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已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师资互聘制度,校企资源共享,建立协同育人标准,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校企"1+N"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现校企主体关系深度合作效果。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大胆革新,深度合作,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建立与企业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遴选优质企业开展教学平台建设、建立符合真实场景及生产实训基地,以及依据产教融合进行订单培养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解决企业人才紧缺问题,促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效果。本文对广西机电技师学院精准扶贫一年制"两后生"毕业生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展开论述,共同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集团化办学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构建了校企交替、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对接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为同类专业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为例,对校企合作协同培育汽车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承担教学任务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开展项目研发与社会服务。对汽车设计类三维数字化人才进行了创新培养,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农业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校企合作是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但目前,我国农业院校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在培养人才观念和机制等方面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为例,从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农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探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我国农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企业高人才库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关系着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文章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与美国卡特彼勒山工在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基础上,探析了在校企合作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校与企业展开长期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为社会输送一批专业技能较强的社会人才。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专业"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因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当前很多工科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都开设了这门专门,比较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可以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与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工厂企业合作进行实际操作一体化。本篇文章针对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应用型本科专业"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培养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质量,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和订单班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企业参与度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和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下,探索"企业冠名团队负责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优化教育资源,实施结果显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但是,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软肋"。在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状况下,校企合作、深层互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创新径途。学院坚持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创新人才,探索出一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对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索基于订单班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机械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企业及经济。由教师、企业和毕业生三方召开工作分析会制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机械方向)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订单班的学生能力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企业建立人才输送基地,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学生,保障学生质量、长远发展和订单班学生到订单企业就业等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需要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要的问题,分析岗位培养订单、项目合作订单、企业订制订单等形式多样的订单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探索“岗课证相融通,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期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周国炳  王建林 《机电技术》2010,33(3):121-123,126
高职成人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以在职人员为教育对象的办学形式。本文介绍了面向岗位群的成人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进行的教育质量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形成了教学管理中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价等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型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运用效果良好,但还存在一些拓展空间。通过运用"高职+中职+企业"三方合作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可推动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不断创新合作内涵,统筹利用三方资源,联合定向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动偏远山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剖析了目前我国中高职汽车类专业教育的种种不足,提出了实施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四共建"模式,企业提前介入与学校共同育人,学生进入企业后持续受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推动并满足未来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求。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试行了"四共建"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合企业发展,获得了企业自己需要的人才,有力支撑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从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实施课程、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保障顶岗实习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是通过提升企业员工职业能力,培养适应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国家“双高”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本文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二元制”班为例,结合人才培养过程所遇到问题进行剖析,探讨机电“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区域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建立机械专业校企合作相应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的不同层次进行的系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设计,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机械应用型人才的机制。机械专业通过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探索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机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校企互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逐步探索出一条"校企互动、三层递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与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建发汽车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介绍了"A+B+X"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与实践。该模式有利于专业招生、教学和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建设应响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为依据,以企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教学推行"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举办及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同时进行"工厂化"实践教学,内化实践技能,加强实训场所建设,校企联动建立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出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