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均质性是储集层客观存在的特征,非均质性影响油气分布、油田产量、最终采收率以及经济效益。如何有效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一直是地质学家探讨的问题。目前能够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提出了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新参数——渗透率参差系数,该参数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程度。计算方法简便,可对比性强,评价标准容易建立,计算精度不受样品数量多少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严科  杨少春  任怀强 《石油学报》2008,29(6):870-874
针对当前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参数计算数值无界、表征角度各异、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储层物性参数累积分布特征的宏观非均质定量表征新参数。通过对任意一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的渗透率数据降序排列,计算出渗透率贡献百分数及其对应的序数百分数,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渗透率累积分布曲线。通过倒数坐标变换,将不同形态的渗透率累积分布曲线转换成斜率为0~1的直线,将直线斜率值定义为储层非均质程度系数。该值与储层非均质程度成反比。应用结果表明,非均质程度系数可应用于各种级次储层宏观非均质程度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内64个油气田(藏),按采收率高低划分三类:选择3个油气田(藏)作了简要介绍:对油水运动机理进行了基本方程的推导并由此推论了地层倾角、砂体韵律性、层系划分对水驱油气田(藏)采收率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储层非均质性吋采收率影响的定量关系;以64个油气田 (藏)为样本,每个油气田 (藏)选20多项参数进行采收率与多变量的回归,确立了回归方程,由此得出水驱控制储量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本人的实践,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通过地质统计理论对渗透率平面区域变化特征参数,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它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建立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储层地质模型。在胡状集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应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顺序指示建模方法对胡12断块沙三中油藏7油组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序指示建模方法比常用的插值方法更能反映储层参数的变化,而且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几种表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统计学方法、Dykstra方法和劳伦兹曲线法定量评价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的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分析表明,Dykstra方法和劳伦兹曲线法在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方面都比较精确,但Dykstra方法仅适应于渗透率接近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油藏;而劳伦兹曲线法适合任何分布类型的油藏,并且精确、直观,是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藏的非均质性不但表现在物性方面,更突出地反映在岩性多样性方面,本文针对胡状油田的严重非均质特点,建立了该块的岩性判别图版。研制了不同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经过取心井的检验,所研制的模型计算结果可靠,能够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相似文献   

9.
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东铁山、雷音铺构造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储层非均质性迥异。前者孔隙度分布不均匀且相差悬殊,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高,孔隙层呈带状分布,隔层不稳定,白云岩段所占比例大;后者孔隙层呈透镜状分布,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低于前者,隔层稳定。二者高孔隙段位于上部,孔隙层横向连通性都较好,隔层岩性均为膏质白云岩。网格化后建立的储层非均质模型显示,它们的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上部孔隙层均较发育,而下部则极不发育,铁山构造呈层状,横向连通性较透镜状分布的雷音铺构造为好。经检验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形态复杂、次生变化大,和砂岩储层相比,具有更严重的非均质性。对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不仅有渗透率变异系数(Vk)、渗透率突进系数(Tk)、渗透率级差(Jk)和夹层密度(Dk)等常规方法,而且还出现了不少用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的新方法。本文对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1.
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反解洛伦兹曲线,得到相同渗透率均值的不同非均质程度油藏的渗透率分布,据此建立了典型油藏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结果表明: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等于0.2时,油藏可视为均质的,正、反韵律油藏注入水均沿高渗透层突进,渗透率剖面与含水率剖面具有一致性,且反韵律油藏含水率剖面比正韵律油藏变化更为平缓,正韵律油藏最终采收率与渗透率变异系数成修正的逻辑斯蒂函数关系;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4时,最终采收率随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加缓慢下降;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4时,最终采收率随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加下降较快,正韵律油藏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成经验函数关系,反韵律油藏最终采收率高于正韵律油藏,含水率上升速度始终低于正韵律油藏,且中等非均质程度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低渗非均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描述实际低渗非均质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非均匀分布,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二维二相渗流数学模型,并对比研究了低渗非均质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为常数和启动压力梯度非均匀分布时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两者的差异很大.因此,研究低渗储层渗流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非均匀分布对开发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乌南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发育特征为例,探讨了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的利弊影响;对其进行讨论,得出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影响的两面性及其具体表现。从而总结规律发现,优劣储层发育及分布特征的不同指导着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洼16块非均质油藏泡沫复合驱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改善洼16块注水开发稀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结合区块的地层条件及流体性质,开展了非均质油藏泡沫复合驱油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应用于普通稀油油藏区块的可行性。试验证明,该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配伍性,室内驱油实验测定较常规水驱可提高驱油效率15%以上,且体系成本相对低廉,增产效果明显,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新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考虑源(汇)影响的任意形状非均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区域剖分边界元方法对其进行求解,获得了任意形状、复杂边界条件下非均质油藏内的压力分布,绘制了相应的压力剖面图。研究表明,由于非均质油藏存在渗透率不同的区域,因而其压力分布与均质油藏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压力分布呈阶梯状,并且渗透率差异越大,阶梯状越明显。分析其原因为渗透率的不同导致压力消耗不同。  相似文献   

16.
靖边气田下古生界马五_(1+2)气藏是典型的岩溶型碳酸盐岩气藏,其主力含气层马五_1~(2、3)储层厚度仅为2 m~3 m,在该气田进行水平井开发,面临主力含气层系薄,非均质性强,小幅度构造变化快等难点,导致水平井现场地质导向遇到马五_1各小层判识难、地层倾角预测难、气层追踪难、控制轨迹难等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保证薄层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精确入靶,并对水平段轨迹进行控制,有效提高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并在高桥区及陕224储气库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成功推广运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鞍座位置(简称A值)的变化对双鞍座卧式容器筒体轴向应力、切向剪应力和周向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应尽量使A≤1/2Ra,最大不宜大于0.2L.当调整A值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通过增设垫板、增加鞍座包角或增设加强圈的方法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乌南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发育特征为例,探讨了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的各种影响;并对其进行辩证思考与讨论,得出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影响的两面性及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油藏形状对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常规的解析方法只能计算规则形状油藏的井底压力响应。为此,建立了考虑不渗透区域的任意形状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并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绘制并分析了不渗透区域存在时井底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通过分析指出,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的驼峰高度和宽度反映了局部不渗透团块的大小、方向及形状的综合影响,因此可根据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的晚期驼峰形态识别近井大范围局部不渗透区域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Seismic reservoir predi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With the progres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