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市场的特征分析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2):135-137
从高校体育市场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它的特殊性和特色性,说明高校体育市场还蕴含着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探讨了开发高校体育市场的有利因素,提出了用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其开发对策,以便健康、有效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进发。 相似文献
2.
3.
为提升高校体育文化活力和品位,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对体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体育教学把体育文化元素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文化中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体验运动的激情,感受体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秦明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41-142
现代科学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对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只有培养好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阶段进行锻炼,而且是步入社会后,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终身体育这一新的体育思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为什么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以及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以阳光体育为视角,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与阳光体育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效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对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体育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单项俱乐部教学模式,更新课外活动内容体系,建立与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相一致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浅谈高校体育如何与社会体育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措施,认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应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适合终身体育思想的教材体系,在教学中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在课外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余暇运动的引导和管理,在余暇运动中完成向社会体育形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11.
高校体育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若涧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23(4):100-102
体育后进生存在于每一所高校,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16PE量表测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高校体育后进生之所以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基础较差,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即中小学阶段未能接受到必要的体育教育以及他们在个性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所造成的。因此,高校应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教育,采取必要的手段帮助他们摆脱这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志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3):66-68
高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树立现代健康观和体育观,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心理调控教育、社会适应教育、自我治疗教育和健康的性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付伟平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3):99-102
该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河南省7个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行了调查了解,并与高校体育课项目的开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居民进行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与高校体育课项目的开展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一些差别。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项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体育的开展,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大众体育的特征来思考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10):33-37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吉林省部分高校现有体育课程体系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定位不准,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时代特征;课程目标不清,过于夸大整体效应;课程内容体系庞杂,主体不明确;课程的实施体系混乱,效果欠佳;课程评价体系单一,缺乏发展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和互动式评价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下,应构建以终身体育教育为核心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增强学生体质为关键;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习惯,健康的体育精神和个性品格为基本任务的新课程体系,使高校体育真正回归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终身体育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黄若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23(4):100-102
体育后进生存在于每一所高校,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16PE量表测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高校体育后进生之所以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基础较差,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即中小学阶段未能接受到必要的体育教育以及他们在个性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所造成的。因此,高校应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教育,采取必要的手段帮助他们摆脱这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现代休闲体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休闲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将现代休闲体育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设想。现代休闲体育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高校体育课程资源,而且符合终身体育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4):35-3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显露出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作用;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练习的形式;过于强调结果性的运动成绩评价,忽视教学过程对提高学生个性品格和文化修养培养的评价。通过选项制、俱乐部制、导师制、体验式、阶段考试等教学模式改革试验,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盛菊霞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106-109
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宁波市高校及体育局相关专家领导,确定宁波市高校体育资源配备现状,分析其面向社会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及现实困难。联系实际,制定策略,为宁波市积极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科学服务社会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改革必须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世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3):127-129
分析了高校体育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特征;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密切结合素质教育的思路以及提出了高校体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