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料重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乔金硕  孙克宁  张乃庆  周德瑞 《化工进展》2004,23(11):1189-1194
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燃料重整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对催化裂解、蒸气重整、部分氧化、自供热重整等燃料外部重整技术,以及直接氧化和直接蒸气内部重整等内部重整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对每种重整方式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直接碳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irect carbon-fueled solid oxide fuel cells,DC-SOFC)是一种通过电化学过程将碳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优异的发电效率、高的燃料利用率及低的碳排放。然而,相比气体和液体燃料,固体燃料的流动性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固体燃料传输速率并有效促进阳极反应动力学过程,以及在工作状态下高效、便捷地添加燃料是目前DC-SOFC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电池宏观结构与阳极微观形貌方面的发展,讨论了碳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型发电装置。自80年代以来,已研制出这样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既能发电,又同时能生产化工产品。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效利用生物质气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质气具有来源广、总量大的特点,其规模化利用可有效缓解我国未来能源供需紧张的矛盾,但实现规模化利用的前提是开发出适合其分散、热值低、组成变化等特点的利用技术. 本工作分析了我国生物质气的资源情况,阐述了生物质气利用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转换生物质气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SOFC能够很好地适应生物质气分散、热值低、组成变化的特点,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SOFC发电可望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SOFC规模化利用生物质气将可缓解我国未来电力供需紧张矛盾,具有很好的环境及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蔡浩  陈洁英  邓奎  陈茹玲 《当代化工》2014,(7):1260-1261
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和单体电池及其工作原理、材料组成等作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电厂混合发电方面与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系统技术以及以天然气为燃料家庭热电联产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于其高效、环保清洁将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乙醇燃料应用到新型对称双阴极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直接内重整反应运行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将乙醇以一定的水醇比通入到电池中在输出功率密度为0.137 W/cm2@0.8 V下运行超过100 h依然保持稳定,电池内部发生轻微的积碳现象,表明该新型结构电池可进行碳基燃料直接内重整运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黄锦兵  陈刚 《水泥》2017,(11):32
<正>生物质燃料具有可再生、洁净、点火容易、CO2近似零排放等优点,可替代化石燃料用于工业行业。近些年来,生物质燃料在欧盟、北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有些水泥厂也在使用生物质燃料。近十年来,生物质燃料在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逐步应用,但国内水泥厂使用生物质燃料并不多见。为了有别于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质燃料一般是指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木屑、甘蔗渣、稻壳等。根据生物质燃料是否经过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具有极高的理论转化效率,液态金属阳极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受到关注;然而,液态金属电极对电解质的腐蚀是降低其性能和限制其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液态金属和氧化物,主要是液态锑(Sb)和氧化锑(Sb2O3),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常用ZrO2和CeO2基电解质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减缓腐蚀程度的途径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高长明 《水泥》2008,(1):64-64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2010年和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将分别达到10%和15%。当前国际水泥界正处于热点的生物质燃料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大面积电池和千瓦级电堆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的燃料成分、流量、和工作温度下,系统研究了电流阶梯变化、电流脉冲变化、电堆热启停以及冷热循环(冷启停)等工况下电堆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在小电流区域,电堆的电压和功率能够快速跟踪电流变化;在大电流区域,电池的电压出现波动和弛豫,电堆的功率也出现弛豫。热启停实验结果表明,SOFC电堆对电流的on-off变化具有足够的耐受性,一定数量的热启停不会导致电堆性能的明显衰减。而冷热循环会导致应力释放,引起接触电阻变化,从而使电堆性能衰减,5次以上热循环可使应力释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1.
