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内径小止口尺寸的测量方法一般如图1所示,主要同触头、转动杠杆和百分表组成测量工具。测量时,触头测值通过杠杆机构,再由百分表显示出来。当测量大内径小止口尺寸时,因触头较长,触头与止口接(?)较差,而杠杆机构又使测量误差加大,精度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路货车轴承352226X2-2RZ密封罩抛丸处理前后的内径和外径尺寸测量分析后发现,抛丸后内径和外径尺寸和内外径圆度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大。在详细分析了这种增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抛丸处理前期加工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需要调整的尺寸及几何精度,有效地预防了抛丸加工对工件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轴承内径的磨削过程中,由于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首先要注意的是出现不合格品问题。通过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加工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减少了不合格品。  相似文献   

4.
我厂产品中有几种零件是滚珠轴承形式的,内滚道尺寸要求很高,如图1所示。这种内滚道尺寸用内径表无法测量,用带表内卡钳测,因孔小、深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一度成为关键。后来  相似文献   

5.
深沟球轴承套圈磨削尺寸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深沟球轴承内径、外沟道、内沟道磨削的尺寸精度控制方法,指出了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径向支承面对尺寸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竞强 《轴承》1992,(5):33-34
用两点比较测量法测量轴承内径尺寸d时,由于轴承内径尺寸d的变化,仪器的定点和动点的接触点将随着变动,产生误差。文中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推导,并建立运算程序上机运算。附图1幅,表1个。  相似文献   

7.
《轴承》2020,(2)
针对内径锁球保持架加工中易出现锁口尺寸超差的问题,对原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将精车内径面工序调整到钻兜孔工序之前,保持架内径锁口在钻兜孔时一次完成。解决了保持架加工效率低,锁口尺寸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保持架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精度自动定心机构的大尺寸内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心定位精度是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的重要参数,高精度圆心定位是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关键。研制了具有高精度自动定心机构的大尺寸内径测量系统,利用双椎体主轴同步定心方法实现测量系统在被测轴孔内高精度自动定心,并通过调节定心支撑臂长度提高圆心定位精度。利用最小平方中值法剔除粗大误差,再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结果,提高了内径拟合精度。使用设计的大尺寸内径测量系统样机对内径直径582 mm的标准环规进行测量,并在大型工件加工现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圆心定位精度可达0.012 8 mm,内径和圆度的测量精度可达0.001 mm,标准环规测量重复性稳定在0.006 mm以内,现场测量重复性稳定在0.007 mm以内,能够正确反映大尺寸轴孔的内径和圆度参数,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马克强  赵丽  周景虎 《轴承》2000,(6):14-15
符号说明di成品内圈沟底径d成品内圈内径a成品内圈沟底至端面的距离b成品内圈装球口素线与端面的交点至内径的径向距离c成品内圈沟道圆心与车削沟道圆心的距离r成品内圈沟道半径rc车削内圈沟道半径α内圈装球口素线的倾角Δb内圈端面磨量Δd内圈内径磨量Δdi内圈装球口磨量S交点B或B′至内径的车削径向距离t交点B或B′至端面的车削轴向距离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上都设计了一个装球口,此装球口是轴承装配时作为内、外圈配合装球之用。装球口车削尺寸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成品尺寸的精度,如果成品尺寸精度不能保障,势必产…  相似文献   

10.
可调研磨棒     
我厂S7420螺纹磨床的静压磨头修复量大,轴承内径变化不一(变化量为0.015mm左右),同时轴承内孔尺寸和形状等精度要求均较高,故维修时需配制很多基本尺寸相同而公差不同的研磨棒,使研磨棒的利用率低,维  相似文献   

11.
由于操作简便,非接触三点内径测量法常用于工业现场测量。为提高工件内径测量精度,对在安装中无法避免的位移传感器角度安装误差进行分析建模,提出了一个新的考虑角度安装误差的非接触内径测量模型及一种基于多观测位置联立方程的误差校准方法。通过仿真分析了模型中观测位置数、工件内径尺寸与其他参数的设置对校准结果的影响,确认了在观测位置数大于4时即可实现对误差的校准。最终,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构建内径测量系统并开展实验,验证了角度安装误差校准方法的有效性,圆工件的内径测量的绝对精度与重复性精度分别在0.6μm与0.4μm以下。  相似文献   

