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柚皮苷-PLGA缓释微球,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为促骨生长类药物的长效制剂的设计与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复合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柚皮苷-PLGA微球,以微球外观形态、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单因素投料比(1︰5、1︰10、1︰15)、转速(1...  相似文献   

2.
纳米糊精微球的制备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糊精为原料,选用正己烷为油相、Span 60和Tween 60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得了纳米糊精微球,并对影响制备纳米糊精微球的因素和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油比对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影响最大;制得的微球球形圆整,粒径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苷白蛋白微球注射剂(PNS-BSA-MS-inj)的质量标准.方法:对PNS-BSA-MS-inj进行性状、粒径、pH值、装量、沉降体积比、鞣质、树脂、细菌内毒素及可见异物进行检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PNS-BSA-MS-inj各项指标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三批注射剂中微球的总载药量均为6.87%,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21%、1.1%、0.30%,微球总载药量的RSD为0.5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为PNS-BSA-MS-inj质量可控提供了参考,初步建立PNS-BSA-MS-inj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HPLC法同步测定三七粉中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含量。方法:采用SGE protecol C18(5μm,4.6×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12min,19∶81;12~60min,19~36∶81~64),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在25.625~430mg/L、26.875~410mg/L、10.625~170mg/L范围呈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8、0.9996;该方法重复性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用于同步测定三七粉中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具有简便、准确、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低分子量聚丙烯酸 (PAA)和氯化镍 (NiCl2 ·6H2 O)为主要原料 ,通过控制体系的 pH值下合成聚丙烯酸镍纳米微球。实验结果表明 ,PAA—Ni在该体系中 ,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通过TEM观察尺寸达 2 0nm左右。用I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i与聚丙烯酸 (PAA)间的配位作用、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确定了Ni与PAA分子间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Ni—PAA配聚物 ,配聚物的配位单元由 1个Ni与 2个PAA单体单元的羧基 (—COOH)形成螯合双齿结构。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应用及制备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小阳  李霞 《硅酸盐通报》2011,30(3):577-582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在电子、光学器件、化学生物芯片、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几种制备方法,例如:溶胶-凝胶法、模板法、沉淀法、超重力法、微乳液法等,并对这些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做了简单评述,最后对二氧化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的高分子微纳米球为模板制备磁性空心微纳米球的方法,即以表面带有负电荷的高分子微纳米球为模板,通过在微纳米球表面原位反应生成以磁性纳米粒子为壳,模板粒子为核的磁性复合微球,之后也可以在此微球表面包裹一层SiO2。进一步通过烧灼去除模板来获得空心磁性微纳米球。本发明易行、高效、容易规模化,制备的磁性空心微纳米球粒径可控性很好、且磁性壳层的厚度或磁响应强弱也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8.
以皂苷提取物为模型药物,PCL-PEG-PCL(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共聚物)为网络框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皂苷PCL-PEG-PCL微球,通过FT-IR(红外光谱)和SEM(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组成和结构,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性和抗氧化活性。FT-IR结果表明微球成功包载皂苷提取物;SEM结果表明微球为类球形,表面有微孔;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微球对皂苷具有缓释性能,释药机理符合Higuchi模型;微球对ABTS+·、DPPH·、·OH清除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微球体外释药结果为微囊释药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微球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有助于岗梅总皂苷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共聚制备羧基化聚苯乙烯(PSA)纳米微球。通过改变乳化剂(SDS)的用量、St/MAA的质量配比控制微球性质和大小。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Zeta电位仪对PSA纳米微球进行表征。FTIR结果证实MAA成功引入到微球中,TEM和SEM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时,得到大小均匀,直径为45 nm的PSA微球。PS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随MAA的含量增加而提高。纯PS表面带负电荷,Zeta电位为-17 mV。共聚后的PSA纳米颗粒,其St与MAA物质的量比为10/1. 0,10/1. 5和10/2. 5时,Zeta电位分别为-31. 9、-39. 6和-44 mV。上述结果表明,采用共聚是调节PS微球热性质及表面性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碳酸钙为模板,PET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作沉淀剂,通过沉淀法,利用异相成核工艺,可得到比表面积达130m^2/g的氧化锆空心微粒。  相似文献   

