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安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以冬季供暖日为时间节点,利用现场测试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供暖前宿舍室内热环境较差主要由于室内温度偏低。而供暖后,影响宿舍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变为室内湿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寒冷地区典型城市北京为对象,针对冬季集中供暖时期住宅建筑频发的过热现象,探究供暖前后不同室内热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规律。本次调研共对32户住宅开展了连续14 d的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48份。结果显示:供暖前室内环境温度偏低,居民热感觉偏冷,对于相同室温,供暖后可接受度和满意率比例明显高于供暖前,对偏冷热环境的接受度也更高;供暖后并不是室温越高可接受率越高,室温在20~24℃之间时可接受率均接近90%,当室内过热(>24℃)时,可接受率明显下降;具有偏冷热经历的人群对供暖后的室内热环境满意度明显更高;此外,调研结果表明集中供暖后室内温度明显提升,约25%的住户室内温度高于24℃,同时居民着衣量显著低于供暖前。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近郊的7户农宅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受试者认为室内环境舒适,实际热感觉投票值高于PMV模型预测值;农宅中性温度为18.4℃,可接受温度下限为10.9℃,舒适温度受农民的衣着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因此,北方寒冷气候区农宅的供暖温度标准不能照搬城镇单元式住宅楼的供暖标准,不宜维持较大的室内外温差。  相似文献   

4.
李涛  毛前军  王登甲  刘艳峰 《暖通空调》2022,(1):136-142,131
为满足西北村镇居民冬季室内分时分区热需求,提出了一种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形式,对组合末端4种运行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营造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掌握了组合末端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昼夜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温度空间不均匀性和辐射不均匀性.结果 表明:组合末端单独运行时均无法同时满足昼夜室内舒适温度要求,且温度空间均匀性和辐...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套低温供暖系统并进行了连续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5.0℃的供水温度时,室外温度在-1.0~10.8℃变化对室内平均温度的变化影响不显著;室内温度稳定后,人体站立时头部与脚踝处的平均温差为2.8℃;散热器表面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小于1.0℃的波动,并且该内表面温度在18.4~20.2℃范围内变化是受外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通过Airpak软件模拟可知室内舒适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低温送风末端的选择及其室内热舒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低温空气的沉降机理,介绍了低温送风系统各种末端装置的特点,说明了低温送风系统中直接送风散流器的选择方法,并从送风参数的角度阐述了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热舒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测量了顶送风供暖房间不同送风状态对应的室内温度和风速,根据实测数据对室内人员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地面附近有较大热损失的房间,减小送风温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温度分布。仅改变送风参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房间近地面热舒适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供热系统中3种不同末端采暖装置(散热器、供暖型风机盘管、散热器与供暖型风机盘管相结合的组合型末端采暖装置)的室内热舒适性指标(PMV、PPD)进行测试分析,提出推动行为节能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技术节能和行为节能各占一半指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庚林  吴小舟  吴霜  高洁 《建筑科学》2021,37(6):72-78,104
本文通过在人工环境室中设置电热膜模拟外墙,研究辐射顶板+地板送风空调房间室内热舒适性.结果 表明:室内设定温度为26℃时,较低和较高外墙负荷工况条件下辐射顶板表面温度分别为20 ℃及15~17℃时,靠外墙受试者的热舒适感受明显优于靠内墙受试者.此外,靠内墙受试者的局部热感觉稍高于靠外墙受试者,而靠内墙受试者的局部皮肤温度却略低于靠外墙受试者.因此,外墙负荷及人员位置对辐射空调房间人员热舒适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进行辐射空调系统气流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外墙负荷及人员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换热3种不同的供冷末端在人体整体热感觉和局部热感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对3种不同供冷末端下的办公建筑进行现场热舒适调研测试,发现3种末端的中性温度相差较小,且辐射地板供冷系统的中性温度最高。通过对局部热感觉投票结果分析发现,3种末端的局部热感觉差异显著,辐射地板和对流换热供冷末端的局部热感觉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对流换热系统的上肢部位热感觉明显偏低,而辐射地板系统的下肢部位更容易产生冷感。对问卷中整体热感觉偏冷的人员分析发现,相比于对流供冷末端两种辐射末端的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分别使用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末端空调系统的12个办公建筑案例进行了室内环境测试和人体热舒适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人体在不同空调系统末端条件下热感觉随操作温度的变化规律.测试发现,各种空调末端环境中的人体中性操作温度几乎一致,约为(25.4±0.1)℃.但是人体对不同末端条件下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有较大差别.其中,对辐...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通过建造辐射微孔板实验室研究了室内空气流场分布特征及人员热舒适状态.通过改变微孔板的位置和数量共得到五种不同送风工况,对比分析了室内热源、 换气次数对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流场及人员热舒适度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热源的加入会影响室内平均流场和标准偏差,从而影响温度和速度分布的均匀性.耦合孔板送风室内各测点温度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能耗和能源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了散热器、供暖地板、风机盘管、毛细管辐射平面四种室内供暖末端设备的特点,研究了各自的传热机理与适用的建筑及场所。并通过节能性分析计算,证明了毛细管辐射平面空调系统比低温地板辐射采暖节能52.82%,毛细管辐射平面能够提供更好的舒适性环境,这一结论也为供暖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模拟我国中部地区冬季供暖房间热微环境及人员衣着习惯,针对钢制柱式、钢制串片和钢制扁管三种典型供暖散热器,进行了人体热舒适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糊分析。得到了适用于我国中部地区供暖设计及运行的室内计算温度,其最优范围为17.0~19.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供暖散热器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空调列车室内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带浮升力效就的K-ε湍流模型对空调列车室内气流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大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采用交错网格控制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研究了空调硬座列车室内空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规律及热舒适评价指标PMV-PPD,为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近两年的冬夏季节,现场测试了上海高层住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住户的热环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冬夏两季上海高层住宅的热环境皆处于ASHRAE给定的舒适区之外,实测计算结果与问卷统计结果存在的差异,显示了上海居民对冬季热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营造局部热环境可在较低能耗条件下有效改善人员热舒适性,也易于满足人员的个性化热环境需求。有关个体热舒适的研究较多,主要针对办公、睡眠等轻度体力活动环境,对从事体力活动的车间厂房内局部热环境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实验模拟冬季无集中供暖的企业车间内常见的温度及体力活动,研究加热足垫对人员热感觉、热舒适、皮肤温度以及工作效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局部加热足垫可显著提高人员的足部热感觉、整体热感觉及热舒适;足部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呈显著相关性;当足部热感觉投票为1. 0左右时,整体热感觉处于热中性状态;随着整体热感觉和热舒适的提高,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气流组织下夏季空调室内热舒适环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模型和Fanger提出的热舒适性PMV评价指标,对三种不同气流组织条件下夏季室内热舒适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给出了室内的速度、温度及舒适度PMV指标分布情况。研究结论为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舒适性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节能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