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MSBR反应器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 :膜的截留作用可使硝化菌在反应器内富集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 ,其去除氨氮的最高负荷为 0 .19kg/(m3 ·d) ,出水氨氮 <1mg/L(去除率为 99%) ;泥龄长可能使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其他大分子物质积累 ,从而抑制硝酸盐细菌的活性 ,导致NO- 2 积累而有利于短程脱氮的进行 ,但泥龄过长也会影响亚硝酸盐细菌的活性 ,从而影响对氨氮的处理效果。整个系统的硝化效果主要受温度、pH值、DO、冲击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污泥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SMSBR)处理焦化废水 ,在泥龄为 6 0 0d的状态下运行 ,污泥产量少并体现出延时曝气的特征 ,平均污泥负荷 <0 .10 2kgCOD (kgMLSS·d)。当污泥浓度 >6 5 18mg L时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但以膜实现泥水分离可以保证出水不受之影响。VSS SS(比活性 )总体呈较弱的下降趋势 ,但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与出水COD的对应关系出现了反常现象。经过长期运行 ,污泥颗粒平均粒径从 10 0 μm降至 30 μm ,并在低温和高负荷的情况下表现出分散生长的特点 ,从而使上清液的浊度和COD升高。  相似文献   

3.
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膜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采用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过程中,通过对污泥进行终端过滤来反映膜污染机理,着重考察了过滤过程中的阻力分布,并通过标准堵塞过滤定律和沉积过滤定律来拟合膜过滤过程,从而确定了膜污染的控制因素。污泥的阻力分布试验表明,沉积阻力占总阻力的90%以上,并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而内部污染阻力所占比例最小;污泥的终端过滤过程严格符合沉积过滤定律,即使在过滤初期也不受堵塞过滤的控制,这与阻力分布的结果相对应;污泥在严格符合沉积过滤定律,即使在过滤初期也不受堵塞过滤的控制,这与阻力布的结果相对应;污泥在终端过滤过程中膜的相对通量随过滤时间呈指数衰减趋势,并在几分钟内就达到相对稳定值,且低压对应较高的相对通量,但通量衰减指数和压力之间没有相关性;污泥的压密指数为0.7015。  相似文献   

4.
SMSBR处理焦化废水中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采用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SubmergedMembraneSequencingBatchReactor ,简称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过程中获得了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作用 ,平均亚硝化率 (NO2 -N/NOX-N)为 91.1% ,并通过试验证实了这是由于泥龄太长所产生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抑制了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硝酸盐细菌的结果。在试验运行初期 ,由于泥龄短使微生物代谢产物未得到充分积累 ,硝化过程进行得非常彻底 ;然后在高效短程硝化的基础上进行反硝化 ,当反硝化负荷 <0 .174kgNOX-N/ (kgSS·d)、HRT >8.4 4h时 ,可实现 81.34 %的反硝化率 ,此时外加碳源的COD∶N为 2 .1∶1。  相似文献   

