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均质性是储集层客观存在的特征,非均质性影响油气分布、油田产量、最终采收率以及经济效益。如何有效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一直是地质学家探讨的问题。目前能够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提出了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新参数——渗透率参差系数,该参数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程度。计算方法简便,可对比性强,评价标准容易建立,计算精度不受样品数量多少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针对当前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参数计算数值无界、表征角度各异、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储层物性参数累积分布特征的宏观非均质定量表征新参数。通过对任意一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的渗透率数据降序排列,计算出渗透率贡献百分数及其对应的序数百分数,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渗透率累积分布曲线。通过倒数坐标变换,将不同形态的渗透率累积分布曲线转换成斜率为0~1的直线,将直线斜率值定义为储层非均质程度系数。该值与储层非均质程度成反比。应用结果表明,非均质程度系数可应用于各种级次储层宏观非均质程度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内64个油气田(藏),按采收率高低划分三类:选择3个油气田(藏)作了简要介绍:对油水运动机理进行了基本方程的推导并由此推论了地层倾角、砂体韵律性、层系划分对水驱油气田(藏)采收率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储层非均质性吋采收率影响的定量关系;以64个油气田 (藏)为样本,每个油气田 (藏)选20多项参数进行采收率与多变量的回归,确立了回归方程,由此得出水驱控制储量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储层参数随机建模方法在胡状集油田储层非均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建立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储层地质模型。在胡状集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应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顺序指示建模方法对胡12断块沙三中油藏7油组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序指示建模方法比常用的插值方法更能反映储层参数的变化,而且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本人的实践,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通过地质统计理论对渗透率平面区域变化特征参数,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它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油藏的非均质性不但表现在物性方面,更突出地反映在岩性多样性方面,本文针对胡状油田的严重非均质特点,建立了该块的岩性判别图版。研制了不同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经过取心井的检验,所研制的模型计算结果可靠,能够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相似文献
9.
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东铁山、雷音铺构造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储层非均质性迥异。前者孔隙度分布不均匀且相差悬殊,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高,孔隙层呈带状分布,隔层不稳定,白云岩段所占比例大;后者孔隙层呈透镜状分布,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低于前者,隔层稳定。二者高孔隙段位于上部,孔隙层横向连通性都较好,隔层岩性均为膏质白云岩。网格化后建立的储层非均质模型显示,它们的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上部孔隙层均较发育,而下部则极不发育,铁山构造呈层状,横向连通性较透镜状分布的雷音铺构造为好。经检验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形态复杂、次生变化大,和砂岩储层相比,具有更严重的非均质性。对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不仅有渗透率变异系数(Vk)、渗透率突进系数(Tk)、渗透率级差(Jk)和夹层密度(Dk)等常规方法,而且还出现了不少用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的新方法。本文对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张晋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3):41-45
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测井解释和评价难度较大.从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的特点和类型入手,分析储层的独特测井响应特征,并从油气运移和成藏、物理规律特性2方面对其进行解析,提出了层内流体细分测井精细评价模式.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包括层内油水倒置和层内油水间互2类储层,油水倒置储层非均质性弱,油水间互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内部的“物性圈闭”与“油水重力分异异常”认识相结合,可较好地解析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的独特测井响应特征.提出并构建了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流体细分的测井精细评价方法,即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重叠法、相渗曲线和可动流体综合法.实际应用证实,测井评价成果与试油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反解洛伦兹曲线,得到相同渗透率均值的不同非均质程度油藏的渗透率分布,据此建立了典型油藏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结果表明: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等于0.2时,油藏可视为均质的,正、反韵律油藏注入水均沿高渗透层突进,渗透率剖面与含水率剖面具有一致性,且反韵律油藏含水率剖面比正韵律油藏变化更为平缓,正韵律油藏最终采收率与渗透率变异系数成修正的逻辑斯蒂函数关系;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4时,最终采收率随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加缓慢下降;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4时,最终采收率随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加下降较快,正韵律油藏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成经验函数关系,反韵律油藏最终采收率高于正韵律油藏,含水率上升速度始终低于正韵律油藏,且中等非均质程度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变尺度分形技术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形几何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运用分形理论的变尽度分析技术(R/S分析),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曲线的分析,提出了利用DR指标计算岩溶缝洞型储层分维值的方法。对该地区岩溶缝洞发育的典型井段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实际处理,并对岩溶缝洞发育程度定量评价进行了尝试性的解释,对分维值的高低与岩溶缝洞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非均质油藏复合驱合理界面张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油田三元复合驱油实际需求,通过调整活性剂、聚合物和碱的类型和配方组成,在两种具有大庆油田油藏典型地质特征的物理模型上对低活性剂浓度三元复合体系的适应性进行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非均质油藏三元复合驱应当兼顾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将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碱的浓度分别降低到0.1%和0.8%,驱替相与被驱替相间界面张力保持为0.01mN/m,并适当增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或增加聚合物浓度,低活性剂浓度三元复合体系驱原油的采收率可以增加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储层以次生溶蚀孔、洞、缝为主,空间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传统的"相控建模"、"岩溶建模"和"碳酸盐岩储层相控建模"方法均不能准确刻画储层分布特征。为此,提出地震约束建模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反演去除资料的AVO效应获得纯纵波数据,然后结合测井信息计算相对波阻抗,并进一步转化为绝对波阻抗属性定量质控波阻抗反演质量。采用的建模方法本质上属于确定性建模,流程包括纯纵波数据提取、相对阻抗计算、振幅约束低频建模、波阻抗反演等。ZG8井区的实例分析证实:基于纯纵波振幅约束建模的反演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插值建模方法受井资料影响大的局限,克服了常规融合层速度等建模方法精度不高的缺陷,准确反演了强非均质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鞍座位置(简称A值)的变化对双鞍座卧式容器筒体轴向应力、切向剪应力和周向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应尽量使A≤1/2Ra,最大不宜大于0.2L.当调整A值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通过增设垫板、增加鞍座包角或增设加强圈的方法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