴碳氮共渗后试样表面硬度达到730 HV0.01;同时对电场快速盐浴碳氮共渗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林峰  腾清泉  刘洪涛  梅坚 《热处理》2005,20(1):35-39
开发了一种新的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使用温度为460℃~520℃。对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所获渗层的金相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570℃盐浴氮碳共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高耐蚀盐浴氮碳共渗加后氧化及低温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耐中性盐雾试验600 h,大批量生产的工件耐盐雾试验150 h以上的盐浴氮碳共渗加后氧化新技术.研究了一种使用温度为460~520℃的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分析了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所获渗层的金相组织及硬度.与传统的570℃处理的盐浴氮碳共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为广大热处理企业提供了两种新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Q235钢的离子氮碳共渗-低温盐浴渗铬工艺,。试验表明,Q235钢经离子氮碳共渗-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后,表层可获得氮碳铬化合物和氮碳为化合物的复合渗层。该复合渗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明显提高Q235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曲轴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WD615柴油机曲轴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结果表明:曲轴基体硬度和冷却方式对共渗层表面硬度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按时捞渣以净化盐浴可有效地防止疏松层过厚,同时可降低盐浴中CN-含量。  相似文献   

9.
周鼎华 《热处理》2008,23(1):54-57
全面介绍了一种新的金属表面改性技术,即盐浴铁素体氮碳共渗的工艺过程及其控制要点,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确定,盐浴中CNO^-和CN^-含量的控制,盐浴的维护,工件的预先热处理以及渗氮质量的检验,并结合生产实际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盐浴渗氮工艺参数和渗氮层硬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CNO-浓度、钒的添加及冷却方式对盐浴渗氮层显微硬度的影响。分析了相组成、组织和相变等因素和渗层硬度的关系。发现盐浴渗氮层的硬度受冷却方式的影响很大 ,而CNO-浓度在一定范围变化则影响很小 ,钒的渗入有利于改善渗层硬度。对中、低碳钢的研究表明 ,渗后水冷和盐浴中添加钒等合金元素可使渗层硬度提高 10 0~ 2 0 0HV。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齿轮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和高速柴油机传动齿轮的选材及表面强化工艺,指出,40Cr钢制MWM234柴油机凸轮轴齿轮经调质处理后进行液体氮碳共渗,不仅能满足性能要求,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盐浴氮碳共渗后的组织和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几种奥氏体钢、马氏体不锈钢经盐浴氮碳共渗处理后共渗层特点,并对进行了测炒锈钢零件选和氮碳共渗工艺提高耐磨性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鼎华 《热处理》2014,(5):11-18
渗氮或氮碳共渗盐浴由碱性碳酸盐和氰酸盐组成,有些还有含硫物质。渗氮盐浴的再生剂是三嗪聚合物。氧化盐浴含有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硝酸盐和碱金属碳酸盐以及少量的强氧化剂。深层QPQ技术和低温QPQ技术是QPQ工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柴油机 45钢齿轮经气体氮碳共渗工艺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 ,用5 70℃× 2 .5h的气体氮碳共渗 ,可使齿轮获得 0 .2 5mm的化合物层和扩散层 ,表面硬度可达5 0 0HV0 .1,且畸变量小、寿命高。  相似文献   

15.
Nitriding technology has gone a long way, from the old gas nitriding to the relatively recently developed plasma nitriding. The latter has replaced the process of “soft nitriding”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based on nitrocarburizing in cyanide salt baths. It seemed that the high toxicity of the initially used compositions for soft nitriding (Tufftride or Tenifer) should have eliminated salt baths from the industry. However, they are still rather widely used. The replacement of old compositions by nontoxic ones has solved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ow-temperature nitriding technology also advanced considerably. Salt bath nitriding is a very active process, more intense than that of gas nitriding and nitrocarburizing 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plasma nitriding. The reactivity of the nitriding medium and the final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with allowance for the cost of the equipment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 additional advantage of salt bath nitriding is the possibility of treatment of stainless maraging steels. The present work is devoted to comparison of the processes of treatment in a nontoxic salt bath and in a gas medium and discuss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nitriding in nontoxic salt baths.  相似文献   

16.
钛催渗盐浴氮碳共渗对H13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兴国 《模具工业》2008,34(4):66-69
研究了钛催渗对H13钢盐浴氮碳共渗的影响,分别就盐浴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试样表面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钛催渗剂的多少对共渗层表面硬度具有显著影响,钛催渗可显著缩短盐浴处理时间,有效提高渗层厚度和硬度,能得到质量良好的渗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