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絮凝剂根据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有机复合絮凝剂以及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3类.综述了复合絮凝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复合絮凝剂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而工业废物资源化制备复合絮凝剂将是未来的重要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文秋 《辽宁化工》2006,35(11):669-670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和硫铁矿烧渣制备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工艺条件,以及用制得的混凝剂处理洗煤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良好,并可回收大量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3.
复合混凝剂PMFC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废熔盐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混凝剂PMFC(聚合氯化镁铁)。应用该复合混凝剂对印染模拟废水以及实际废水进行了处理,并对其混凝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混凝剂在合适的条件下对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其脱色效果明显优于PAC。此外,该复合无机混凝剂具有成本低、脱色率高、沉降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部分工业固废是极佳的陶粒基体材料,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制备陶粒产品可规模化消纳工业固废,同时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客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文献调研,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阐述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陶粒的可行性,从所涉及的主要原理以及工艺技术总结了工业固废制备陶粒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工业固废制备陶粒的资源化利用和研究现状,表明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做出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5.
聚硫酸铁—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硫酸铁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本文介绍了它的物性、制备方法、混凝特性及应用等。聚硫酸铁可以利用含铁工业废酸(如TiO_2生产废酸、酸洗废液)为原料,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而且,它具有优良的混凝性能,腐蚀性小,除浊、COD去除、脱色、除臭以及脱水等特性都比其它无机混凝剂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1):2742-2748
总结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废铅膏固相电解法回收铅工艺和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指出了经典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集中于绿色环保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同时废铅膏的固相电解法也为湿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现阶段还处于实验室水平,但是发展潜力很大,是未来铅膏回收领域的主流方向,应集中克服该工艺的低经济性和提高氧化铅纯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19,(11):2742-2748
总结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废铅膏固相电解法回收铅工艺和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指出了经典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集中于绿色环保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同时废铅膏的固相电解法也为湿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现阶段还处于实验室水平,但是发展潜力很大,是未来铅膏回收领域的主流方向,应集中克服该工艺的低经济性和提高氧化铅纯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盐酸溶液浸出废铝泥的工艺,将浸出液与聚氯化铁充分混合、熟化后,可制得稳定性较好、混凝效果强的聚合氯化铁铝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考察了浸出工艺的可行性,并确定该工艺的最佳浸出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250r·min~(-1)、液固质量比1.5∶1、浸出剂盐酸浓度25.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h的条件下,废铝泥中铝的浸出率可达99.05%。  相似文献   

9.
以工业固废制备水泥熟料、全固废无熟料胶凝材料以及固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是当前水泥行业节能减排与碳达峰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我国绿色循环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固废制备水泥熟料、固废制备全固废胶凝材料以及固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3个方面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具体分析了其制备工艺、原材料的选择以及种类的情况,以期为固废利用和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黑磷基阻燃剂为代表的纳米级新型无机磷基阻燃剂,在极低的添加量下即可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步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新型无机磷基阻燃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黑磷基阻燃剂的功能化策略、制备工艺、阻燃机理和应用进展,最后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总结并评述了黑磷制备所用的超声剥离、球磨剥离、电化学插层剥离等纳米化工艺和利用阻燃有机/无机物质对黑磷进行共价或非共价的修饰策略,对比分析了溶液共混、熔融共混、原位聚合、涂层等复合制备工艺的利弊,归纳了黑磷基阻燃剂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今后在科学创新和工程突破两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该文报道了用特征黏度系列化的有机阳离子高分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无机混凝剂复合物对宁波低浊度姚江水的脱浊处理研究过程。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浊度姚江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低浊度姚江水,要达到1.0~1.2 NTU的沉淀出水余浊,硫酸铝(AS)需5 mg/L左右的投加量,聚合硫酸铁(PFS)需8 mg/L左右的投加量,而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在10 mg/L左右;PDM对无机混凝剂强化混凝脱浊效果明显,无机混凝剂与PDM的复合配比越低,复合混凝剂混凝脱浊效果越好,在达到水厂沉淀出水浊度标准的前提下,AS/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AS减少20%AS投加量;PFS/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PFS减少30%~40%PFS投加量;PAC/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PAC减少30%~50%PAC投加量。  相似文献   

