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一、综述 HD64180是高性能、高集成度、CMOS艺制造的八位MPU。它将组成微机系统的主要功能集成在芯片内部。主要组成包括:高性能CPU、存贮器管理单元MMU,两个通道的直接存贮器存取控制器DMAC,等待状态发生器,动态刷新电路,两个通道的异步串行通讯接口ASCI、同步串行I/O口CSI/O,两个通道的16位可编程定时器PRT,多功能的12种中断控制器和双总线接口。适宜与68和80系列芯片联接。  相似文献   

2.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CPU连接外部设备的桥梁,通常称之为1/O接口电路,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清楚、更具体,下面分四个方面来阐述1/0接口电路。接口电法的分类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I/O接口芯片的种类越来越繁多,功能也越来越强,但不管怎样发展,都可按如下方法分类。根据其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专用接口和通用接口。专用接口是为某种特定用途或特定外部设备而专门设计的有特定功能的接口电路,如CRT显示器控制器,键盘控制器等。按传送信息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单行接口和并行接口。按可否改变其功能可分为不可…  相似文献   

3.
高阻态是数字电路接口器件一个重要的状态,是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中容易忽视的一种状态。本文分析研究在某机床控制中74LS373接口芯片在单片机总线技术扩展I/O口时出现的总线冲突的时序仿真,使用接口芯片的高阻态可以有效解决多芯片I/O扩展时的总线冲突。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采用多CPU兼容技术,选择高速度大规模可编程器件为系统的主控芯片.系统对硬件电路中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I/O接口电路、步进电机及驱动电路、电子音响及驱动电路、键盘与LED显示接口等电路的原理做了简单介绍,对虚拟示波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系统设置了扩展通用模块,形成了仿真开发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多用途的仿真实验开发系统.  相似文献   

5.
1 引言塔式服务器中存在三个层次的总线:即系统内存总线,主机I/O总线和主机I/O控制器,系统内存总线提供内存和各CPU之间的通讯,并通过桥连向主机I/O总线;主机I/O总线通过主机I/O控制器(HBA)连向外部设备;HBA是位于扩展卡上或集成于主板的一个集成芯片,如:SCSI、FC以及以  相似文献   

6.
一、接口的定义和分类接口的广义定义是指计算机系统中两个部件相互连接的控制逻辑,如CPU与存贮器之间的连接称作存贮器接口;CPU和I/O设备之间的连接称作输入输出接口;微机与微机之间的连接称作微机连接接口。本讲着重介绍输入输出(I/O)接口技术,即微型机与过程通道及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技术。对微机控制系统来说,一般有四种基本类型(见图1)。  相似文献   

7.
刘振栋 《自动化仪表》2000,21(12):44-45,50
介绍一种采用8253接口芯片,由微处理机通过8253接口来控制步进电机工作的接口电路,运行过程中不占用CPU。具体介绍了硬件电路,包括实时脉冲发生电路以及分相和方向控制,还介绍了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自从英特尔4004微处理机问世以来,各种结构格式的微处理机日益发展起来了。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性能为主;另一类是除了F8,TMS 1000/1200那样的CPU之外,已把ROM,RAM,I/O接口等电路作在同一芯片上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所谓单片机,就是把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Memory)、定时器、I/O(Input/Output)接口电路等一些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自诞生以来由于其固有的优点——低成本、小体积、高可靠性、具有高附加值、通过更改软件就可改变控制功能,已越来越成为电子工程师设计产品时的首选器件之  相似文献   

