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型卡车重载行驶到67km/h时整车上下抖动明显,市场抱怨严重.文中通过对驾驶室平顺性进行测试,根据振动频率特征,利用FTA故障树分析方法,结合主观评价,寻找到引起行驶抖动的根本原因车轮.通过优化车轮系统性能,最终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某A级车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对白车身的各质量块安装点分别进行动刚度分析,得到质量块安装点的源点加速度响应(IPI)曲线,并且判断出动刚度相对较小的频率段。通过对IPI曲线峰值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别选择尺寸优化和拓扑优化的方法对质量块安装点的动刚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尺寸优化和拓扑优化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可提高质量块安装点的动刚度。  相似文献   

3.
汽车白车身为座椅提供安装点,因国家安全法规对座椅的要求,安装点车身结构需具备一定的强度要求,保证座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能产生失效,对顾客造成安全风险。文章介绍了某款车型在座椅使用模拟试验中,座椅发生了拉脱失效故障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车辆座椅悬架的隔振性能,利用连杆弹簧负刚度结构与正刚度弹性元件并联的方式,设计了 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座椅悬架系统.基于多 目标参数协调优化原理,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获得了使座椅悬架刚度动刚度趋于准零刚度的最佳值.通过对座椅悬架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以及仿真实验,验证了座椅悬架隔振系统优化的有效性.研究结...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包含转向节、转向管柱及方向盘系统的转向系统模型,在转向节处输入由试验测试的加速度频谱,计算方向盘的频响函数,并基于板件的厚度或结构优化来改善频响函数。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地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方向盘的抖动问题,为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设计提供了思路,大大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改善汽车的乘坐平顺性,利用MATLAB建立了1/2车动力学微分方程;以半主动悬架天棚阻尼控制为基础,设计一种可以改变刚度的座椅系统;以线性滤波得到的B级路面为输入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3种情况下的汽车平顺性。结果表明:相比于被动悬架,天棚阻尼控制有效改善了汽车的平顺性,同时附加变刚度座椅的半主动天棚阻尼控制悬架能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一辆自动档车辆在低速行驶时车身出现抖动现象,当汽车时速超过35公里时,抖动消失。经过检查发现仪表上发动机的故障指示灯始终未点亮,但自动变速器在2档升至3档时,主轴转速在1639转出现连续波动,同时锁止离合器ETR滑移率也出现连续波动。判断是由于该车锁止离合器出现故障,导致车辆在低速行驶时的连续抖动。最后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后,经路试该车故障现象消失,再次采集的数据流也没有连续波动现象,证明故障已排除。  相似文献   

8.
正1.故障现象1台5t级装载机变速器油温升高后出现无低速挡故障。当挂入前进Ⅰ挡时,自动跳到前进Ⅲ挡,作业一段时间后有时会自动跳回前进Ⅰ挡,挂Ⅱ挡时也是自动跳至Ⅲ挡。该装载机挂空挡正常,变速器压力显示正常。2.工作原理该装载机采用定轴式变速器,设有前进、倒退及空挡,前进、倒退分别有4种行驶速度。前进和倒退由KF前进挡离合器和KR倒退挡离合器控制,4种行驶速度由K1、K2、K3、K4挡位离合器控制,挡位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由变速阀上的S1、S2、S3、S4、S5这5个挡位电磁阀控制,  相似文献   

