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环保再生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三种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环保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环保再生剂的掺入会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但其性能指标基本满足技术要求;(2)环保再生剂的掺入可以显著增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和抗弯拉强度,再生剂掺量为9%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低温性能改善效果更优;(3)环保再生剂掺量由3%增至9%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显著增大,掺量超过9%后,残留稳定度开始逐渐下降,掺量为9%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与传统的养护技术相比具有其优越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性工程中。由于采用了热粘结方式,再生层与原路面结构的层间结合较为紧密,再生路面整体强度良好。实践证明,就地热再生施工时应针对关键性工艺进行实时监控,动态调整施工速度,以减少因施工不均匀所带来的路面质量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张粉利 《四川水泥》2022,(8):264-266
沥青稳定碎石ATB-25在解决路面结构高温抗车辙、抗反射裂缝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沥青稳定碎石ATB-25施工技术主要包含原材料选取、混合料级配确定、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接缝处理以及压实度检测。在某公路工程的实践表明,沥青稳定碎石ATB-25技术能够满足提升路面抗变形、抗疲劳、抗水害的工程要求,能够显著减少基层反射裂缝问题,增强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首先采用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配设计,然后基于马歇尔、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两点弯曲与浸水APA等试验,针对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耐久性能展开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单掺TLA或聚酯纤维均能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且TLA的各项性能改善效果相对较为明显;经复掺TLA与聚酯纤维改性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得到显著的提升,可适用于我国北方严寒或南方高温湿热多雨等复杂气候地区的沥青路面建设之中;TLA能够有效提高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与疲劳寿命,合理复掺聚酯纤维后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均符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规定及要求;采用合理比例的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掺,可综合提升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就地热再生是利用专用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再生剂、新沥青混合料等,经热态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应用效果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我区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化工》2017,(9):55-58
为了有效分析沥青混合料就地热再生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性,保障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就地热再生。再生列车复拌机运行速度分别为3m/min、3.5m/min、4m/min。在不同取样点下,分析复拌机运行速度、取样点温度(分别采用温抢与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定)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级配、油石比。  相似文献   

7.
沥青现场热再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沥青再生技术概况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目前对沥青路面的再生施工主要流行的观点是冷法施工和热法施工两种。冷法施工是用大功率路面铣创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或加入乳化沥青)和骨料同时就地拌和,用路拌机原地拌和,最后碾压成型。冷法施工没有旧沥青再生,是把旧沥青混合料加以利用,它的再生的质量不能达到沥青面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张荣  王彬 《硅酸盐通报》2021,40(8):2794-2802
为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RAP)的路用性能,通过研究芳纶纤维和玻璃纤维二者单掺以及复掺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两种纤维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上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单掺芳纶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不大,而玻璃纤维和复掺纤维使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分别提升了34.0%及42.6%;复掺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改善效果最高达21.9%;同时复掺纤维的加入可使混合料保持较好的低温抗裂性与水稳定性。半圆弯曲(SCB)测试结果表明,复掺纤维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能力。复掺纤维较单掺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有更好的改性效果,且改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对其混合料的性能影响显著,目前我国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并未考虑新旧沥青的融合问题。为探究新旧沥青融合程度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工作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在质量分数为20%、30%、40%、50%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掺量下,对常规拌和方式及模拟新旧沥青100%融合拌和方式制备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反射开裂性能展开系统地对比研究,在建立两种拌制方式下路用性能差异与RAP掺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需要考虑融合程度的界限RAP掺量。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增大,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增强,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反射开裂性能降低;与常规拌和方式相比,新旧沥青100%融合条件下拌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反射开裂性能更优,高温性能较差;两种混合料之间高温性能差异、低温性能差异以及水稳定性差异随RAP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抗反射开裂性能差异无显著变化;以性能差异平均增长率所对应的RAP掺量为界限掺量,提出当RAP掺量大于30%时,热再生混合料设计中应考虑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韩庆奎  李晓民  魏定邦 《硅酸盐通报》2015,34(11):3197-3201
为研究胶乳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本文在不同低温温度下,对不同胶乳掺量(0~4.5%)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弯拉劲度模量以及弯拉应变进行了测试,利用重复加载试验模拟路面实际状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胶乳掺量的增加,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弯拉劲度模量随之减小,弯拉应变随之增大,具有明显的规律;经重复加载试验验证,当胶乳掺量为3%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