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能》2017,(12)
正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为核心,以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导向,充分体现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及我国政府践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路线的坚定决心。如此,可再生能源产业更需要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撑,发表科技论文作为科技创新的一种展示方式预计将会呈现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2015,(12)
<正>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光伏产业,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下,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装机目标;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则依然处于减速发展的新常态。"十三五"即将开局,按照"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目标预计将达到150 GW;太阳能热利用2020年保有量达到8亿m~2的目标。未来市场前景依然可期。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江苏和浙江省能源研究会将于2016年10月底—11月中旬在杭州举行第十三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能源转型与创新"。本届论坛面向长三角、周边地区及全国能源工作者、广大会员征集论文,诚邀各省、市的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积极撰写论文,踊跃投稿。来稿经论坛学术委员会评审、择优录用,并正式出版论文集。本届论坛将选择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切合长三角地区特点的论文在大会上作交流,优秀论文将在《电力与能源》、  相似文献   

4.
正1月6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十四五"电力规划工作启动会议,部署动员"十四五"电力规划研究及编制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宝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两个十五年"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电力发展,对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实现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能源主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2012,(20):62-63
综合类江西"十二五"规划出台聚焦可再生能源江西省近日出炉"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聚焦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今后许多新能源的规划应用将直接服务民生。规划指出,江西各地将建成越来越多的垃圾发电厂,多个垃圾发电项目正在筹建之中。到2015年,江西省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5万千瓦,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在为"十二五"规划进行周密部署,可再生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二五"规划受到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作为我国权威的学术团体,不仅在学术方面履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也日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为积极迎接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年会的召开,2月19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十四五”时期,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储能、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成为全球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编制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将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列为重点任务,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全国能源行业也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在全面分析总结"十三五"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经验、问题及国际经济与能源形势最新状况的基础上,曾少军针对能源"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出如下几点重大政策建议:1新能源的分布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是实现《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标的"收官之年",同时也将迎来新能源"平价时代"到来前的"抢装潮"。在新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和用电增长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新能源消纳是个综合问题,在保障消纳的情况下,绝不能丢了安全的前提。若将新能源消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天然气领域发展却超出预期。市场凸显韧性,消费较快增长,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均突破千亿立方米。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极寒时期天然气供应有保障。国内外市场供需宽松推动价格低位运行,我国天然气进口呈稳定增长态势,对外依存度进一步缓解。国家管网公司重组整合并正式运营,改革红利开始释放。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天然气领域发展将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换档减速,保供压力明显减缓,供需相对宽松,能源安全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能源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复杂的国际形势,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布好局,将能源安全视为内循环的底线,健全能源储运体系,加强能源供应应急能力,用政策加码保障能源安全,发展清洁能源,从中长期来看,才能实现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并存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的两会备受瞩目:因为本届两会不仅是对2015年的总结、对2016年工作的部署,更重要的是,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这春意日渐盎然的3月里,"十三五"规划将被最终定调——到2020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要全面实现"小康"。"小康"是一种相对富裕的生活态势,它不仅是物质生活有较高的保证,同时天更蓝、水更清、人居环境更适宜也是其中的内涵之一。而这正是能源与环保领域所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风能》2012,(11):8
10月10日,据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的消息报道,江西省近期已经出炉"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聚焦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许多新能源的规划应用将直接服务民生。作为国内较早发布"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地区之一,该规划为江西新能源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路线。据悉,此次共有20多个风电项目列入规划中。江西省已有鄱阳湖区山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只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不会改变。一方面中国油气行业特别是国家大型能源企业,要按国家的统筹部署,做好疫情期间能源保障供应工作;另一方面油气企业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2012,(2):61-62
综合类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三年来发布的第一部规划,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据介绍,《规划》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局内各专业司及能源领域200多名专家,历时两年半完成。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之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总体而言,上一轮的高速发展导致的能源产能过剩以及供需格局恶化已经随着供给侧改革及产能出清而基本结束,我们正站在能源新周期的起点上。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用能需求,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彻底扭转传统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讲话精神、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等要求,为做好《百色市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协会作为编制单位,受百色市发展改革委委托,于2021年3月3日在百色市召开《百色市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参会人员主要有自治区特邀专家、课题调研组,百色市工信局、统计局、生态环境局、工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能源"十四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面向2035年现代化国家初步建成和2050年建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也在进行中,我国历史上关于能源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次,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纲要的编写,都包含了能源的内容,自"六五"开始有了专门的能源规划(计划),先后编制了8次国家能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744号,以下简称《规划》),新的形势下,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并且从"保供应"转到了"增效益"。《规划》要求,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t标准煤以内。同时,从年均增速来看,"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能源工程》2011,(3):64-64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我国向世界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如何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对能源技术的要求如何满足,这些都对今后能源科技的发展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