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化学降粘驱油在扶余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扶余油田边部稠油开发区块进行水驱降粘的新方法,通过注入降粘驱油刹,利用降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等综合作用调整油水流度比和原油流动温度,减少渗流阻力,将稠油从地层中驱替出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常规石油资源紧缺的局面下,稠油将成为常规石油资源的重要接替资源。稠油富含胶质和沥青质,密度大,黏度高,流动性差,其开采和输送困难。因此解决稠油的降黏问题,对稠油开采和管输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稠油化学降黏技术中乳化降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分析了稠油降黏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化学降黏工艺作为稠油开采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以其节能降耗、适用性广、施工简单等优点,在采油厂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化学降黏方式包括乳化降黏和润湿降摩阻等,但是大剂量应用乳化降黏剂会影响原油脱水,给原油集输系统带来负面影响。近来,一系列的稠油开发技术孕育而生,对于广大油田用户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化学降黏工艺作为稠油开采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以其节能降耗、适用性广、施工简单等优点.在采油厂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化学降黏方式包括乳化降黏和润湿降摩阻等,但是大剂量应用乳化降黏剂会影响原油脱水,给原油集输系统带来负面影响。近来,一系列的稠油开发技术孕育而生,对于广大油田用户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5.
《化工设计通讯》2017,(2):117-118
自从前些年全世界稠油产量不断上升,从井口向炼油厂输送稠油和特稠油已在经济、技术、科学方面得到极大关注。通过分析这一领域当前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对将稠油和特稠油从产地转移到处理设备的技术方法进行讨论。对管输稠油的研究包括原油降黏,减小管道输送摩擦,以及对原油的部分升级。  相似文献   

6.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的水环流动改进问题,提出稠油流动边界层在聚丙烯酰胺(PAM)水环作用下的模拟实验方法,基于自主研发设计的室内油-水两相流可视化环道实验装置,采用500#白油模拟旅大稠油,实验研究了稠油-水环状流外环水相中添加PAM前后的流型特征与阻力特性,评价了PAM对水环润滑的协同减阻效果,分析了PAM对水环流动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M对稠油-水环状流的流型特征与阻力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使环状流的分布区域缩小,其缩减区域转变为分层流和塞状流,当其为分层流时减阻作用丧失;当油相表观流速为0.23~0.90m/s时,PAM减阻率随含水率增加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在测试范围内最高达35%。研究结果可为稠油水环输送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也可为稠油管输流动改进提供新理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出现的由于有机质的沉积使得原油在管线运输过程中出现输送阻力大,耗电量高,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使用DRIVE原油萃取剂进行室内和现场评价实验,包括稠油油垢溶解性、模拟管道降压减阻实验进行评价,发现DRIVE原油萃取剂具有良好的原油清洗力,降粘防蜡效果明显,可以明显降低原油输送阻力,改变原油润湿性,提高原油流变性,改善原油品质,从而减小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原油的集输成本。  相似文献   

8.
根据桩西采油厂目前出现的由于有机质的沉积使得原油在管线运输过程中出现输送阻力大,耗电量高,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使用DRIVE原油萃取剂进行室内和现场评价实验,包括稠油油垢溶解性、防蜡降粘实验、原油剥离、模拟管道降压减阻实验、原油流变性、润湿性、成膜性以及降凝效果进行评价,发现DRIVE原油萃取剂具有良好的原油清洗力,降粘防蜡效果明显,可以明显降低原油输送阻力,改变原油润湿性,提高原油流变性,改善原油品质,从而减小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改善其流动性,降低原油的集输成本。  相似文献   

9.
春光油田是河南油田重点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稠油年产量逐年递增,开采原油密度为0.949~0.965g/cm~3,原油黏度(70℃)5 018.4~33 486.3m Pa·s,流动性差,自然产量低,原油运输困难,单独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成本高,而结合稠油化学降黏中乳化降黏技术进行稠油乳化降黏则充分弥补了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10.
稠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加热输送工艺存在能耗高等弊端,研究加热输送以外的稠油降粘减阻输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稠油乳化降粘减阻输送技术的原理与技术经济特性、乳化降粘剂的类型与筛选方法、乳状液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破乳的机理与改善破乳效果的措施,并介绍了典型的稠油乳化降粘减阻输送技术应用的工程实例,最后总结分析了该技术现存的问题、发展方向,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主设计加工并搭建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模拟管路系统,采用500#白油模拟稠油,试验研究了稠油在水环作用下的水平管流阻力特性,分析了油相表观流速(0.3~1.0m/s)、水相表观流速(0.11~0.72m/s)及入口含水率(0.13~0.49)对水润滑管流流型特征及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状水膜可有效隔离并润滑油壁界面,油-水两相流流型总体上呈稳定的偏心环状流结构;水环输送可大幅降低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压降,其压降值仅为相同油流量下纯油输送压降的1/55~1/27;当入口含水率为0.13~0.27时,水环输送的效能显著,输油效率均高于40;油相表观流速和入口含水率的增加会增大单位管长压降,降低水环输送的减阻效果和输油效能。  相似文献   

