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的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行分解;EP的加入使乳胶膜的吸水性降低;在乳胶粒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分散程度不同还观察到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开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  相似文献   

3.
PC辐射接枝PS及其对PC/P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导了用γ射线辐照聚碳酸酯(PC)和苯乙烯(St)混合物,通过IR谱和称量法证实PC和St发生了辐射接枝反应,研究了溶剂、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得到了PC-g-PS。并用DSC和SEM研究了PC/PS、PC/PS/PC-g-PS熔融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C-g-PS对以PS为连续相PC为分散相和PC为连续相PS为分散相的共混体系均有明显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4.
1,3-戊二烯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CH3)3SiCl/EtAlCl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阳离子引发体系Me3SiCl(TMSCl)EtAlCL2在正己烷中引发的1,3-戊二烯(PD)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EtAlCl2引发的PD聚合反应中引入TMSCl后大幅主提高了聚合物产率,同时使聚合反应速率明显提高,在「TMSCl」/「EtAlCl22」=0-1范围内,TMSCl/EtAlCl2体系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高于EtAlCl2引发制备的聚合物,这些结果表明Me3SiCl/EtA  相似文献   

5.
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mCSF-1R)部分序列与质粒pGEX-2T谷胱苷肽转移酶(GST)融合,融合蛋白GST-CD-Pst(胞浆区),GST-CTerm(C-末端)和GST-KI(激酶插入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JM109株表达。初步结果指出:(1)GST-融合蛋白在体外激酶分析中可以作为底物;(2)由PKA导致的磷酸化可能具有生理学意义;(3)mCSF-1R被CKII磷酸化。32P标记GST-CD-Pst的磷酸氨基酸分析证实,mCSF-1R的胞浆区丝氨酸上被磷酸化,已制备抗GST-CTerm,GST-KI和GST-CD-Pst兔抗体。抗血清的筛选通过野生型32D-CSF-1R转染子免疫沉淀进行。  相似文献   

6.
疏水性苯乙烯和亲水性丙烯酰胺共聚,得到两亲聚(苯乙烯-丙烯酰胺)(P(St-Am)P(St-Am)中-CONH2官能团具有反应性,通过氨交换反应,对P(St-Am)的侧链进行功能化改性,N,N-二甲基丙二 乙二醇中和P(St-Am)反应生成聚(苯乙烯-N′-丙烯酰胺基-N,N-二甲基丙二胺)以硫酸二甲酯为季铵化试剂,对上述产物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硫酸二甲酯季铵化聚(苯乙烯-丙烯酰胺)P(St-Am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进行了显微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P(St-MMA-AA)多孔胶粒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元共聚乳液为种子,通过无皂种子乳液共聚合,制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P(St-MMA-AA)乳液。将稀释后的该乳液在90℃下依次用碱、酸各处理3h,首次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St-MMA-AA)乳胶粒。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碱、酸处理后胶粒体积增大了37%,平均每个胶粒上有8个微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2NH(CH2)3Si(OEt)3)与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CH3)2Si(OEt)2)共水解,制备含(CH2)3NH(CH2)2NH2功能基的聚硅氧烷配位体,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法对水解产物分析证明,NH2(CH2)2NH(CH2)3Si(OEt)3与(CH3)2Si(OEt)2进行了共水解反应,而且水解程度随NH2(CH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后聚合方法,通过氯甲基苯乙烯(VBC)与大孔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t-DVB)」交联树脂球粒中剩余双键的接枝悬浮聚合,制备出了氯甲基化大孔径P(St-DVB)树脂。用压汞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树脂的孔结构,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用红外学谱法予以证实,用元素分析测定了树脂含氯量,考察了VBC用量及溶胀剂对后聚合反应及产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液批量共聚合,用TEM和QELS观测了胶粒结构形态、大小及分布,探讨了功能单体AA浓度、引发剂APS含量、体系pH值、聚合温度及St/MMA配比对胶粒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St-MMA-AA三元无皂共聚胶粒呈核-壳结构,随「AA」增大。粒径减小,分散系数增大;随「APS」守大,粒径出现最大值,分散系数增大;随pH值调节剂NaHCO3浓度增大及MMA比例增大,粒径变化复杂,且分散系数也相应变化;随聚合温度提高,粒径增大,分散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用IR、DSC及TEM等手段,表征了聚醚型聚氨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PUDGEBA)/聚苯乙烯(PSt)室温同步固化IPN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固化产物,在3427cm^-1处有强而宽的吸收,说明形成强的分子间氢键和较弱的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13.
HPB-b-PMMA增容PVC/PE共混物球晶和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角激光散射(SALS)和广角X光衍射(WAXD)技术,测定了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基嵌段共聚物(HPB-b-PMMA)增容的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共混物的球晶形态和结晶度。从该共混物中PE的结晶状况得出,增容剂HPB-b-PMMAd在降低PE结晶能力、增加PE/PVC界面粘合并形成PVC和PE相间的部分相容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邹小平  张良莹 《功能材料》1998,29(3):327-32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酯(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事材料P(VDF/TeF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增韧聚苯硫醚的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双酚A型聚砜(PSF)、酚酞型聚醚酮(PEK-C)增韧聚苯硫(PPS)的破坏韧性和破坏形态。实验表明:PSF与PEK-C两种材料的加入都能改善PPS的冲击强度和破坏韧性。不同共混(加入)方法对PSF/PPS与PEK/-C/PPS两体系的增韧效果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辐照HDPE与尼龙-6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R、SEM、DSC和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紫外线辐照HDPE/PA6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紫外线辐照时间的增长,HDPE分子链上引入C=O-C-O-等极性基团明显增加;PA6的粒径减小,与基体间界面作用加强;两组分玻璃化温度差(T_(g,PA6)-T_(g,HDPE))减小;共混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屈服点及拉伸冷流塑性形变。当辐照时间达144h后,由于HDPE热稳定性明显变差,共混物韧性突降,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未出现屈服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种以聚环氧乙烷(PEO)为支链的规整接枝共聚物(分别简写为;PS-g-PEO、PMMA-g-PEO、PMA-g-PEO)与盐形成络合物的单阳离子的导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该类络合物的离子导电率与接枝共聚物主链结构的种类、支链PEO的分子量及含量、盐的种类及浓度有关。PMA-g-PEO与盐形成的络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离子导电行为,其室温导电率接近10-4S·cm-1,100℃时可达10-2S·cm-1,是理想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CPE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冲击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CPE增容的PVC/CPE-SBS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PE对PVC与SBS共混体系有很好的增容作用,CPE与SBS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对PVC增韧具有协同效应,大幅度地提高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对星型SBS体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于板流变仪及熔融指数仪研究了一种新型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聚酯醚砜(PEES)的流变行为,测定了该聚合物的熔体粘度-温度、粘度-剪切速率关系,以及聚合物的熔融指数-温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热致液晶的流变特性。同时研究了该液晶聚合物与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组成的不同组分含量的原位复合材料在360℃下的熔融指数变化,表明该液晶聚合物能降低PES-C的熔体粘度,进一步说明此液晶聚合物具有改善PES-C的熔融加工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确定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本文利用DSC-7(Epson)测定了不同共混比的PVA,CS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VA,CS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研制的多元酸交联的PVA-CS/PSF膜结构进行了观察测试,探讨了膜结构与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