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城市环境设计》2011,(10):350-353
博物馆美术馆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象征 UED:您个人对博物馆的看法是怎样的?您怎么看待这次博物馆的展览和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3)
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我国博物馆的职能发生显著变化,从传统的重视保藏和研究功能,逐步转向更加突出文化传播、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功能,宣教工作已成为当下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已实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为博物馆的发展缔造了一个新的机遇。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怎样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有效发挥博物馆服务社会公共文化职能;怎样做好宣传、推广,调动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享受到文化的熏陶,成为了当下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化作为杠杆和支点,改造传统的博物馆,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使故宫博物院尽快跻身世界一流现代化博物馆之列”是故宫博物院领导提出的治院方针。但是,什么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与现实博物馆之间应该是怎样一个关系?“数字故宫”到底应该怎样架构?这些问题对于长期沿着传统工作模式运行的故宫博物院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变化、博物馆本身的空间组织变化使得博物馆楼梯的位置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分析楼梯与博物馆中庭的多种关系,探讨楼梯作为一个空间元素怎样丰富中庭的空间层次及其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1)
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文化地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一些博物馆陈旧不堪,博物馆改造升级已迫在眉睫,为什么要改造、如何规划、怎样实施等都成为了热门话题,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新形势下,博物馆转型及文创产业的兴起具有同质化背景,都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应对市场化及产业化冲击,是博物馆界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博物馆与文创产业的关系,然后借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发展之路,提出了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话朱锫     
UED:目前博物馆建筑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展陈设计三个部分被分得很散,同时还有甲方的想法介入,整个设计过程显得支离破碎。从您个人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博物馆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话朱锫     
UED:目前博物馆建筑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展陈设计三个部分被分得很散,同时还有甲方的想法介入整个设计过程显得支离破碎。从您个人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博物馆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朱锫:我觉得做博物馆也好、美术馆也好,设计初始建筑师应和博物馆顾问合作,设计以博物馆的收藏和展览内容为起点,要做到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灵活性。我做的几个博物馆的项目中,80%的情况下业主都把我看作双重身份,既是博物馆的顾问,又是建筑师。整个博物馆设计的操作过程应该有一个综合的团队,在建筑师真正做建筑设计之前应该对美术馆有一套完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由于其收藏和展示艺术品的特殊功能,使得人们总是将博物馆与艺术空间联系在一起。而问题也就由此产生。本身作为建筑作品的博物馆和馆内收藏展览的艺术品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即展品与展示空间的关系?此外,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文化建筑,如何处理它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王路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博物馆发展的两个相对的倾向,一是博物馆应是一个中性的容器,重要的是其内部的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4)
以往一段时间当中,少儿教育得到了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的重视,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也逐渐被提上日程。但是因为我国博物馆少儿教育尚且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当中,存在很多不明确的问题,特别是博物馆少儿教育活动怎样才可以顺利开展,是我国博物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促使少儿走上一条长远且稳定的发展道路上,在本文当中详细分析博物馆开展少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博物馆开展少儿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在日后各个博物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妥善开展少儿教育活动,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精神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当博物馆往城郊的外围发展时,就到了乡村。显然,与城里或郊外的博物馆相比,这里的状况又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处于山水之间,空气清新,视野开阔。但是,也因而失去了交通的便利,失去了城市中众多观众的支撑。乡村博物馆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乡村博物馆自身如何发展?能给乡村社会带来怎样的发展?这些都成为全新的、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慕容  千山 《时代建筑》2003,(5):65-65
本文介绍了浙江天台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展示了怎样结合地方传统,及对基地和建筑基本问题的思考来营建当代地方建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城市建筑形象的趋同化,建筑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丧失的现象凸显在了我们面前,我们面临着地域文化被削弱,忽视,淡忘乃至从视野中消失的危机.作为最能直接体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博物馆的设计更应该充分体现地域性文化.怎样通过建筑的语言使博物馆能够充分体现地域文化,是当前摆在城市设计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气候胶囊     
“如果气候变化真得成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现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怎样?”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持续到今年9月12日的“气候胶囊”展览提出了这一问题。那么它又给出了什么答案呢?  相似文献   

15.
玉佛宫     
a+a:最初接到玉佛宫这个项目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采用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样式?是业主的要求吗?王玮琦:玉佛宫博物馆坐落在天津宝坻京津新城附近,是由政府主导的具有公益性质的玉石珍品博物馆,主要赞助商是珠江合生地产。玉石捐献者是云南的杨昶教授,他把祖上花费近四代时间收集的万余件玉石珍品捐献给国家。这批藏品种类繁多、价值连城,中央十分重视,由  相似文献   

16.
从广义的层面上看,艺术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趋势与特征是建立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论述之前必须厘清的问题是:我们对艺术博物馆建筑的理解是建立在怎样的文化策略之上,是否始终处于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循环之中?我们是否会因为政策导向与公众接受度而将艺术博物馆建筑更多聚焦在事件影响力与国家表述上,聚焦在营造艺术殿堂的"圣殿"情节上,聚焦在强势文化的单向输出上,而忽略了对日常影响力、公民表述以及文化反思作用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该主题的含义在于它强调博物馆应是根植于现在、保存与沟通过去的鲜活机构,不仅将全世界各地的观众、隔代人与他们的文化紧密相连,更在于要让现在和未来人更好的理解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源。围绕该主题,国际博协至少22个专业委员会还针对自身特点精心设计了各自的活动,如国际城市博物馆藏品与活动委员会(CAMOC)拟研究“工业遗产、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博物馆”议题;建筑与博物馆技术专业国际委员会(ICAMT)希望通过研究“在历史之巅--遗址博物馆”,发现活态化历史记忆的机遇和挑战;英联邦博物馆协会(CAM)主题是“将博物馆带到街道上”。由此可见,在博物馆宏大主题下已辐射出的丰富多彩的议题。2014年2月26日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开创者朱启钤(1872-1964)辞世50周年纪念日,建筑文化考察组一行来到东城区赵堂子胡同参观,朱启钤百年前对文化遗产的“眼力”,让我们在敬重这赵堂子胡同3号的建筑时,更多了些许联想:这里当年曾经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办公室,但今日故居现状令人悲哀,传承数千载中国传统建筑和其代表的胡同文化,已处在当代商业开发的强大挤压下,这哪里是文保单位,有谁还知道朱启钤,这分明已成为蜗居着几十户人家的“贫民窟”。我们不敢想,朱启钤和梁思成、刘敦桢等人若在天有眼,他们会怎样的悲伤至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20)
<正>如今,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很多文物都是考古学家在野外风餐露宿挖掘出来的。而考古学家究竟是用怎样的"神器"把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挖掘出来的呢?别急,我们一起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小学,我以为考古是古墓寻宝。  相似文献   

19.
题为“世纪之末建筑100年”的大型建筑与规划历史展览干3月12日在美国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闭幕并转移至下一站洛杉矾的格蒂中心。展览按照年代顺序组织展区其中在格蒂中心展出的部分着重强调了建筑原理是怎样根据当代世界的社会文化、政治人口与经济因素演变和发展的(图1为展览照片之一)。由干福特公司的大力支持展览期间还放映了大量有关建筑与建筑师的影片深受观者的喜爱。百年建筑展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闭幕@笑一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物馆事业的丰富实践,使得博物馆的方法、价值和观念不断的更新变化。观众和博物馆的关系也在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认识到观众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观众研究已成为现代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课题。着重从博物馆观众的行为心理和认知心理研究了在观众因素的影响下博物馆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