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塑料的高消耗量和不可生物降解性,导致其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与传统的废塑料处理回收方法相比,催化热解法在较低温度下可得到高品质热解油。基于常用的催化剂类型,从孔结构、酸碱度、比表面积等角度阐述了不同催化剂种类废塑料的催化热解性能;基于聚烯烃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分析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的催化热解机理;根据不同聚烯烃的特性,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废塑料催化热解催化剂,基于不同催化剂酸碱性、孔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液体收率、单体选择性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提出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混合废塑料催化热解催化剂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不同方式及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废塑料常用物理和化学回收法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具体论述了废塑料催化裂解回收利用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现状,如反应条件、塑料种类、引入催化剂,并讨论了废塑料催化裂解所需催化剂的影响因素,如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最后针对废塑料催化热裂解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废塑料催化裂解技术机理的探究、设备的改良和催化剂的优化将是未来废塑料回收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煤与塑料共热解既能回收废塑料中的碳氢资源,又可以实现废塑料的资源无害化处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废塑料资源化回收利用方式。本文概述了煤与塑料共热解的热解特性及其产物性质,分析了煤与塑料共热解的机理及共热解过程中氯的迁移规律,简要介绍了煤和塑料的不同混合方式及其对共热解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煤与塑料共热解具有明显的增油减水效应,在煤热解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废塑料不仅可以改善焦油品质,同时对热解半焦的结构和反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煤-塑料共热解是一种绿色高效资源化的废塑料处理方式,对于废塑料循环利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及提高煤炭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废旧塑料化学法回收是应对白色污染,同时实现高值化回收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利用废塑料热解油进一步生产燃料油或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备受关注。但塑料垃圾杂质较多、成份复杂,其中杂质硅、氯对反应器、产物、催化剂或反应本身的影响均不可忽视。本文对塑料热解油中硅、氯杂质的来源、形态、生成机制及催化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杂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碳源,其高效利用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纽带。近年来,基于化石能源的塑料制品使用和废弃量快速增加,其难于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生物质与塑料的催化共热解技术能够得到选择性更高的产品,进而提升高附加值产物的产率和品质,是生物质与塑料规模化利用的重要方向。本文从生物质与塑料高效转化的角度出发,梳理了生物质与塑料催化共热解技术研究进展,对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机理、ZSM-5基催化剂共热解、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共热解、碱/碱土金属催化剂共热解、多催化剂共热解等不同种类的催化共热解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原位催化和非原位催化的共热解方式,展望了生物质与塑料催化共热解的主要技术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生物质与塑料的高效协同转化提供方法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废塑料在自然界的累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角度出发,亟需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利用。化学回收法可以将废塑料高选择性地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总结了近年来加聚类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热解、催化热解、加氢裂化及其他化学回收法,着重探讨催化剂、催化体系对产物分布的影响及相应的反应机理。指出高效催化技术是推动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废弃塑料热解产物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剂辅助微波热解技术在废弃塑料回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微波热解机制、催化裂解机理以及催化剂辅助微波热解技术工艺参数对废弃塑料热解产物的影响,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稻草和废塑料的热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稻草和废塑料在不同温度下单独热解时的气、液相收率,并将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了稻草与废塑料的共热解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热解过程中添加少量废塑料(塑料与稻草质量比低于4∶10)可以增加气体产物的收率,并且随着废塑料添加比例的增加,热解气中CO2的含量明显下降,CH4与不饱和烃的含量有所增加,这有利于提高热解气中可燃气体的收率,增加经济效益,为实现废塑料的回收增值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煤热解是煤热转化过程中最先和必经的阶段,受热分解为煤气、焦油及半焦/焦炭三相产品.基于煤(催化)热解可实现低阶煤的高效分质利用,对煤催化热解机理、不同种类催化剂及在煤热解中的应用、煤催化热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低阶煤催化热解的发展进行展望,期望开发出煤热解反应条件温和化、热解转化率更高、热解焦油轻质化及可对目标...  相似文献   

10.
《塑料科技》2017,(2):50-54
为研究盐/碱热介质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废塑料热裂解特性的影响,在废塑料中分别添加ZnCl_2、NaOHNa_2CO_3、KOH、ZnCl_2-KCI,以介质塑料质量比为4:1进行干混,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研究了HDPE在不同介质中的热解过程,并采用Coats-Redfern法对HDPE废塑料的各热解过程进行线性拟合,然后通过线性回归曲线计算各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盐/碱介质对HDPE的热解较为明显,使HDPE废塑料热裂解的失重区间变窄,最大失重温度降低,其中KOH对该热解反应的影响尤为明显;HDPE的各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二元混合熔融介质比单组分熔融盐/碱更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
聚烯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京华 《塑料工业》2005,33(Z1):40-45
综述了聚烯烃废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现状,重点介绍了聚烯烃废塑料的改性再生利用,列举了近期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与新塑料相比,废塑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较大,不宜制作高档次的制品。为了改善其基本力学性能,满足制品的质量要求,可以采取各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达到或超过原塑料制品的性能。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塑料合金化、填充改性以及交联改性等。对聚烯烃废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降解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加工前添加稳定剂是防止聚合物降解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Waste plastics mainly come from MSW and usually exist in the form of mixed plastics. During the co-pyrolysis process of mixed plastics, various plastic components have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Considering the high viscosity 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olten plastics, a falling film pyrolysis reactor was selected to explore the rapid co-pyrolysis process of typical plastic components (PP, PE and PS). The oil and gas yields and the compositions of pyrolysis products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under different ratios a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co-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PP, PE, and PS. The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cycling of waste plastics.  相似文献   

13.
