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炭技术》2021,40(5):142-144
底板突水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要浪费很多的地下水资源,所以对水害的预测显得尤其重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结合工作面的实际条件,首先使用经验公式来计算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然后以此结果为基础采用突水系数法、临界水压力法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工作面底板突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程明 《河北煤炭》1995,(3):46-49
介绍了受华北型奥灰岩溶水严重威胁的大水矿井为同类型矿井进行带压开采探索的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了带压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回采工作面底板突水规律也有必要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我国矿井突水现状,对含水层、隔水层、地应力、矿山压力、地质构造、采掘活动等影响底板的突水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煤矿突水预测和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肥城矿区大量的突水资源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因素以及地质构造与底板突水的关系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平  张超 《煤矿安全》2012,43(1):164-166
针对埠村煤矿911采区首采条带工作面初采阶段发生底板突水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等方法,就工作面宽度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带采宽为15~20 m时,对应的底板破坏深度均为5~7 m;多个工作面叠加影响后底板破坏最大深度为10m。将采区条带工作面宽度由15 m增至20 m,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在保证安全回采的前提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承压水上开采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条件对下组煤的底板破坏深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突水系数法对底板突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应用离散元数值软件UDEC模拟了在薄煤层群采动应力和水压联合作用下底板的破坏规律和裂隙演化规律,得出底板破坏深度将达到41 m,底板突水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底板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7.
井陉一矿对带压开采承压煤水体上煤层,采取分层开采,底板加固,短壁开采,块段式开采,合理留设防水煤柱,合理控制两相邻工作面开采前后错距,快速匀速推进等多种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底板突水。  相似文献   

8.
刘建平 《煤矿安全》1993,(9):41-42,29
<正> 工作面底板突水问题在石炭二迭纪的华北煤田极为普遍,因此研究底板突水因素和对突水可能性的预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以往,对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我们反仅仅采用“突水系数”来衡量,这显然不太合理,实际上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它受地下水压、隔水层厚度、岩层组合、裂隙发育程度和所处构造部位以及开采  相似文献   

9.
张世威  王文  杜伟升 《煤炭工程》2021,53(5):125-130
为了有效预测工作面在带压开采下底板突水,以上孔煤业15#煤层为研究背景,通过塑性理论和经验公式分别计算底板的破坏深度|考虑采动与赋存因素影响,基于修正的突水系数法,提出极限突水系数公式,确定合理的工作面尺寸,提高突水预测精度。现场施工水文钻孔探查底板涌水情况,并根据岩芯测得底板隔水层物理力学性质,与理论推算结果对比,对15#煤层底板突水可能性进行有效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底板主要隔水层属于中等坚硬岩石类,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底板含水层含水性弱,不具备底板突水的条件。极限突水系数计算结果显示,15#煤层在底板完整区段无突水危险,受构造破坏的区段具有底板突水的危险,建议减小工作面尺寸,查明底板地质特征,并加强在构造等薄弱区域的探放水以预防突水危险发生。  相似文献   

10.
突水系数法分析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预测煤矿深部带压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合理划分危安区。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特征、模拟试验及相关资料,对以往突水系数公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突水系数修正公式,并对高家塔煤矿9号煤层带压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及危安区进行了预测、划分。结果表明:突水系数可由0.043~0.091 MPa/m修正为0.067~0.127 MPa/m,突水性分区可由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修正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实际生产矿井带压开采突水事故证明了突水系数修正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受到突水的威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很大,危害相当严重。本文利用尖点突水预测模型,结合信息技术,构建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系统,并以平顶山十矿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7,(11):193-195
针对某煤矿工作面中存在的底板隐伏断层,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突水事故这一情况,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底板富水性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场、围岩位移场、渗流场、塑性破坏区的变化。最后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相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下组煤开采的底板突水问题,以龙固井田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后,确定出断裂构造、奥灰水压、有效隔水层厚度的3个主控因素,并利用Surfer得出3个主控因素的专题图。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梯形模糊数法(TFN)分别计算一级因子及其子类的权重,建立了基于AHP_TFN的预测模型。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为以后开采过程中的底板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段元帅 《山东煤炭科技》2022,40(2):159-161,164,167
通过建立微震监测系统,对微震信号进行采集、分析,精确地计算出微裂隙的破坏位置、能量以及可能影响的区域,实时监测采动过程中工作面底板含水层破裂引起的微震信号,超前分析底板破坏带发育情况,分析微震事件的空间展布,监测断层活化情况,及时发布微震预警信息,实现水害实时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5.
为迅速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开发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系统。以突水系数法和模糊聚类法为理论基础,使用VB设计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Access数据库和Matlab软件,开发预测软件,对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以兴隆庄煤矿为例,运用开发系统对其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为兴隆庄煤矿制定防治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所开发软件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各矿正确评价突水危险性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矿井工作面底板突水安全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工作面底板突水相关概念出发,在分析底板突水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底板突水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的作用与意义.以安全预警理论为指导,结合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工作面底板突水安全预警系统,提出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总体构架,并对系统主要组成层面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为建立底板突水安全预警系统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煤层底板突水定量预测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矿井水害防治理论和马营堡井田水害威胁程度,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马营堡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充水因素,根据GIS和AHP耦合理论,建立了底板脆弱性指数模型,定量评价了马营堡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的突水危险性,作出了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分区图反映了煤层开采时受底板水的威胁程度,可作为马营堡井田开拓生产时防治水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底板隔水层特征和开采活动4个大类13个因子作为底板突水的判识指标,以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煤矿底板突水案例作为学习样本,依据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采用回代估计法所得的误判率很小。因此,选取4个大类13个因子来反映煤矿底板突水状况和应用Fisher判别法预测煤矿底板突水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永煤集团车集煤矿生产实际,介绍了孤岛回采面带底板高压水开采的方法,从技术与现场管理的角度进行了总结,为孤岛回采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Prediction Reliability of Water Inrush Through the Coal Mine Flo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rush of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 water through the mine floor occurs frequently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field in northern China. A probability index method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water inrushes using five indices: an aquifer water-bearing index, a structural index, an aquifuge index, an aquifer water pressure index, and an underground pressure index. Expert input was used to obtain weights for these five factors. Expert evaluation and statistical probability were then used to determine weights of the subsidiary factors, allowing the calculation of a water inrush probability index (I) and a threshold water inrush value for the Feicheng coalfield of 0.65. The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a 74% degree of confidence for this prediction. Finally,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No. 9901 working face of the Taoyang coal mine. A subsequent 1,083 m3/h water inrush that occurred there alig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