12.
低温低浊河网水的有机高分子助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不同特征黏度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两种市售无机复合聚铝分别复合,用以改进无机混凝剂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河网水的混凝脱浊效果。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河网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温度为7~10℃,浊度为4.5~8NTU的低温低浊河网水,在与实际生产相近的混凝搅拌强度下,要达到2NTU左右的出水余浊标准,PAC、复合聚铝1、复合聚铝2分别需4.0、3.5、2.8mg/L的投加量。而用特征黏度分别为0.52、1.47、2.46 dL/g的PDM配制的、无机复合聚铝与PDM复合质量比为20:1、10:1、5:1的复合混凝剂PAC/PDM、复合聚铝1/PDM、复合聚铝2/PDM,比单独使用同种无机混凝剂,分别约能减少10%~25%、8.6%~28.6%、7.1%~28.6%的无机药剂投加量,无机复合聚铝与PDM复合比例越低、PDM特征黏度越高,复合混凝剂脱浊效果越好。因此,PDM对低温低浊河网水具有明显的强化混凝脱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含油废水的处理特点及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发展现状 ,着重综述了我国在处理含油废水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然蒙脱石制备的PMT混凝荆,对去除分散和活性染料废水中的TOC、色度等进行了实验考察,并与常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作了对比,最后与有机脱色剂联用处理了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PMT处理染料废水的多项指标优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若再与有机脱色剂联用效果更佳。该技术在印染废水的环保治理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逆絮凝法制备天然橡胶,分别选用酸凝固剂、无机盐凝固剂、无机盐复合凝固剂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絮凝条件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作为凝固剂时,硫酸的絮胶效果比醋酸、甲酸好,三者物理性能相差不大。无机盐作为凝固剂时,使用氯化钙絮胶效果良好,当氯化钙质量分数为2%时,得到的天然橡胶性能基本与参比样云标、烟片胶性能相当。无机盐复配作为凝固剂时,使用氯化钙/氯化钠凝固剂时絮胶效果良好,得到的天然橡胶性能优越于参比样云标、烟片性能。适当提高温度及搅拌速度,均有利于天然橡胶的絮凝。  相似文献   

16.
陈杰山 《广东化工》2010,37(2):85-86
文章简述了国内含铁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开发的进展,综合介绍了两类以聚合硫酸铁(PFS)为基础的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铁系型、其它无机含铁型)的制备方法,简单介绍了上述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itability of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OPC), water-extended polyester (WEP), based on 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composite for 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 (S/S) of borate waste solution originating from the primary coolant circuit of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s (PWRs).

This treatment is a new and attractive economical process that aims at keeping man and his environment healthy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dispersion of radioactive wastes (i.e., borate waste solution) and the solid plastic waste materials (i.e., PET).

Mechanical integrity of the WEP as well as its polymer composite (PC) with OPC wa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Compressive strength measurements for the final waste forms of PC containing borate waste simulate were also evaluated using various compositions of the PC (e.g., water of hydration, polymer:cement ratio, borate content, etc.)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so far,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candidate PC with the formulation of polymer:cement ratio 3%, water:cement ratio 40%, polymer:water of emulsion 80/20, and containing up to 3% by weight borate waste simulate shows compressive strength values acceptable for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dispos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以位于太湖流域的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O处理工艺的尾水为对象,进行了化学混凝除磷试验.结果表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FS和PAC较其他无机低分子混凝剂具有更好的除磷效果,且铁系混凝剂比铝系混凝剂除磷效果要好,PFS的除磷效果最好,PAC次之;混凝剂投加量为15 mg·L-1时,可使处理后出水TP的质量浓度<0.5 mg·L-1,混凝剂PFS当n(Fe3+)/n(P)为1.25时除磷效果最好,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投加量少、成本低;混凝剂和助凝剂联用时,非离子型PAM对PAC和三氯化铁的助凝效果较明显.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含量,化学除磷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coagulants on the preparation of dipped film with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optimize various parameters like coagulant concentration, latex concentration, and former dipping time in latex and coagulant, the effect of coagulan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adiation vulcanized natural rubber latex film was evaluated. Calcium nitrate, calcium chloride, and ammonium nitrate were used as the coagulant by dissolving either in water or ethanol. Calcium nitrate solu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one among the coagulants used.  相似文献   

20.
金属聚硅酸复合混凝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烧杯搅拌实验考察了金属聚硅酸复合混凝剂(MPS)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见的混凝剂相比,MPS对水中的污染物质如腐殖质、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