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仁杰 《机电信息》2020,(21):74-77
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GSM-R系统不仅承载了铁路的语音数据通信需求,还承担着列控系统的数据传输任务。电磁环境测试是保障铁路GSM-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GSM-R系统电磁环境测试需要与时俱进。鉴于此,从频谱测试、扫频测试、定点测试三个方面对铁路目前使用的几种检测手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系统集成了高灵敏度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MQ-6可燃气体传感器,起到防火、防盗、防液化气或天然气泄漏的作用,同时采用PT2262/2272编解码技术,通过电磁波实现无线通信功能,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选用AT89C2051单片机作为处理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发送、接收,以及相应的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复用技术的标准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已进入广泛应用阶段。针对TD-SCDMA信号物理层的空间接入过程,采用了先进设计系统(ADS)对TD-SCDMA通信系统进行设计仿真,着重论述了无线信道和高斯白噪声的设计和实现,仿真结果均符合3GPP协议的规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意义上的无线通信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Agent的流程企业动态设备管理业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流程企业对现场设备管理的新要求,提出了基于多Agent技术构筑动态设备管理业务系统。作为现场生产设备预知维护体系的顶层部分,动态设备管理业务系统通过设备Agent的即插即用实现了可重构,从而适应了企业组织结构和设备管理体制动态变化的需要。设备Agent基于软件组件进行开发,通过说明性的属性配置实现了自身调整。基于多Agent技术的动态设备管理业务模型,为流程企业的设备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多层包扎式高压容器制造过程中,理想情况下层板的包扎会使筒体产生预应力,但如果制造精度不够,容器层板间可能出现间隙,就无法保证预应力的充分施加。理论推导得到了有无预应力两种情况下受压力作用时多层包扎高压容器筒体中应力的计算表达式以及极限载荷计算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研究发现,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预应力的施加显著降低内筒体的工作应力水平,并且能有效改善弹性状态下筒体的应力状态,提高筒体弹性承载能力。然而,在全屈服状态,预应力没有提高容器的极限承载能力,容器极限承载能力仅取决于内筒体和层板的厚度与材料性能。另外,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还表明层间间隙的存在也不会影响容器筒体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汪洪  李颖  田仁 《轴承》2012,(2):8-11
以Hertz弹性接触理论和Lundberg-Palmgren的疲劳寿命理论为基础,结合多排滚子转盘轴承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受载条件,导出了接触强度校核及寿命估算的理论公式,并介绍了动、静承载能力曲线的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秦平衡 《机械管理开发》2020,(7):261-262+289
针对铁路机车通信系统构成复杂、故障随机多变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铁路通信设备类型,分析了调度通信设备、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SDH传输设备的常见故障,总结了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常见故障的处理策略,以此提高铁路机车通信设备的故障排除效率,提高铁路机车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国标 GB3480—83为依据,结合机床载荷和转速交化的特殊规律,探讨了机床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的子标准。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床齿轮使用系数和寿命系数的含义,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说明这些公式的应用场合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集成DNC系统无线通信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DNC系统是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制造中的重要一环,通信是DNC系统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以无线通信方式实现DNC通讯,阐述了基于无线方式实现的优点,并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介绍了已建成的集成系统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铁道部保有机械动力设备54万台,固定资产原值110亿元。据每年机械动力设备年报统计,利用率都在50%左右,其中,部管大型精密设备1989年的利用率仅为2.52%。据此推算全路每年约有27万台设备(固定资产原值占55亿元)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根据调查,不少单位的设备实际利用率均低于统计上报数。 造成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管理体制不适应,宏观失控,形成多头管理,多渠道投资,再加上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设备和资金的浪费。如某单位原有一台国产焊轨机,能满足生产需要,但某部门又投资215万元从瑞士进口焊轨机一台,造成国产焊机长期闲置无用。  相似文献   

12.
LED显示技术,由于一般采用有线传送信息,在信息更改频繁的一些场合受到了限制。设计了无线通信LED显示板的硬件部分,介绍了LED点阵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和无线收发模块电路。该系统便于扩展,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受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电力领域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便与这种进步联系紧密。本文简单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相关技术,并详细论述了多业务高效协同处理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温室自动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对温室中各环境因素进行自动检测、信息处理与实时控制。还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详细描述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最后总结了该监控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一线总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820和工作于2.4 GHz ISM频段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AG点对多点温度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点对多点无线通信模型的结构原理及其特点,设计了基于突发传输模式的点对多点双向无线通信协议.并以AT89LV51和AT89C2051为核心,给出了该系统软件控制过程和硬件电路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测温精度高、使用方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数据通信稳定性高、成本低,可以广泛用于各种电力系统设备多点测温.  相似文献   

16.
直接空冷技术在富煤缺水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中应用广泛,但其运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空冷系统规模庞大,温度不易大面积实时监测,冬季防冻压力较大。针对该问题,设计与开发了基于无线通信的空冷岛温度场监测系统。分析空冷凝汽器管束热量分布的特性,合理布置无线传感器测点位置,使用modbus通讯协议和opc技术实现温度数据的传输;应用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研发的监测软件,实现对空冷岛温度场的监测。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实现了对空冷岛温度场的在线监测,为直接空冷系统的防冻、优化运行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温室的温湿度采集与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农业温室温湿度测控系统,并介绍了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该温湿度测控系统包括无线温湿度采集及控制器及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单元,采用了主控芯片MSP430 F2274、温湿度传感器SHT10和2.4G无线射频芯片EM198810.该系统能实时对温湿度进行监控及报警,并可以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轴承制造企业车间中数据采集的问题,对车间数据的传输、存储及可视化等方面做了研究,结合企业车间面积大、现场环境复杂、采集点多且分布广等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Sub-GHz无线通信的车间数据采集系统。首先分析了几种当前主流的无线传输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采集硬件设备进行选型,设计了产能数据库模型,搭建出完整底层采集系统,最后开发了基于现场看板与Web服务两种数据展示形式,并在企业车间进行了测试运行。研究结果表明:整套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员工可通过现场看板及Web应用查询到实时产能数据,满足了企业对于产能数据采集及数据可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救援机器人监控系统,论述了这一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方式。利用C#开发了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基于单片机C语言和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设计了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应用程序。对试验原理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一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线路易磨损、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煤矿压力监测系统。通过对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进行了低功耗优化,引入了时间同步机制,从而降低功耗,提高节点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