5.
利用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去试验及GC/MC分析法,较系统地研究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焦化废水是含芳香族液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典型废水,4种不同运行状态下出水中芳香烃及杂环化合物种类减少,主要由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有机物及降解中间产物组成;焦化废水中苯酚类及苯类地易降解有机物,吡咯,萘等属于可降解有机物,吡啶,咔唑等属于难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对厌氧-好氧(A/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简捷硝化反硝化工艺以及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焦化废水的固有特性及其各种生物脱氮工艺的特点,阐述焦化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比较各种生物脱氮工艺或其组合工艺的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并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SMSBR中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过程中,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进而形成生物活性炭(BAC)来实现对膜污染的防治,并通过对BAC污泥的终端过滤来反映其对膜污染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BAC污泥在终端过滤过程中,其相对通量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活性污泥相同,但投加PAC后的膜通量明显提高。另外,在相同压力下普通活性污泥的通量衰减指数要远高于BAC污泥,而在相同PAC浓度下BAC污泥的通量衰减指数随压力的变化与普通活性污泥一样,未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BAC污泥的阻力分布表明,沉积层阻力仍占有绝对优势(大于80%),并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该比例有明显下降,膜的固有阻力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体现了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A2/O工艺各段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近年来A^2/O工艺各段对焦化废水中几种典型难降解有机物(吡啶、吲哚、喹啉等)的降解情况,从降解特性、动力学及机理等方面加以分析,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厌氧、缺氧及好氧各段微生物的联合降解作用,提高A^2/O工艺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原理、设备与流程等方面叙述了生物脱氮技术,使原来平均处理率仅为2%的氨氮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某味精废水处理工程的操作,研究了其除碳脱氮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对COD的最大比去除速率为0.110 kgCOD/(kgVSS·h),最大容积去除速率与实际容积负荷之比为17.28~21.12,最大比去除速率与实际污泥负荷之比为13~21,饱和常数KS为202 mgCOD/L;对氨氮的最大比去除速率为0.014 1 kgNH4+-N/(kgVSS·h),最大容积去除速率与实际容积负荷之比为8.86~11.25,最大比去除速率与实际污泥负荷之比为7~11,KS为19.1 mgNH4+-N/L,表明该工程去除COD和氨氮的潜力还很大,容易实现达标排放.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对硝态氮的最大比去除速率为0.014 0 kgNO3--N/(kgVSS·h),KS为13.5 mgNO3--N/L;当以醋酸盐为碳源时最大比去除速率为0.024 4 kgNO3--N/(kgVSS·h),KS为12.0 mgNO3--N/L,表明醋酸盐比葡萄糖更有利于提高反硝化速率和强化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2.
鹤山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山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早期设计存在缺陷,出水的氨氮和总磷一直未能稳定达标.为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在不新增主体构筑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混合液回流系统、完善污泥回流系统、改进污泥处理流程等,将原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成为A2/O工艺,使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具备了脱氮除磷的功能.改造后出水水质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温对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厂除污效果影响的调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太湖流域三个城市的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温变化及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温度对污水厂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江苏省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水水温变化范围是9.6~31℃,年平均值为(20.3±6.0)℃;污水水温12℃的年概率约为9%;气温变化速率约为水温变化速率的1.7倍。污水水温对COD和TP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但污水水温降至15℃左右时,低温对活性污泥硝化反硝化性能的抑制作用开始逐渐增强,因此太湖流域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采取了应对低温的各项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粉煤灰陶粒为粗骨料,辅以水泥、高效减水剂等制成新型生态陶粒混凝土,作为自行构建的交替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简称ECCBR)的载体,用于城市污水脱氮.采用间歇运行和间歇曝气方式,在不同DO、C/N值等条件下进行挂膜试验,结果显示,挂膜周期主要受水温影响,25 ~31℃时为8~10d,15 ~17℃时为13~15 d;DO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明显,浓度宜控制为1.5 mg/L;生物膜成熟时,对COD、氨氮和总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6.4%、94.0%和81.4%,出水浓度均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以内,此时进水COD、氨氮和总氮浓度分别为200、18.1和19.9 mg/L,循环水流量为667 L/h; SOUR沿程变化甚微,反应器末端依然可以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活性.新型生态陶粒混凝土投资低、挂膜周期短、脱氮率较高、抗冲击负荷,通过进一步开发可作为城市污水高效低耗脱氮的又一生物膜载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城市污水中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特性,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间歇出水的运行条件下,SMBR对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当HRT为4 h、曝气/停曝时间为90 min/30min时,SMBR对小分子质量有机物(〈4 ku)的去除率为44%,对中等分子质量有机物(4~30 ku)的去除率〉90%,高分子质量有机物(〉30 ku)因可被微滤膜高效截留而在反应器中发生一定程度的积累。影响脱氮效果的因素包括DO、HRT、曝气/停曝时间等。当DO为3.2 mg/L时,总氮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被去除。当曝气/停曝时间周期为120 min、HRT为4 h时,脱氮较适宜的曝气/停曝时间为90 min/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