9.
客室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设计中人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座椅安装座直接影响座椅的安全性.文中设计了两种不同联接方式的座椅安装座,通过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强度对比分析,并结合工艺性和美观性选择了一种纵向加强焊接筋板的座椅安装座进行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车型高速路况出现制动抖动的现象,通过对故障车辆进行测试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确定了抖动的类型.结合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的对比验证,通过调整摩擦片的配方,可有效降低整车制动抖动,为后续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分析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偏转线圈随动系统低速抖动产生的基本物理缘由,具体分析了随动系统的各个有关因素,从而认为非线性因素摩擦对低速抖动的形成及影响起着主要的作用。并根据低速抖动产生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在生产和实践中如何减弱以至基本消除低速抖动现象。同时总结了某雷达产品偏转线圈随动系统中齿轮减速箱生产和装配的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体系统(MBS)动力学分析软件ProMECHANICA/Motion建立了剪式座椅悬架的仿真模型。基于此模型,比较了6种典型弹簧布置方式下的座椅垂向刚度特性,分析了2种典型弹簧布置方式下连接点位置变化对座椅垂向刚度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多数弹簧布置方式下的剪式座椅垂向刚度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且其非线性特性在工作行程内表现为软特性,软特性的强弱程度随弹簧布置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弹簧倾斜布置于两剪杆之间或剪杆与座椅底板之间时,座椅垂向刚度软特性的强弱随弹簧连接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刚度作为白车身的重要评价指标,刚度不足会直接影响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等性能。针对原车型存在尾门铰链安装点系统刚度不足的问题,对其刚度不足原因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对尾门铰链安装点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满足了设计目标要求。最后,在刚度试验台上对安装点X向和Z向刚度进行了测试,仿真与试验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白车身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紧缺和和制造成本增加,汽车轻量化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的主流设计。为了降低白车身的重量,提出了基于刚度灵敏度的方法来实现减重。以处在开发的中后期的某款车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综合质量灵敏度、刚度灵敏度和优化板件的数量,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并考虑到汽车处在的开发阶段、成本以及整车性能,选取了最佳的优化方案,在不降低汽车性能或者性能降低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最后对优化方案的选用原则和要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刚度性能的机器人臂长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机器人静刚度模型,分析如何通过机器人臂长及位形优化提高机器人刚度。首先,在机器人典型传动部件刚度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刚度矩阵的最小奇异值,将之作为评价机器人静刚度性能的指标。然后,为了衡量机器人在整个工作空间中刚度性能的平均水平,提出采用刚度全域性能指标,并以之作为目标函数对机器人臂杆长度进行优化。最后,以本实验室开发的SCARA机器人为例,展示了优化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路明  叶志伟  张傲 《机械》2015,(1):44-46
排气系统的质心位置往往远离缸体,导致整个系统的刚度偏低,发动机在高转速时极易发生共振。为了减小排气系统的振动,提高系统刚度,基于有限元的方法,针对不同布置形式的排气歧管支架,进行整个系统的模态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只增加支架的厚度对于模态频率的提升作用有限,而合理的布置位置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刚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汽车座椅骨架结构的刚度要求,对某款汽车前排座椅进行刚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座椅骨架结构的初始设计基本能够满足一部分标准工况对座椅的刚度要求,但在模拟前方碰撞和后方碰撞工况中,座椅骨架结构一些零件变形过大或者具有一定的屈服失效风险,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结构仿真优化。加强座椅骨架该位置的局部刚度,重新进行有风险工况的CA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国标及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某汽油机主要考虑匹配货车和客车,所以需要对发动机的低速扭矩进行优化。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仿真模型,应用GT-Power中的DOE功能分析进气门升程和开启持续角对发动机扭矩的影响,得出2400 r/min以下转速,通过减小凸轮升程和包角来提升扭矩;然后采用EXCITE TD软件生成新的凸轮型线,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验证型线的有效性;最后,将优化后的凸轮型线输入到GT-power模型中,仿真结果为:2400 r/min以下转速,扭矩有2%左右的提升,但是高速扭矩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NVH是整车性能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电动汽车电驱动后独立悬架中,电驱动动力总成一般通过3个或4个悬置安装在后副车架上,而后副车架电机悬置安装点动刚度对动力总成隔振与噪音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整车的NVH性能,需要对后副车架的电机悬置安装点进行必要的动刚度分析与优化。现通过CAE分析得出其前悬置安装点在高低频段X、Z向动刚度较低,需要进行优化。通过约束模态与动刚度联合分析识别出动刚度低谷所在频率值,然后针对这几个频率值进行动刚度应变能分析,通过应变能的分布对后副车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做到有针对性加强,从而提高电机前悬置安装点X、Z向动刚度,使得X向动刚度与Z向动刚度均达到了15000 N/mm的目标值。整个优化设计完成后后副车架的总质量没有增加,在充分提升动刚度的同时做到轻量化,同时该分析优化方法对其他电动车副车架悬置点动刚度优化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S3260K10型32 t门座起重机圆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机圆筒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影响圆筒刚度的因素,然后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改善圆筒刚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