12.
张国兴 《轴承》2004,(5):44-45
砂轮线速度、工件线速度,砂轮修整时的进刀量、砂轮修整频率、模向进给量等参数的选择对微型轴承内径尺寸的精度控制有直接影响。文中就此作了探讨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磨削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无心内圆磨削工序中,采用自校正控制提高内径磨削尺寸精度的方法。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的误差规律,建立了磨削过程的误模型。并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无心内圆磨削过程的控制,使用情况表明可以显著地提高内径磨削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自动线加工轴承套沟道、外圆时,因夹具问题,使加工精度不稳定,经分析是自动线内径夹具刚性不足,它不适于内径小于φ25mm规格轴承。为此,我们对原来的夹具(图1),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陈国秀 《轴承》1991,(4):38-38
CA型保持架用于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它是一种在两端钻有兜孔的新结构产品。在钻兜孔时以内径在夹具上定位,由夹具的自身角度来保证兜孔的角度。如果保持架的内径超出最大极限尺寸或者夹具定位止口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超差,则会引起两列兜孔中心径与内径同轴度超差;如果夹具的角度超差或者钻杆的间隙大,则会产生加工出的保持架兜孔角度超差。轴承装配后,容易造成调心或旋转灵活性不好。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磨削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影响很大,常常因磨削的环境温度与检验室的检测温度不同而出现零件尺寸超差的现象。特别是膨胀系数较大的铜合金材料,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文中通过对某型零件的磨削,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解决了有色金属中温度变化对零件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C 730 A多刀车床原设计主要用于车削外径。如正面装刀车削内径,因让刀弹簧承受切削力,横向滑板将随着毛坯内径留量的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内径尺寸精度难以保证;若反向装刀车削内径,车刀的后部又极易与后刀架的端面车刀相碰。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厂改进了 C 730 A车床的前刀架,达到了正面装刀车削内径的目的。 改进后的前刀架如图所示,即将仿形板2翻转180°,并将活动压板3和固定压板4从仿形板的外侧安装到内侧。同时为调整方便,把固定让刀撞块用的内六角螺钉换成外六角螺栓13。在翻转后的仿形板2和固定压板4的下面重新加工出横槽,利用此槽分…  相似文献   

18.
用量缸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圆柱表面方便、直观,大家乐于使用。但由于量缸表本身结构特点,和百分表自身精度,决定了量缸表直接测量内径尺寸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形成误判。我们在修复、装配活塞式空压机时发现,量缸表和内径千分尺所测得的值相比误差较大。经分析,下述几方面易造成测量误差,导致使用中产生误区,形成误判。  相似文献   

19.
国外机床的花键连接,一般都采用内径定心。目前我国一些机床制造厂家也开始采用花键连接的内径定心形式。内径定心花键连接较外径定心的定心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但加工精度不易保证。对花键孔内径,花键轴外径,由于最后精加工为磨削,精度容易达到,关键是键侧对中心的偏移量以及花键轴底径尺寸公差很难保证。键侧与中心的偏移量影响着键侧间隙、键侧平行度、键宽位置度,直接影响着传动精度。花键轴底径误差影响着定心精度及装配精度。因而有必要研究误差产生原因,寻求解决方法。本文就现场加工情况进行误差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键侧与中心偏移量误差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1.花键孔键侧偏移量误差内径定心花键孔的加工,现场采取的工艺为:拉  相似文献   

20.
微型轴承内径和外圈沟道尺寸精度的测量,一般均在卧式测长仪上采取直接测量法或投影测量法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操作麻烦,对同一工件同一部位尺寸多次测量时,其测值不稳定,误差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卧式测长仪标准刻尺的特点,现设计出一种特小测勾,见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