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区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灌区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大大提高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预测,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科学合理分配用水和水费收缴。  相似文献   

2.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调度系统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国 《中国水利》2006,(21):58-60
都江堰水资源调度系统包括水情遥测子系统等6个子系统,能够提供基础信息采集、通信及传输、信息存储及交换、专业应用和决策支持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都江堰灌区的管理水平,在都江堰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哈密石城子灌区信息化系统是集信息采集、控制管理、指挥决策、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系统由信息采集、网络通讯和应用服务等模块构成,系统建成后将为哈密地区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涟灌区水文化底蕴深厚。在新时期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背景下,对淮涟灌区水文化开展系统研究,即以水为线索,深入挖掘淮涟灌区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灌区水文化宣传与保护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为全国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过程中水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灌区信息监测是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灌区信息监测系统呈现出单点、有线和本地的特点,难以实现灌区尺度的信息监测。利用现代水利信息化技术,及时获取灌区的实时信息,成为与现代灌区管理技术发展相平行的重要支撑技术问题。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出发,针对智慧灌区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采用TI推出的CC2530和Z-Stack协议栈,从软硬件两方面对灌区多源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稳定有效的进行信息采集、传输、汇集,且监测范围、监测类型、监测方式灵活,能适应灌区复杂环境下的信息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灌区管理中用水效率低、工程建管不完善、农业水价总体偏低等问题,利用“以电折水、以时折水”等方法,获取灌区重要节点水量,并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形成具有实时显示、查询、管理等功能的智慧灌区平台(GMS),进而提升灌区科学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以颍上县人民河灌区为例,对智慧灌区平台(GMS)的农业水价改革专题模块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模块设计包括专题水价管理、灌溉定额、用水单位管理、用水量统计、水费征收管理等功能,分析了GMS在颍上县人民河灌区的应用成效,智慧灌区平台(GMS)的应用提升了灌区用水计量精准率和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灌区机电井布局分散、信息孤岛、管理维护难度大等问题,结合内蒙古灌区机电井用水监测和管理实际,构建灌区机电井用水监测系统,将NB-IoT、光电直读等技术应用到系统中,从前端信息采集、网络传输及数据终端应用等层面对系统功能实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实现系统的低功耗、低成本、易管护等特点,为灌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8.
卜杨  曹娟 《治淮》2012,(12):71-72
为期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即将结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江苏省涟水县由于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高、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不足,导致了占全县用水总量87%的灌溉用水无法准确计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利普查基础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也对制定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与管理、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涟水县灌区基本情况涟水县有4个灌区,分别是涟东、涟中、涟西、淮涟灌  相似文献   

9.
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灌区信息采集及传输的实际需求,建议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点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社会或自有通讯资源,以减少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维护升级费用,有利于灌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部省份灌区需求的分析,阐述建立灌区节水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明确系统功能,考虑系统调度管理控制和要求等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细致的考虑系统设计中的问题,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应用决策的研究,建立由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基于GIS灌区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系统运行实体环境等四大部分组成的节水信息系统,实现灌区的数字化调度和管理,提高灌区的管理决策水平,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资源,包括信息采集、利用等方面,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此,文章将对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汇总当前灌区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灌区信息化建设及优化措施,旨在推动灌区信息化管理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根据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职能及管理现状,明确了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珠江委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中的定位,设计了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其功能涵盖了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曾庆祝 《江苏水利》1999,(10):35-36
淮阴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淮河下游。全市总面积10022.6平方公里,耕地571.02万亩。建国以来,淮阴市先后兴建了渠南、洪金、周桥、涟东、涟西、渠北、淮涟、涟中等30~100万亩的大型三等灌区8个,清水坝,堆头、龙王山、临湖、竹络坝、运西等10~30万亩中型四等灌区6个,红旗、桥口、蛇家坝等5~10万亩中型五等灌区3个以及一些小型灌区,  相似文献   

14.
李大银 《治淮》2022,(12):67-69
<正>灌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灌区水利信息资源,搭建水利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而作出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服务于灌区建设,改善灌区现代化水平不高、水资源管理落后、无法实现统一调度、供配水控制工程不能实时监控、水量统计与计费征收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驷马山灌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具有基于一张图实现水量、水位、水质等监测信息的实时监视与预警功能,辅助工作人员制订用、配水计划,实现供配水调度管理、水量统计与计费征收等功能,满足工作人员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为管理决策提供便捷的信息技术支持,提升了灌区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变灌区现行管理手段的落后状况,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研发了一套信息采集全面、完善,传输畅通、快捷,控制实时、可靠,管理方便、高效的基于GIS的灌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构成了信息管理从采集、传输、输配水调度和反馈控制的闭环、良性运作的完整体系,逐步实现了整个玛纳斯河灌区的信息化。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升了灌区管理的效能,促进了灌区水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淮涟灌区建筑物及渠道工程安全运行、满足淮涟灌区三干闸作为水文报汛站的流量报汛要求,采用声学多普勒测流仪测量不同水位下的流速并计算流量,绘制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整理出率定曲线报告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从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工程安全运行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在灌区内布设物联感知设备、组建通信网络、建设数据资源系统和应用支撑系统、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灌区数据采集智能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慧化的建设目标。同时进行信息化实体环境及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建设,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灌区运行管理和安全保障需求,保证灌区各类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分析应用,为灌区水利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文章以某大型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为例,对信息化系统详细设计进行论述,为同类型信息化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从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工程安全运行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在灌区内布设物联感知设备、组建通信网络、建设数据资源系统和应用支撑系统、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灌区数据采集智能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慧化的建设目标。同时进行信息化实体环境及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建设,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灌区运行管理和安全保障需求,保证灌区各类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分析应用,为灌区水利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文章以某大型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为例,对信息化系统详细设计进行论述,为同类型信息化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水利灌区信息采集及传输的实际需求,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点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进行探讨,同时,应尽力利用现有的社会或自有通讯资源,以减少通讯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维护升级费用,有利于灌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