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州化工》2021,49(17)
为了研究油气田现场生产工况下硫酸盐还原菌对2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细菌培养实验、腐蚀失重实验等实验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矿化度、温度、H_2S、CO_2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生长活性及对2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度升高影响SRB细菌活性,SRB细菌导致的腐蚀行为减弱;温度变化对SRB细菌生长活性影响较大,高温下腐蚀主要由溶液自身环境造成;H_2S分压、CO_2分压对SRB细菌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油田回注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生产系统中的管线、设备等造成严重腐蚀,影响油田的生产.作者综述了油田回注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腐蚀的机理及防治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同时,提出解决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问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注水系统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繁殖滋生致使油田产生H2S的问题,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命名为G11,基于16S r DNA测序分析,判定该菌株属于脱硫弧菌属,以SRB还原硫酸盐的效果为评价标准,采用间歇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p H值、盐度、不同价态铁元素及硝酸盐等因素对SRB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的最佳生长条件是温度30℃,p H值为7,盐度1.5%,硫酸盐去除率最高;同时Fe0、Fe2+对SRB的生长有促进作用,Fe3+和硝酸盐会有效抑制SRB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广泛存在于油田生产的各个环节,其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硫化氢,进而损害设备、管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硫化氢会污染环境,SRB代谢产物还会堵塞地层,影响采油生产。硫酸盐还原菌主要的危害是引发生产系统的腐蚀和污染。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油田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控制技术,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控制技术对SRB的生长进行有效的防控,进而减少SRB的破坏力.促进采油工作的顺利进行。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在油田污水回注系统中,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将一部分SO_4~(2-)还原成S~(2-),加之从地层深处带出的一部分S~(2-),使得污水中的H_2S含量不断增加。H_2S的存在将对贮水罐、管线及注水井产生严重腐蚀,腐蚀产物又会对地层产生堵塞。所以H_2S是油田回注污水中必须严格控制的一项指标,应定期对整个油田的联合站、计量站及井口的水质进行检  相似文献   

6.
吴楚施 《广州化工》2009,37(4):107-108
采用S培养基培养的方法对硫酸盐还原菌(一下简称“SRB”)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实验通过对SRB的生理性和生化特性的了解,结合其生存条件和存在状态进行研究,得出了主要的环境因素中pH值和温度对SRB活性的影响关系,并提出采用合适的环境因素来更好地控制SRB的生长代谢活动,以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腐蚀,延长有关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海上油田储层温度、矿物硫含量进行分析,否定了该油田H_2S的热化学成因;通过对H_2S与SRB分布、H_2S中δ~(34)S同位素进行分析,得出了该油田H_2S来源可能为生物成因的结论。通过对该油田所注海水中SRB及硫含量、生产储层和注水地层与注水受益油井的注采关系进行分析,证明了由于该油田所注的海水中含有SRB和硫酸盐,导致其被注入地层后,在地层中两者相互作用而生成H_2S的生物成因结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在油田污水中的生长特性,综述了硫酸盐还原菌检测技术的研究新进展,分析比较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为选择更有效的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完善检测技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油田生产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化工时刊》2010,24(9):59-62
归纳了硫酸盐还原菌在油田生产活动中的危害,并通过对硫酸盐还原菌代谢机制的研究,深入了解其代谢特点和金属腐蚀机制。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提出了硫酸盐还原菌的防治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还原—甲烷化两相厌氧工艺中的相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宁  伦世仪 《工业水处理》1996,16(4):22-24,37
硫酸盐还原-甲烷化两相厌氧工艺中的相分离与一般意义上的相分离不同。废水中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协助,顺利建立了两相。在第一相中进行经和硫酸盐还原,产甲烷菌不表现活怀;第二相中进行大部分的COD去除和产生与一般厌氧消化中质量相当的生物气。  相似文献   

11.
运用标准方法进行有毒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得到Pb2+和Zn2+对硫酸盐还原菌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50mg·L-1和300mg·L-1。根据实验结果采用机率单位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72h半效应浓度分别为2089.3mg·L-1和912mg·L-1,并对各剂量反应方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均符合精度要求,计算结果真实可靠。从安全浓度及72h-EC50考虑,都证明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毒性大小顺序是Zn2+Pb2+。  相似文献   

