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认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蒋有伟 《特种油气藏》2005,12(4):58-59,64,i0011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储层类型多样,油品性质多样,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利用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无因次采出指数与含水关系,明确了不同类型油藏含水变化对产液量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注水开发油藏采液速度与采油速度的关系.分析认为:保持合理的采液速度是中、低含水期油田稳产及高含水期减缓递减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可为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采液速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某边水油藏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动态资料及动态分析为依据,紧密结合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工程结果,研究了针对该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措施。在历史拟合验证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目前的油田的水淹状况作了分析,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注水开发是抑制边水推进、提高油藏采出程度的有效开发手段,确定合理的采液速度、保持合理地层压力也是避免边水入侵、水淹、含水上升过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特高含水期油田水驱规律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在半对数坐标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曲线直线段再次向下发生偏折,出现第二段直线段.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二段直线法,即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在中高含水期及特高含水期各成直线段,可用于油藏开发预测和油田动态分析.通过对特高含水期采液指数、吸水指数和含水上升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实际的采液、吸水指数和含水上升速度因结构调整的对策不同,变化规律不同,对特高含水期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胜利油区已处于特高含水阶段的中高渗透、中高粘度油藏的开采规律进行了研究。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80%后,单井日产液、采液速度降低。综合含水达90%后,油井开井数降低。特高含水井关井是导致油井开井数降低的主要原因。特高含水阶段约能采出可采储量的1/3。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增加,单井日产油、采油速度和含水上升率均降低。研究得出的定量关系式、趋势分析规律对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指标的预测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已应用于油区及主要油田“九五”开发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5.
春光油田排2油藏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原油粘度低和边水能量充足的特点,该油藏无水采收率高,地层压力基本稳定,但边部油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迅速,边水推进不均匀,使得局部油井过早水淹。为此,研究了该油藏的边水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边水推进速度与采油速度成正比,单井含水开发时间与等效产液量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井含水率为90%时关井,可以在保证较高产油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小累积产水量,油藏生产压差为0.3~0.4MPa可获得较大的净现值,构造低部位井排小压差生产,高部位井排根据采油速度适当放大压差生产,可以减缓边水局部突进,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苏丹层状边水油藏部分水平井呈现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等现象,综合多学科知识对油藏 进行研究,运用无因次日产油水平、无因次累积产油及月含水上升率等指标评价水平井不同含水期的开 发效果,总结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的主控因素,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是苏丹层状 边水油藏高含水期实现控水稳油的重要技术,水平井位置、产液强度及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水平井含 水上升的主要因素,水平井位置及产液强度、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及储层保护情况是影响水平井产量递减 的主要因素;主要开发对策为早期加强地质优化设计和生产参数优化,中后期采取卡堵水及提液等措施 控水稳油,并适时注水补充能量和加强储层保护,提高单井产能,以改善苏丹层状边水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L42-15~L54-11侏罗系边底水油藏的见水特征,得出采出程度与含水分布呈正相关性,整体含水率曲线呈凹型上升;依据油井见水后生产时间与含水上升形态,将单井含水率变化分为3类,分别为含水缓慢上升型、宽波动式上升型、快速上升型。总结了5种见水受控因素,其中,局部采液强度过大、平面水驱不均、采出程度加大是油井见水的主控因素。针对油藏开发的矛盾,提出了4类治理意见,首先要精细注采调控,合理注水强度、注采比、采液强度以及生产压差;对于裂缝性见水且底水能量较强时,可采取打软隔板堵水,抑制底水上升速度;对已处于高含水期且有潜力层的油井实施补孔挖潜;对初期采液强度过大导致含水快速上升至90%以上的井,可实施封层挖潜,使水锥回落后调小参数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鲁克沁油田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和深层稠油采油技术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试验电潜泵提液井筒举升工艺,增大了油井生产压差,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空心抽油杆井筒掺稀油降粘、防砂电潜泵提液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现场实施表明,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该技术为超深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冀东油田G104-5区块浅层油藏储层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随着采液速度的提高,边水沿高渗透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的复杂性给调剖调驱工艺带来一定难度。针对冀东油田地质和开发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在大量室内物模的基础上筛选研制了一种适合冀东油田浅层油藏调驱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并应用到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两年来累计增油4.4×104t,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块边水推进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为冀东油田夺油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其它浅层油藏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BZ油田是我国海上典型中轻质复杂断块油田。该油田物质基础薄弱,油藏类型多样,单砂体储量规模小,地质储量大于10×104m3的砂体仅有10个。2010年全面投产后,采油速度高达3%,综合含水达到20%。部分气顶油藏产生脱气,部分边水油藏边水入侵加快,高采油速度下稳产难度巨大。针对油田存在问题,进行了以完善井网为主的综合调整方案研究、以临界产量为衡量的控气稳油的产液优化研究、以控制边水推进为目的的边外边缘注水优化研究。提出了不同含水阶段、不同油藏类型砂体的挖潜界限和对策。通过以上研究及矿场实践,实现了该油田以3%的采油速度连续稳产7年,为其他类似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