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红  孟琪  崔叙  潘坤 《室内设计》2016,(1):88-94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 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 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 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 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 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 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 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主题设计”,“节 点:地下空间节点创造”,“标志:地下空间高 潮点及中心”,“边界:地下空间界面设计”, “路径:导向系统及导视系统”五个方面, 并形成地下、地面立体对应关系,构建完整 的“双层”城市空间系统,为整个城市系统 服务。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意象的句法表达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庆  王静文  李渊 《华中建筑》2005,23(4):77-81
通过对城市意象理论与空间句法原理的简要叙述与比较,揭示出两者之间内在必然的关联,提出城市空间意象的句法表达新方法,指出句法之轴线(axial line)与视域(isovists)是适宜的空间元素描述符,并分别从凯文·林奇城市空间意象五元素之道路、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的句法表达进行详尽论述。为证实空间句法提供了更客观和高效的意象研究方法,而且对凯文·林奇方法补充的是,句法通过其轴线与视域的关联,可进一步揭示城市意象五元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轴线是城市意象和感知十分突出的一种线型关系,人们总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其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支配作用,进而最直接的品读城市魅力.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空间形态表现手法的梳理和总结,找寻其固有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成都南中轴城市设计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边缘地带——评兴化市档案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明 《世界建筑》2004,(8):89-89
“边缘地带”这一名词来自库柏联盟的一个作业,它并不指向某一特定的地段,而是试图阐释城市建筑与环境的相互连接关系。卡尔·曼哈特指出路易斯·康的萨克研究所充分体现了“边缘地带”的意义。研究所虽然处于空旷的自然景观之中,但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在建筑内部的大小体量之间,都清晰地呈现了一种相互制约的等级关系,完全可以视为一座都市的建筑。中间的平台是一片公共空间,以两侧的建筑为空间的界限,同时它也限定了建筑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与环境互相影响的范围。康实际上通过分离空间反映了“边缘地带”作为一种策略的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城市肌理、空间秩序、立面形式三方面对瑞士建筑师路伊吉·斯诺兹的宾安切尼公寓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揭示斯诺兹对于建筑与城市两者关系的独特理解和诠释,从而总结出斯诺兹独特的从城市到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论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意境和内涵——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历史文脉的发展、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及城市功能结构三方面探讨了徐州城市设计的意境; 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了徐州市中心区现状视觉意象; 据此对徐州市中心区范围内总体空间的格局、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作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
黄灏 《福建建筑》2013,(2):22-24,65
当代城市空间形态正朝向系统化、立体化渐进,一种开放的城市与建筑共通的场所观念被人们所接受。处于城市空间中的建筑界面设计,就是处理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对于建筑界面设计,我们不能仅仅是满足建筑自身功能需求,还应该更多给予公共价值层面的考量,注重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层次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大中 《新建筑》1998,(1):18-19,25
通过对城市空间概念及其主体-背景现象的理解,在人对空间的认知关系上,对城市空间网络系统的形态、形象、意象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为依据,在道路、边界、区域、中心节点与标志物5大认知地图元素基础上揭示兴城古城的空间意象结构及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兴城古城空间形态的控制方法。为今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控制提供借鉴与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住区开发建设的一个核心空间策略是各种异域风格主题的创造,它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生产观念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这一住区空间建造方式的本质是创造了非现实的空间意象,用抽象和嫁接的空间意象来掩盖和替代城市空间作为居住体验以及城市文化发生和延续的基础。本文试图以西方城市设计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科中相关重要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城市住区中非现实空间意象构造的现象从其产生原因到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期望能为在城市和建筑学科领域思考“我们应该创造怎样的城市空间和未来”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成聪 《福建建筑》2022,(10):38-42
医院建筑设计应注重对医患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基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空间设计手法,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为例,从地域特色的标志空间、可游览的路径空间、易识别的节点空间、温情暖心的界面空间和多元层次性的区域空间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从城市角度分析探讨医院建筑空间视觉形态设计策略,以期对医院建筑人文关怀设计提供的理论分析和案例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住区开发建设的一个核心空间策略是各种异域风格主题的创造,它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生产观念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这一住区空间建造方式的本质是创造了非现实的空间意象,用抽象和嫁接的空间意象来掩盖和替代城市空间作为居住体验以及城市文化发生和延续的基础.本文试图以西方城市设计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科中相关重要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城市住区中非现实空间意象构造的现象从其产生原因到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期望能为在城市和建筑学科领域思考"我们应该创造怎样的城市空间和未来"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凯 《中州建设》2004,(10):75-75
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和城市整体意象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系指某城市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而就具体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而言,特色一般主要涉及与人的视觉相关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结构及景观规划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筑“群”论——一种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彦辉 《华中建筑》2001,1(3):61-63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是由不同规模层次、不同性质群构成的整体。该文以群的概念对城市一定地段范围内的建筑形体空间组织及其相关要素的集合进行阐释,探究城市中建筑空间的形态构成特征,进而总结出对建筑群体的空间环境设计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世界建筑导报》2007,(5):14-15
东三环是北京最重要的城市道路之一,是一条世界性的城市干道。东三环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变革时代,不久的将来在三环两边将树立起一座座与这个区位相适应的一流建筑。根据这样的城市空间和功能定位和判断以及设计任务书中对建筑功能的设想,我们的设计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整体建筑设计概念。这个建筑整体由一个充分利用基地面积的建筑底座和两座相互呼应、无与伦比的高层塔楼组成,  相似文献   

16.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它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判断,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空间入手,研究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探讨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对更好地处理建筑整体形态与入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在今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山地城市有着自身特点,如何应用现代商业广场的设计原则和手法,又不失自身特色,是本探讨的重点。并结合一中标方案,探讨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场所、空间形态构成。  相似文献   

18.
单体建筑的群化构成城市的形体环境,围合城市的空间。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单体建筑作为城市的形体环境基本因素,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的默契;城市设计对单体建筑起着群体控制作用,单体建筑直接展现城市设计综合成果;协调好城市设计与单体建筑之间的整合关系,对今天、未来的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的形态、形象和意象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源 《山西建筑》2004,30(3):3-4
通过对城市空间概念及其主体——背景现象的理解,在人对空间的认知关系上,对城市空间网络系统的形态、形象、意象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3,(10)
由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存在"整体空间形态松散"、、连接空间基面单一"、"交往空间活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时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进行集约化设计,以达到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目的。本文将在了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集约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功能空间、交通空间、结构空间等角度探讨空间集约化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