木质素是一种结构复杂、产量丰富但利用率较低的生物质资源,可通过催化热解解聚为高附加值产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催化剂机理研究方法和催化剂作用方式,比较了催化木质素热解常用的分子筛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和金属盐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产物收率、产品分布、催化机理及优缺点。文中指出:分子筛类催化剂的脱氧能力强、酸度高,但液体产物收率较低;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具有液体产物收率较高、热稳定性强等优点,但依赖于催化剂酸碱性的调控;金属盐类催化剂虽高效、价格低廉,但热稳定性差、易失活。同时,本文对木质素催化热解领域提出了展望,未来热解催化剂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系统化,根据木质素种类和目标产物设计复合型催化剂、核壳型催化剂和多催化剂协同催化是未来热解催化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废塑料化学回收再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在含氯废塑料化学回收过程中,氯化物对生产装置有强腐蚀性,同时污染环境、降低产品质量。通过对我国现行关于含氯量的相关排放标准的解析,脱氯技术的发展是完善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的重要途径。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各脱氯技术(分选技术、机械技术、溶剂脱氯技术和分步热分解技术、吸附技术和催化技术)的特点、反应机理及产业化应用情况,分析比较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组合脱氯技术以加快推进含氯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左旋葡萄糖酮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合成子,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左旋葡萄糖酮具有经济、环保等特点,是生物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又一新平台。本文综述了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左旋葡萄糖酮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无机酸、固体酸、固体超强酸、氯化物等催化剂对热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的影响。阐述了各催化剂的优势与局限性:无机酸催化剂价格低廉、催化效率高,但原料预处理复杂、易腐蚀设备且难以回收;固体酸催化剂腐蚀性较小,易于分离回收,但催化效果较弱;固体超强酸催化效果良好且易于回收利用,但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氯化物催化剂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催化效果不佳。开发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的催化剂是今后热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微波热解具有反应速率快、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存在产物选择性不高、品质较低等问题,结合催化剂使用,具有制备高值产品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生物质微波催化热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催化热解的机理、反应体系、热解产物等对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影响。简述了微波催化热解的机理,从原料、微波吸收剂、催化剂三个方面对微波催化热解体系进行讨论,介绍了不同种类原料对产物产率的差异、不同催化剂对于产物选择性的区别。分析了不同提高产物产率和选择性的方法,指出优化和改善催化剂特性使其具备复合功能、开发大型微波反应器、产物定向富集和转化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为生产富烃生物油、高性能生物炭等产品,进而推广到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欢  万坤  牛波  张亚运  龙东辉 《化工进展》2022,41(3):1453-1469
塑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大规模生产和不恰当的处置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通过化学回收和化学升级再造的方法将废弃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废弃塑料的回收现状和化学升级再造的途径,包括催化热解、化学解聚、催化氢解、光催化、化学氧化等,着重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于产物分布和产率的影响、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反应机理等。针对目前存在的反应条件严苛、催化剂成本高且重复利用性差等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工艺条件、弄清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开发价格低廉的高效催化剂,有望进一步实现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君涛  刘健康  梁生荣  钟汉斌 《化工进展》2014,33(10):2644-2649
在简要介绍和比较热裂解、催化裂解、热裂解-催化改质和催化裂解-催化改质4种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废塑料裂解催化剂和废塑料裂解产物改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催化剂酸性、比表面积、孔径以及负载金属离子的类型等对废塑料催化裂解和催化改质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聚烯烃(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废塑料和聚苯乙烯废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的反应机理。最后对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采用催化裂解-催化改质组合技术是未来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过程的发展趋势,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开发具有较强酸性和有利于大分子扩散与传质性能孔道结构的分子筛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塑料催化热解技术可定向或联产制备低碳烯烃、单环芳烃、碳纳米管(CNTs)和氢气等能源产品,其调控过程简单,且产物选择性好、附加值高,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较短的停留时间(<1 s)和较高的反应温度(>800℃)下,塑料热解可得到较高产率的烯烃单体,而芳烃产物的形成更依赖催化剂的酸位点和孔结构。Fe、Co、Ni基催化剂可将塑料热解产生的含碳挥发分转为CNTs和富氢气,其CNTs产率和氢转化效率可分别达到30%(质量)和90%以上。总结了塑料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能源化工产品的研究进展,讨论总结了温度、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分布和品质的作用机制,并对各类产物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