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对机动车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其尾气检测需要有合适的标准物质作为测量依据。通过开展一种四元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将气体逐步充装至气瓶中混合制备,采用称量法定值。该标准物质包含二氧化碳(100~18.0×104)μmol/mol、一氧化碳(100~10.0×104)μmol/mol、丙烷(50.0~1.20×104)μmol/mol、一氧化氮(50.0~0.400×104)μmol/mol,氮气为平衡气。对4种主要组分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开发,方法精密度较好。对标准气体特性量值的均匀性、稳定性、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气体标准物质在12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特性量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了低浓度氮中一氧化氮、二氧化碳(300×10~(-6) mol/mol,2%),高浓度氮中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0.3%,12%)。主要介绍了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一氧化氮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为2.0%(k=2),二氧化碳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为1.0%(k=2),可进一步应用于汽车尾气分析仪等相关仪器的标定和检测。  相似文献   

3.
城市垃圾填埋法由于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研制了城市垃圾污染监测用气体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以垃圾场填埋气为背景气,避免了影响填埋场释放的甲烷及二氧化碳气体监测结果的基体效应。同时还可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垃圾场填埋气,确保城市垃圾污染监测用气体分析仪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采用称量法制备了一系列浓度为1%~65%(mol/mol)二氧化碳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并对该气体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随压力变化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考察。结果表明,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量值准确,均匀性、稳定性好。该标准物质已获批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GBW(E)061757。  相似文献   

4.
以高纯1,1,1,2-四氟乙烷和高纯氮气为原料,采用称量法制备100~1000μmol/mol氮中1,1,1,2-四氟乙烷气体标准物质。实验考察了机械混匀效果、钢瓶压力变化均匀性以及储存时间稳定性,幵采用与被定值的物质摩尔分数相近的同类型国家一级气体标准物质(GBW06321)迚行比对定值以及迚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标准值为100~1000μmol/mo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k=2),有效期为12个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可迚一步应用于制冷剂、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仪器标定和检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氮气分析用高准确度氮中微量混合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主要包括称量法制备技术、稀释气定量分析及混合气体的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等.混合气体含有氢、氧、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5种组分,标称浓度均为2 μmol/mol,F检验和回归曲线法实验结果表明,5组分微量混合气体标准物质在压力1~ 10 MPa内,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空气监测用氮气中多组分醛酮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巍  周鑫  郑力文  董了瑜  王滨 《化学试剂》2020,42(5):557-562
介绍了氮气中13组分醛酮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气体标准物质的组分为甲醛、乙醛、丙烯醛、正丁醛、戊醛、2-丁酮、丙酮、丁烯醛、甲基丙烯醛、丙醛、己醛、间甲基苯甲醛和苯甲醛,标准值为1μmol/mol。根据组分的不同性质,经研究采用3步称量法来制备13组分醛酮标准气体,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选择扫描离子模式的分析方法,对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在气瓶中的均匀性和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将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分别送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CNEMC)进行了对比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1μmol/mol氮气中13组分醛酮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有效期为12个月,取得了国家二级标物证书,标物号GBW(E)083618。  相似文献   

7.
王倩  杜健  钱萌  李宁  王帅斌  樊强 《化学试剂》2013,(12):1101-1104
介绍了氮气中14种芳香烃混合气体标准样品的制备和定值方法。气体标样的组分是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氯苯、1,3,5-三甲苯、1,2,4-三甲苯、1,4-二氯苯、1,3-二氯苯、1,2-二氯苯、1,2,4-三氯苯,浓度水平为1μmol/mol。通过制备重现性、浓度线性关系、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考察,气体标样在气瓶内均匀性良好,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3%~7%。  相似文献   

