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赛绪志 《中州建设》2006,(5):77-77,78
2002年至2005年P市建设工程招投标主要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本文试就该市实施最低投标价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凭借着一定的优势,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地被应用,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作用必须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大力推广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本文就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随着招投标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及实施,是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实施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取消“最低价中标”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木 《建筑》2009,(3):32-33
2003年4月1日,厦门首开先河,实施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2004年出台的《深圳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细则(试行)》规定“园林绿化工程、土石方工程项目不再进行技术评审,一律实行最低价中标”;2005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采取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暂行办法》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招标中评标办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目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招投标中普遍采用的评标办法存在的缺陷,建议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介绍了这一评标办法的法律依据及其优点,并提出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实施时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蒋汉彰 《山西建筑》2005,31(10):199-200
对我国现在的招投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建设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加快招投标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法,提出有效实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投标价法的评标方法是符合市场经济法则,是评标方法改革的趋势,也是与国际化工程招投标接轨的需要.讨论了以标底为中心的评标方法的弊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法在评标中的应用,以及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运用中必须把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吴业鹏 《山西建筑》2010,36(25):263-264
简要介绍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概念,针对我国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完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促进该评标方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建民 《山西建筑》2007,33(35):284-285
探讨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中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障合理最低评标价法的措施,从而确保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招标成果。  相似文献   

10.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推广既要有合适的范围,又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在实践中由于环境不佳,恶性竞争现象频现。在分析南京市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的招标类型、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评析。分析表明,在邀请招标中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较多,而在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招标中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成本价界定困难及履约信用缺失仍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必须做好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芬 《城市建筑》2014,(24):124-124
近些年来,建筑市场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招标中普遍采用了“最低价中标法”。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一些问题凸显出来,给工程招标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本文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筑工程招标用最低价中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项目实施阶段实行代建单位招标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单位以最低价中标并实行中标价包干。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中标项目在实施阶段的投资额原则上不认可变更,这对项目的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投资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介绍代建单位的中标项目如何有效控制投资及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旨在为代建单位的投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具有较高市场效率的工程招标方法。2003年7月1日在我国开始实施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方法,被视为推行“最低价中标法的前奏”。国内有些地区也已经全面实施或正在积极试点“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面对政策导向、制度变革趋势和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最低价中标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最低价中标法的博弈论基础、厦门市的改革实践,以及笔者在福建省教育系统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最低价中标法的理论优势、现实意义、作用和实施条件。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理论上最优,实际中可行的建设工程招标方法,应该成为我国建设工程交易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目标之一,应该在积极创造条件的基础上推动这项制度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14.
现有工程招标评标的不规范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华 《工业建筑》2005,35(Z1):973-975
工程项目评标是招标工作的主要环节,评标决策方法的科学、客观与否,直接关系到招标工作的成功,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中标人,是建筑市场环境的综合反映。现有工程招标评标的不规范现象,其根源就是标底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法是大势所趋。但“最低价中标”原则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投标人为了不使总报价过高,对在施工过程中无望增加工程量或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压低报价。同时,有些投标人不惜一切手段了解专家名单,长期拉拢某些专家,影响评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规范招投标行为,提高招投标透明度,实质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活动,将建立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的过程法律化。  相似文献   

15.
再谈"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法定的评标办法之一,其难点在于如何判定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通过对该办法的解读,把握"经评审"和"评标价"这两个关键点,强调评审的准确性、合理性和一致性,真正体现"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改革的重点,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核心是“合理低价中标”。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在招投标中采用方法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建立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为工程项目招标评标提供定量决策依据,对业主根据合理低价中标的规定确定合适的投标单位起到科学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冲 《安徽建筑》2009,16(4):166-167
有效最低价中标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的一种运作方式,近年在全国一些地方实施以来,通过集中到招投标统一市场等建设项目有形市场上运作。既控制了政府大量资金支出,又规范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同时也保障了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此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方政府实施此方式的初衷,但也需要在运行中结合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完善,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领域长期存在的挂靠、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文章提出了采用最低价中标、工程担保、放开招投标市场、设立投标指数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的思路及操作程序。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阐明最低价中标法的适用性和工程担保、放开招投标市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在具有通用技术标准的工程项目中逐步推广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情况,论述了业主在招标中可能遇到施工企业采取“低价竞标、高价索赔”的恶意策略,为中标而到处挂靠、搞虚假材料等问题,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提出在招标时要完善招标文件、严格审定投标报价、通过资格预审从源头上杜绝某些可能产生的纠纷,以减少业主在工程建设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