12.
基于16S rDNA分子克隆文库方法,分析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采油井T6191井口样品硝酸盐还原菌(NR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富集产物的菌群多样性。通过核糖体DNA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将NRB和SRB文库中的克隆分为11个和12个系统发育类型。NRB克隆文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35%)、未培养拟杆菌(Uncultured Bacteroidetes bacterium)(37%)、螺旋体(Spirochaeta)(9%)和产氨基酸杆菌(Acidaminobacter hydrogeno formans)(9%);SRB克隆文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为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caledoniensis)(43%)、未培养拟杆菌(20%)、脱硫单胞菌(Desulfuromonas michiganensis)(12%)和螺旋体(8%)。NRB菌群与SRB菌群结构虽然存在差异,但未培养拟杆菌和螺旋体在两种富集产物中均出现,特别是未培养拟杆菌在2个文库中都占有一定优势地位。为油田开发NRB抑制硫酸盐还原作用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含CO_2油田采出水的腐蚀问题,利用腐蚀电化学方法,分别研究了采出水中由硫酸盐还原菌(SRB)繁殖产生的S~(2-)及开发过程由地层携带的S~(2-)对碳钢的腐蚀行为,通过研究认识到SRB繁殖产生的S~(2-)和开发过程由地层携带的S~(2-)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差别不大;且少量的S~(2-)对碳钢的腐蚀有抑制作用,但当污水中S~(2-)质量浓度大于0.5 mg/L时,随着时间的延长S~(2-)对腐蚀起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淮南潘北煤矿深层地下水中培养出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实验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的pH、盐度、温度、C/S比对SRB适宜生态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其最适pH为7.0~8.0,最适盐度为1.12%,最适温度为30~40℃,在C/S比为0.42时,生长最好,其SO42-还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矿酸性废水(ACMD)具有pH低,重金属离子、硫酸根离子浓度较大等特点,同时,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处理ACMD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而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主的生物法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本文系统地阐述了ACMD产生的主要原因,介绍了SRB处理ACMD的机理和影响SRB还原作用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硫酸盐还原菌治理煤矿酸性废水应主要从源头治理、多种方法组合进行、加强对微生物驯化三个主要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6.
硫酸盐还原─甲烷化两相厌氧工艺中的相分离与一般意义上的相分离不同。废水中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协助(包括解除酸化反应产物抑制和液相中游离硫化氢对产甲烷作用的抑制),顺利建立了两相。在第一相中进行酸化和硫酸盐还原,产甲烷菌不表现活性;在第二相中进行大部分的COD去除和产生与一般厌氧消化中质量相当的生物气。  相似文献   

17.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腐蚀结垢问题是长期困扰该油田稳产高产的主要问题.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对现场腐蚀结垢特点及现场采出液水质、油井产出气、垢样及细菌含量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后,得出结论:该油田油井系统以腐蚀为主,造成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并伴有轻微的电化学腐蚀,部分区块存在CO_2腐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杀菌剂及缓蚀剂的筛选,筛选结果表明:新型有机硫杀菌剂TS-782A、聚季铵盐类杀菌剂TS-838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新型咪唑啉类复合缓蚀剂对CO_2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腐蚀及微生物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微生物腐蚀作用机理,同时介绍了应用异养反硝化菌与SRB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物质的竞争作用以及自养反硝化菌与SRB的拮抗作用及降低来源于SRB的硫化物,起到防止硫酸盐还原菌对油田管道的微生物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红河油田注水开发,原油综合含水率不断提高,处理后的污水输送井口后水质再次变差,致使注水压力升高,注水井管线腐蚀加重,注水开发效果降低。针对红河油田注水腐蚀加重的问题,持续监测现场污水回注沿程,总结水质变化规律,从微生物腐蚀角度分析得出红河油田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回注污水温度高、硫酸盐还原菌含量高,并针对红河油田现有回注污水质量控制流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亢悦 《广东化工》2012,39(9):120-120,126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组进行硫酸盐还原代谢反应的有关细菌的通称。对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机理进行研究和总结,阐述了酸性重金属废水的特点和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重金属废水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温度、pH、和硫化物对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处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