严文锐  张劲  王海宁  卢善富  相艳 《化工进展》2021,40(6):2980-2992
甲醇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的液态储氢燃料,具有高含氢量以及高体积能量密度,可经重整为富氢气后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为重整甲醇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从而高效地将甲醇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本文针对重整甲醇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不同类型(外置重整型和内置重整型),分别对其系统集成的实现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其现阶段在军用和民用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技术研究与应用存在的瓶颈,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未来提升重整甲醇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努力在于开发低温工作的高效甲醇重整催化剂,以及高温稳定运行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和非贵金属材料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plasma-matrix reformer (PMR) was suggested for methane conversion into hydrogen-rich fuel.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of reform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gas and CH4 conversion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O2/C ratio, water vapor supply, reformed gas recirculation, and water feed in the recirculation gas affecting energy conversion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When the reformed gas recirculation and water feed to the recirculation pipe were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were superior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reforming method.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PMR were determined. The obtained high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hydrogen selectivity indicated the applicability to solid oxide fuel cell stacks for residential power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3.
从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特点入手,介绍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并分析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燃料电池汽车中应用的可能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吴丽  陈晓  张秀云  于芳 《广州化工》2012,40(23):20-21,33
同步废水水处理及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生物催化剂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污泥产率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文阐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子传递机理,综述了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归纳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3种主要发展模式,包括户用循环利用型、分布式能源型和商品化燃料产品型,并分析了这些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瓶颈。同时就如何发展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1)基于不与粮食争地和发展循环型农业考虑,优先发展利用农业废弃物原料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2)启动能源农业采取先易后难的发展战略,优先应用现有的现代农业技术和传统高产的农产品原料;3)选择发展模式要根据当地气候、农作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强调多能互补;4)重视生物质能源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尤其要注重高新技术应用, 加强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催化蒸汽重整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常用双金属催化剂的类型及不同催化剂催化焦油重整的性能,总结了影响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焦油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并阐释了催化剂失活-再生反应机制.文中指出:双金属催化剂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催化剂性能的提升,双金属活性相和载体之间适宜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双金属催化剂在焦油蒸汽重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仍然无法满足焦油催化重整的产业化应用需求.下一步需开发催化剂的精准调控技术,深入阐释其催化反应机理,为焦油催化蒸汽重整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油-甲醇为原料,在微型固定反应装置上考察实验室合成镍基催化剂重整制氢的催化效率.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XRD、BET和SEM表征分析,并对冷凝液做GC - MS分析.研究发现,实验室自制的NiCeMg/olivine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一定的抗积炭性能.在选择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氢气产率和碳转化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18.
刘斌  姚楠 《工业催化》2015,23(8):579-584
富氢重整气中微量CO会引起燃料电池中Pt电极的永久性中毒而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通过CO甲烷化反应是消除富氢重整气中微量CO的有效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在CO甲烷化Ni基催化剂组成、制备方法和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载体的性质、稀土和贵金属助剂以及制备方法对CO甲烷化Ni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重点通过优化载体、组成和制备方法制备新型Ni基催化剂,使其在低温下对CO甲烷化反应有着很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同时抑制高温下CO2甲烷化反应和逆水煤气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biocathode is proving to be a promising feature for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lthough much work remains to be done to increase its power gener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a biocathode by applying selected cathode potential. RESULTS: When five two‐chambered MFCs were operated at selected cathode potentials of 142, 242, 342, 442, or 542 mV (vs 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 those MFCs with selected potentials lower than 342 mV could start up, and the highest power density of 0.11 W m?3 was obtained at a selected potential of 242 mV. An inner‐biocathode MFC was then constructed and operated at a start‐up cathode potential of 242 mV for 30 days. The open circuit cathode potential increased from 477 ± 9 mV to 572 ± 8 mV compared with the potential of the initially abiotic cathode,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4.25 ± 0.16 W m?3) of 106%. In addition, tests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showed that a loading rate of 135 mg COD L?1 d?1 was optimal for obtaining maximum power generation in the system developed for this study.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 optimal cathode potential of 242 mV enhanced the performance of a biocathode using oxygen as the electron acceptor.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fired power plants,a range of new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are being developed or refined,including oxy-fuel combustion,co-firing biomass with coal and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Flame characteristics under such combustion conditions are expected to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