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H—1新型填料萃取塔轴向混合和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润滑油精制等实际应用的特点,选用低界面张力的正丁醇-丁二酸-水体系,在φ100mm的填料萃取柱中对国外引进的两种新型填料和我校新开发的QH-1型填料的萃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QH-1型填料的传质效率最高,轴向返混最小。  相似文献   

2.
《化学工程》1995,23(1):37-41
介绍了Kon─Tane填料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的测试,并回归了SO_2吸收的传质系数方程。通过与φ3×3及φ6×6拉西环填料的对比表明,Kon─Tane填料具有优良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3.
韩宾兵  邰德荣 《化工进展》1998,17(3):30-32,43
本文综述了屈尼萃取柱的结构特点、流动和传质特性,介绍了屈尼萃取柱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相搅拌槽,能够获得良好的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效果;当搅拌槽内固相体积分率较低(φ20%)时,可采用颗粒的壁面堆积高度作为完全悬浮状态的判定标准;固相颗粒的存在会使气含率明显降低,但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φ5%时的体积传氧系数K L a高于纯溶液,φ5%时的K L a低于纯溶液,但都随固相体积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相搅拌槽,能够获得良好的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效果;当搅拌槽内固相体积分率较低(φ<20%)时,可采用颗粒的壁面堆积高度作为完全悬浮状态的判定标准;固相颗粒的存在会使气含率明显降低,但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φ<5%时的体积传氧系数K L a高于纯溶液,φ>5%时的K L a低于纯溶液,但都随固相体积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王彤  王屹 《水处理技术》1994,20(6):325-328
本文报导了利用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动力学的部分研究工作,在不同组分的液膜、不同组分的内相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对溴分离,浓缩的反应速率常数,并给出了该反应的简化传质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屈尼萃取柱的结构特点、流动和传质特性,介绍了屈尼萃取柱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8.
液膜分离过程的新发展—内耦合萃反交替分离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耦合萃反交替分离过程是液膜分离过程与混合澄清槽式溶剂萃取过程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它利用相混合原理与流体力学原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以混合澄清槽为传质单元设备的非平衡传质过程,是液膜分离过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液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继生 《湖南化工》1998,28(5):8-9,37
论述了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传质机理,研究现状,操作特点及其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压降法测量往复振动筛板萃取柱内分散相的滞存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往复振动筛板萃取柱内分散相总体平均滞存率与压降的关系,测量了各种操作条件下柱内分散相的总体平均滞存率,为开展往复振动筛板萃取柱内两相流动与传质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洪  梁朝林 《化学工程》1997,25(4):8-12
采用φ300的有机玻璃塔,用解吸富氧水的方法,分别测定了φ25渗铝碳钢共轭环和同尺寸的不锈钢共轭环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并作了比较。分析了填料的特性数据和润湿性能的变化对地传质和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萃取柱内液-液两相流CFD-PBM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萃取柱内CFD-PBM模拟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包括其基本理论、不同的求解方法及模拟研究现状等. CFD-PBM模拟的基本方程包括流动方程和群体平衡方程,其相互耦合,群体平衡方程涉及破碎与聚并2个关键模型. 群体平衡模型的求解方法包括直接离散化方法、矩量法、正交矩量法、直接正交矩量法、分段正交矩量法等,对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缺点进行了综述. 目前国际上关于萃取柱内CFD模拟采用较多的是简单的欧拉-欧拉两相流模拟,考虑液滴尺寸分布和进一步的浓度分布的群体平衡模型应用较少. 完善伴随传质的液-液分散体系的群体平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萃取柱中,是萃取分离学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内径φ300mm的填料塔中,以空气-水-氨为物系,研究了塑料孔板波纹填料的结构参数对其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随着倾角β的增加、盘高H的减小而降低;开孔率φ对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的影响有一个适宜值。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4.
选取CO2-K2CO3/KHCO3为吸收体系,次氯酸钠为催化剂,甲苯、异戊醇为第2液相,应用Danckwerts图来同时确定液侧传质系数KL和界面面积a,通过实验研究了分散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相体积分数φ(1%—10%)的增大,或分散相形成的液滴直径的减小,以及传质组分在分散相和连续相中溶解度的比值m(即传质组分在实验体系的分配系数)增加,或在二相间的相对扩散系数增加时,可显著增强气液传质,为气液液三相体系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传质机理、研究现状、操作特点及其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填料塔设计的内部结构合理设置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填料塔的结构设置合理,能明显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增强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分类和传质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支撑液膜的研究现状,并对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悬挂降液管塔板的冲击漏液及其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悬挂式降液管塔板上产生冲击漏液的原因,并提出在塔板的受液区安装防冲漏液装置来减小冲击漏液量。在-φ500的冷模塔内以空气-水为物系测定了冲击漏液量,在-φ300的热模内以酒精-水为特系测定了塔板效率。结果表明:没装防冲击漏液装置的悬挂工降液管塔板的冲击漏液量达总液量的7%以上,而安装防冲击漏液装置的悬挂式降液管塔塔板基本上没有冲击漏液,可以提高塔板传质效率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白鹏  曹吉林 《化工科技》1999,7(4):30-34
本文研究了加压条件下空气水系统在湿壁塔内同向流动动时传递行为。分析中考虑了界面处气相混和物非理想行为及剪切应所略传质对气体运动影响。提出了计算加压条件下气侧局部传热传质系数关系式,燕对两相加压下传递行为进行系统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常压计算方法进行加压传热传质计算,将产生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固体支撑液膜的传质速率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体支撑液膜在湿法冶金和现代环境保护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的新技术,尤其对含有金属盐类的废水的处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电镀废水和湿法磷酸除镉等领域中曾试用了支撑液膜系统,该系统具有处理能力大,溶剂损失不,除去有关离子的选择性好等特点。为了推广其应用,进一步进行了用三正十二烷基氯化铵固体支撑液膜处理含有锌和镉等的氯化物工业废水的研究,确定了其过程的传质速率,并讨论了分离废水中锌和镉等金属离子的可能性及基本条件。结果证明本方法适合于回收处理含有金属离子的废水,且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