12.
吴君强  蒋文明  杜仕林  刘杨 《化工学报》2019,70(5):1734-1741
随着石油开采的增加,黏度较大的稠油输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自主设计的两相流水环输送稠油实验系统,模拟并开展了水环输送稠油实验。拍摄了水环发生器在不同间隙尺寸下的流动流型,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效果。结果表明:水环输送可以大大降低管道输送过程中压降;结合实验和模拟,水环发生器间隙尺寸在0.9~1.4 mm时,水环的减阻效果最好;流速增加会增大单位管道上的压降,降低水环输送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敬加强  尹然  马孝亮  孙杰  吴嬉 《化工学报》2018,69(8):3398-3407
依托流体可视化环道装置,设计并加工稠油掺气减阻模拟装置,实验研究水平管内两种稠油模拟油掺气流动阻力特性,拍摄不同气液流量比下的管流流型,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气相对稠油的减阻效果并建立相应的压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气液比0~15范围内,共观察到六种流型,分别是泡状流、弹状流、分层流、段塞流、环状流、雾状流。220#与440#模拟油所对应的管路减阻率分别在气液比1.17和0.96时达到最大值48.19%和33.76%,当掺气比为0.9~1.2时,减阻率均可维持在20%以上。其机理可归结为空气使油-油接触转变为油-气-油接触,降低了混合相的层间剪切应力。Dukler法不适用于高黏气液两相流,所建立的稠油-气两相压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稠油乳化降粘管输的机理,并针对乳化降粘剂的选择方法进行总结概括。重点介绍了HLB法乳化剂筛选,HLB值判断,以及HLB计算方法。并从乳化降粘率、乳化剂的稳定性、乳化剂的流变性和乳化剂的破乳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O/W型乳状液,选择适配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15.
高婷  刘明 《辽宁化工》2012,41(7):721-723
由于稠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大,随着开采量的增加,稠油(包括超稠油)的输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稠油管道输送降粘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王宁  陈翔宇  夏淑倩 《精细化工》2021,38(5):882-888
稠油黏度高、密度大,给开采运输带来巨大的挑战.常用掺稀、加热、乳化等方式对稠油降黏,但各种技术均存在不足和限制.近年来,油溶性降黏剂因其降黏效率稳定、成本较低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油溶性降黏剂大多是由降凝剂发展而来,主要包含3种基团——长链烷基、芳香环和极性基团.该文综述了油溶性稠油降黏剂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结构特点;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中3种关键基团在降黏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前人在3种基团方向上的尝试;阐述了降黏机理及3种关键基团对降黏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油溶性降黏剂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甘振维 《应用化工》2010,39(5):687-692
针对塔河稠油高粘及油田地层水高矿化度的特点,研制了耐盐型稠油减阻降粘剂,考察了药剂浓度、矿化度、油水比例以及破乳效果等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剂加量为3 200 mg/L,B剂加量为800 mg/L,w(油)∶w(水)=6∶4时,降粘剂最佳适用矿化度为9×104mg/L左右,对破乳基本无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稠油减阻降粘剂能满足50℃时原油粘度在50×104mPa.s以下的稠油降粘,其对矿化度敏感,最佳矿化度使用范围在7×104~12×104mg/L,耐盐型稠油减阻降粘剂应用于电泵型油井降粘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稠油流动边界层水基泡沫减阻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敬加强  孙杰  赵红艳  段念  周怡诺  徐全新 《化工学报》2014,65(11):4301-4308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的中心油流偏心问题,提出稠油流动边界层在AFS-2水基泡沫作用下的模拟实验方法,设计加工相应的管流模拟装置及泡沫发生、注入与泡沫层生成系统.用201甲基硅油模拟稠油,实验研究稠油在水基泡沫作用下的水平管流阻力特性,分析泡沫与硅油的流速与流量比对硅油流动流型和减阻效果的影响.基于上部泡沫-下部液膜复合边界层假设,建立硅油-泡沫-液膜中心环状水平管流的压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0℃室温下,当泡沫与硅油流量比为0.2~0.5时,硅油流动减阻率高于70%,其机理可归结为油壁间形成了上部泡沫-下部液膜的复合隔离润滑层;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相对误差为-17.55%~9.76%.  相似文献   

19.
在管输油品中加入减阻剂是提高管线输送能力的有效方法。利用本体聚合法,在齐格勒 纳塔催化体系下,对1 辛烯/1 癸烯/1 十二烯进行三元共聚,用室内模拟环道评价装置测定了聚合物的减阻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的聚合条件对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如下:V(1 辛烯)∶V(1 癸烯)∶V(1 十二烯)为1∶4∶5,主催化剂TiCl4/MgCl2用量015 g,助催化剂三异丁基铝(TIBA)用量15 mL时,减阻率达到5325%。用乌氏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并关联Mark Houwink方程计算出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 629 759,通过IR、XRD和1H NM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证明该方法所得聚合物聚合度较高,具有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三维层流模型模拟,研究了温度50~75℃、雷诺数Re=300~800、弯管内径D=50.7~131.7 mm、弯径比B=0.75~3.0条件下稠油在90°弯管内的阻力特性,分析了弯管局域阻力系数波动的机理。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入口雷诺数下降、弯管直径增加,局域阻力系数提高;在弯管0~15°范围内阻力下降,原因是弯管内形成双纵向涡,75°到弯管后0.5D范围内阻力下降,原因是弯管内形成4个纵向涡;弯管的弯径比对局域流动阻力影响很大,B=0.75时相邻截面最大落差达B=3.0时的28.35倍,但管道进出口阻力仅为1.68倍,原因是弯径比B≤1.0时,弯管后1.0D范围内侧形成了局域低压区,对应位置出现流向涡旋,同时弯管后0.5D截面稠油剪切速率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