11.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得到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AN/PMMA)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将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的PAN/PMMA纳米微球进行预氧化和炭化处理,成功制备出粒径为50 nm的碳纳米微球(Carbon Nanospheres,CNSs)。并利用光散射、傅立叶红外线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所合成的PAN/PMMA纳米微球和CNSs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有利于降低PAN基CNSs的粒径,且炭化温度在500~600℃之间得到的CNSs的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先采用预处理玉米淀粉降低淀粉黏度和结晶度,然后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以预处理玉米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在引发剂、交联剂、乳化剂的作用下交联成球,并分别采用包裹法及静态吸附法制备磁性淀粉微球。实验结果表明,当酶解玉米淀粉为1.0g,β-环糊精为0.5g,W/O体积比为1∶3.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h,环氧氯丙烷为5m L,且MBAA用量为0.3g,乳化剂用量为1.74g,引发剂用量为0.4g时,得到的淀粉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均匀,分散性较好。热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吸附法得到的磁性微球的磁含量较包裹法的高,为246.92mg/g。  相似文献   

13.
陶瓷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微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铝矾土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造粒方法,制备10~100μm的陶瓷微球.探讨微球颗粒尺寸、球形度、与基体材料结合性能的控制技术.对陶瓷微球进行表面改性,喷雾造粒前在泥浆中添加氢氧化钠使钠离子在陶瓷微球表面富集,以增加微球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研究了陶瓷微球的最佳烧结工艺,采用二次烧成的方法来烧结微球.对陶瓷微球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微球可用作复合材料的加强材料.  相似文献   

14.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糊精纳米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  孙庆元 《化工进展》2008,27(6):908-912
以正己烷为油相,去离子水为水相,Span 60和Tween 60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配制微乳液,对影响微乳液特性的各因素做了分析。并以糊精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糊精纳米微球。结果表明,在微乳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量与体系溶水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正向相关,而助表面活性剂正戊醇对溶水能力则具有逆向作用。红外光谱测试证实糊精与三偏磷酸钠发生交联,经扫描电镜观察,糊精微粒纳米形态均一,粒径在500~600 nm之间。  相似文献   

15.
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作为单体,采用非水乳液体系,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聚酰亚胺微球.本文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对聚酰亚胺热性能以及球形形貌、粒径大小的影响.通过红外分析(IR)、热重(TGA)、示差扫描(DSC)、电镜(SEM)、粒度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当纳米SiO2的加入量为0.2g时,此时改性后的聚酰亚胺微球球形形貌良好,粒子表面光滑,呈单分散性,粒径为28.4μm,且失重率为5%时,其在氧气气氛下分解温度高达508℃,呈现高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传统农药,纳米农药能够增强农药在作物叶片表面的附着力和铺展性。通过壳聚糖与玉米醇溶蛋白静电自组装制备了多效唑(PBZ)的纳米微球(CS/zein-PBZ NPs)悬浮液。基于负载多效唑的纳米微球,测定了微球的平均粒径、电位、包埋率、载药量、稳定性、缓释性能以及载药微球在叶面上的铺展性。多效唑纳米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得的平均粒径为(187±46) nm。动态光散射(DLS)测量微球平均粒径为170~320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3左右。微球表面带有正电荷,zeta电位为(68.7±0.7) m V。微球包埋率和载药量最高分别达到89.9%和28.8%。微球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在热贮(54℃)条件下保存14 d粒径基本保持不变。多效唑纳米微球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多效唑利用率。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相比,多效唑纳米微球悬浮液的接触角更低,证明它具有更强的铺展性,可以促进与叶片表面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其铺展性和润湿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氧氟沙星印迹微球,以氧氟沙星(模板分子)∶苯乙烯(功能单体)∶α-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交联剂)摩尔比为1∶40∶40∶50,偶氮二异丁腈为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印迹微球的吸附量为5.43mg.g-1,非印迹微球的吸附量为2.92 mg.g-1,印迹微球吸附性明显优于非印迹微球。  相似文献   

18.
以无水氯化钙、硼酸、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水合硼酸钙;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XRD)、扫描电镜分析(SEM)测试手段对所制备出的水合硼酸钙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水合硼酸钙材料对刚果红染液、亚甲基蓝染液吸附后的吸光度,通过计算,得出水合硼酸钙对刚果红染液和亚甲基蓝染液吸附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水合硼酸钙对刚果红染液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其吸附去除率分别达到95.41%,而对亚甲基蓝染液的吸附性能较差,实验表明纳米结构水和硼酸钙材料对刚果红染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性,有望成为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技术制备壳聚糖止血微球。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止血微球的制备条件,通过体外凝血法对其止血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4%,壳聚糖分子量600 k Da和戊二醛与壳聚糖质量比1∶1。在此条件下,微球平均溶胀率为346.56%,与理论预测相当吻合;止血微球具有良好的外观形貌,分散性好;红外分析表明,壳聚糖止血微球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化学交联,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壳聚糖微球具有显著的促凝血活性,呈现剂量相关性。将为开发新型壳聚糖高效止血材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