8.
采用称量法经四级稀释制备纳摩尔级(50 nmol/mol)氮气中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氮气中一氧化氮标准气体,考察了制备重复性、气瓶内壁吸附解吸作用、瓶内均匀性和时间稳定性,开展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抛光气瓶可满足纳摩尔级一氧化氮标准气体的制备需求,一氧化氮在抛光气瓶内壁的吸附解吸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浓度水平为50 nmol/mol的氮气中一氧化氮标准气体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瓶内均匀性和时间稳定性,且与具有国家标准样品编号的稀释为同一浓度水平的一氧化氮标准气体具有较好的量值一致性。该标准气体可为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含量,通过两个色谱柱来分离混合气体,得到相对保留时间,以外标法建立了三种气体的标准曲线,并通过精密度实验和准确度实验验证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重现性,最终测定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摩尔分数分别为1.35×10~(-4),0.35×10~(-4),0.96×10~(-4)。  相似文献   

10.
重量法制备了浓度水平为8μmol/mol的甲醇标准气体。通过甲醇原料中水分及蒸发残渣分析,并根据归一化法采用气相色谱仪(GC-FID)对甲醇的纯度进行定值。采用注射法配制氮气中甲醇标准气体,考察了制备方法的重复性。并对标准气体进行了均匀性与稳定性分析、比对研究,对甲醇标准气体进行了量值不确定度评定。浓度水平为8μmol/mol的甲醇标准气体扩展不确定度为1.8%,能够满足环境甲醇气体监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化学试剂》2021,43(9):1218-1223
利用普鲁士蓝(PB)与壳聚糖(CS)滴涂在碳糊电极(CPE)表面制成电化学传感电极(PB/CS/CPE),并以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及交流阻抗法(EIS)分别考察修饰电极的性能及H_2O_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证明,经PB/CS配比、温度、pH和扫描速度等条件优化的修饰电极对H_2O_2的检测范围为10×10~(-6)~10×10~(-4) mol/L,检出限为2.81×10~(-7) mol/L,且同浓度典型干扰活性物质抗坏血酸(AA)、柠檬酸(CA)和尿素(UA)对H_2O_2样品的检测无明显干扰。同时,优化的PB/CS/CPE被应用于葡萄糖(Glu)样品测试,检测范围为5×10~(-5)~10×10~(-3) mol/L,检出限为2.27×10~(-7) mol/L(S/N=3),AA、UA的干扰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
采用称量法制备了氮气中正丁烷气体标准样品,其含量为1μmol/mol。建立了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分析氮气中正丁烷气体标准样品的方法。此外,考察了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还对氮气中正丁烷气体标准样品随使用压力和时间的量值变化等性质进行了测定。最后,对气体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浓度水平为1μmol/mol的氮气中正丁烷气体标准样品的最低使用压力为1 MPa,有效期为18个月,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  相似文献   

13.
在110W紫外灯的照射条件下,羧甲基葡聚糖(CMG)还原银离子(Ag~+)以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下,在390~410nm会出现最大吸收峰,且溶液中Ag~+的浓度与吸光度值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分析测定Ag~+的紫外分光光度新方法。考察了pH值、光照时间、CMG的浓度和共存物质等因素对测定Ag~+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78,光照时间为60min,CMG的浓度为4.3×10~(-3)mol/L的条件下,测定Ag~+的线性范围为:5.0×10~(-7)~5.0×10~(-6)mol/L,检出限为1.0×10~(-7)mol/L。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Ag~+的测定,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正合成了有机载体聚(苯乙烯-共-二乙烯基苯)(PS-DVB),用PS-DVB载体的Nd(vers)_3/Al2_Et_3Cl_3(iBu)_3催化剂对1,3-丁二烯进行了气相聚合。得到含有高顺式-1,4含量(98%)的聚丁二烯毫米粒子,其M_n为(5.3~5.5)×10~5。在1,3-丁二烯气相聚合中使用的分散剂对催化剂的表面活性和产品外观有显著  相似文献   