10.
LVDS高速在I/O接口单元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LVDS高速I/O接口单元是减小当前CMOS工艺芯片内外速度差异的重要电路,本文郑重分析了几种LVDSI/O接口单元的基本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同时给出了用HSPICE工具进行模拟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LVDS高速在I/O接口单元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LVDS高速I/O接口单元是减小当前CMOS工艺芯片内外速度差异的重要电路,本文郑重分析了几种LVDSI/O接口单元的基本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同时给出了用HSPICE工具进行模拟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BCD码拨盘作为一种参数外部输入装置,在仪器、仪表及控制装置中有许多应用。现今已有许多BCD译码集成芯片可供应用,但通常是一个BCD码拨盘用一块芯片。若外部BCD码拨盘数量较多时,必将使所用芯片的数量增加,导致仪器设备体积和成本的增加。如何用较少的单片机的外部资源(I/O口)来实现较多位的拨盘的输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作者在开发箭杆机可编程控制器选色系统的过程中,在已开发的EBM型可编程控制器(CPU为80C31)的基础上扩展一片82C55的24位I/O口,最多可外接36个BCD码拨盘,此接口方法在其它场合也可使用,下面就其软件和硬件设计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微处理器S3C4480的pH值控制器的构成,包括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芯片EPM7128S、A/D转换芯片AD7874以及D/A转换芯片DAC8420等接口芯片的软硬件设计.通过EPM7128S的多电压I/0接口,不仅解决了微处理器I/O的扩展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微处理器I/O输出电平与外设驱动电平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4.
Z-80系列接口芯片都具备中断功能很强的中断方式2的工作方式,用以完成Z-80 CPU与其外设的信息交换。但是,对于INTEL系列接口芯片,由于它们不具备Z-80中断控制逻辑,因而不能直接与Z-80 CPU相连。 INTEL系列接口芯片完成中断功能,通常是由中断控制器INTEL8259实现的。由于INTEL8259的中断时序与Z-80CPU不同,为使它们相互配合工作,就必须按照INTEL8259的时序要求,通过附加电路人为地产生三个INTA信号,使得Z-80CPU在读取数据总线时实际取得的有效数据是由INTEL8259送出的,即装入PC寄存器的是由INTEL8259提供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它们之间的连接如图1所示。由于每片INTEL8259可带八个中断源,并且可  相似文献   

15.
1.I/O 接口概要I/O 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时,除使用专用接口外,是不能直接与系统连接的。一般说来,I/O 设备和计算机主体(指 CPU)是两种不同的装置,这是因为它们在硬件上是不相同的。(i)两者在电气特性方面不同。譬如,仅就器件来看,CPU 是MOS 器件,I/O 设  相似文献   

16.
使用LED显示驱动器代替单片微机对LED显示器直接控制,既减少了所使用的I/O线,又减轻了软件的负担。它综合了静态锁存显示和动态扫描显示的优点。本文先对显示驱动器MCl44997芯片作一简单介绍,然后,介绍利用并行输出口在串行输出程序控制下进行串行通讯的8048与显示驱动器接口,接着介绍本身具有串行外围接口(SPI)的8051与显示驱动器的接口。接口电路在进行串行通讯时,占用单片微机三条I/O线。不通讯时,仅占用一条I/0线,另外两条I/O线可作他用。  相似文献   

17.
在D/A集成芯片内设置双缓冲寄存器,可根据各种CPU接口电路的需要,设计成多种电路形式,使用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中着重对几种典型D/A集成芯片的双缓冲寄存器结构作了分析和比较,并介绍了它们与CPU的接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近日宣布将进行一个高度集成的CPU计划。按照计划,这个在1999年推出的CPU将使PC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降至500美元和1,000美元以下。 这个至今还未命名的芯片将可以替代12个或更多独立的芯片。这款芯片将把CPU、核心逻辑、I/O、网络或Modem电路 图形和多媒体功能集合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数字电路设计的PID直流电机控制器;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位置控制。相对比单片机设计的控制器,采用了单片的FPGA芯片实现磁栅反馈信号的采集处理、PID控制器设计以及I2C从机接口设计。整个设计采用了Verilog HDL语言编写,对改进的PID算法、反馈信号采集以及I2C从机接口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翟微 《电脑迷》2016,(3):80-80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的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 CPU 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在HMOS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而英特尔MCS-51单片机在MCS-48系列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功能,尤其就指令和运行速度而言,超过了INTEL8085的CPU和Z80的CPU,成为工业控制系统中较为理想的机种。利用MCS—51单片机结合电动衰减器组成的控制器来实现调幅度的自动控制,配合累进式计算法来克服CPU储存介质进行大量数据读写的瓶颈。我们利用MCS—51单片机来分离音频信号与波调幅信号载波,得到高精准度的调幅度信息并利用“与载波频率无关”法对发射机调幅度进行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