15.
建立铕离子(Ⅲ)荧光探针法测定阿莫西林含量的实验方法。在激发波长为269nm和发射波长为615nm处,pH值为8.5、静置时间为5min、铕离子浓度为1.864×10~(-4)mol/L条件下,考查阿莫西林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51×10~(-5)mol/L~6.606×10~(-5)mol/L范围内,阿莫西林的浓度c与荧光强度F存在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4.450c+1268.74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8,平均回收率为98.93%。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氮气中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一氯三氟甲烷4种氟氯烃混合标准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定值方法。考察标准气体在气瓶内壁的吸附作用、制备重现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浓度水平为5~9μmol/mol的4种氟氯烃混合标准气体采用称量法制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经瓶内均匀性考察,瓶内均匀性良好。经时间稳定性考察显示,4种氟氯烃混合标准气体使用有效期为1年。标准气体的不确定度包含样品定值不确定度、瓶内不均匀性和不稳定引起的不确定度,经评估和计算,其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3%(置信度为95%)。4种氟氯烃混合标准气体可以为温室气体环境监测提供标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氯气离子化转化装置,使气体氯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并吸收转化为氯离子。气体中的氯气离子化转化过程以高纯氮气为载带气,采用氢氧化钠吸收液多级吸收,氢氧化钠吸收液的浓度0.1~0.2 mol/L。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浓度,建立氯离子标准溶测量标准曲线,通过计算氯离子含量得到气体样品中氯气含量。该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可准确测定浓度为1~100μmol/mol的气体中氯气,测量重复性不大于1%,测量误差不大于±2%。  相似文献   

18.
乐毅  杨栋  朱云仙  戴伟 《化工进展》2013,(2):364-367,403
对Pd-Ag/Al2O3催化剂在裂解混合碳四选择加氢制丁烯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3-丁二烯加氢生成1-丁烯的选择性与反应器入口1,3-丁二烯浓度和氢/丁二烯比密切相关,在反应器入口温度40℃、反应压力1.0 MPa、液空速40 h 1的条件下,当入口丁二烯摩尔分数大于2.6%,1-丁烯选择性维持在66%以上;当入口丁二烯摩尔分数降至2.6%以下时,1-丁烯选择性开始下降;当反应器入口1,3-丁二烯摩尔分数小于1.0%时,出口1,3-丁二烯摩尔分数可降至小于1.0×10-5。当反应器入口1,3-丁二烯摩尔分数为0.50%~0.85%时,1-丁烯选择性随着氢/丁二烯摩尔比的增加呈现线性下降趋势,表明过量的氢气是发生丁烯的异构化和加氢反应的重要原因。H2-TPR和XPS表征结果显示,Pd-Ag/Al2O3中的Pd和Ag还原过程中形成了Pd-Ag合金。  相似文献   

19.
于建国  于遵宏 《化工学报》1991,42(1):96-103
本文叙述了所研制的半水煤气甲烷化耐硫催化剂所具有的物化特征.活性温度范围400~550℃,压力不小于0.6MPa,原料气中硫含量500~5000ppm(mol),空速1000h~(-1)左右,一氧化碳转化率约为40%,其本征动力学方程dN_(CH_4)/dw=1.120×10~(-6)exp(-7.788×10~4/RT)P~(1.13)y_(H_2O)~(0.4)y_(CO)~(0.73)dN_(CO_2)/dw=1.767×10~(-7)exp(-7.423×10~4/RT)P~(1.39)y_(CO)~(0.16)y_(H_2O)~(1.23)(1-β)  相似文献   

20.
陈进  崔普选  宋涛  汪沂 《广州化工》2012,40(8):109-111
以邻香草醛和2-氨基酚合成的席夫碱邻香草醛缩-2-氨基酚(以下简称VAP)为活性物质,制备了一种高灵敏的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的能斯特响应浓度范围为1.00×10-5~1.00×10-2 mol/L,检测下限为6.38×10-6 mol/L。电极的响应时间小于30 s,稳定性好、选择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成功的用于工业废水中Cu2+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