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卞浩 《广东化工》2023,(6):140-142+115
本文采用响应面法研究针对上海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的热脱附修复,拟获得石油烃脱附效率与各研究因子的数学关系和条件最优解,进而指导工程现场修复施工。结果表明:试验组符合quadratic模型(R2=0.892),且残差符合正态分布,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土壤石油烃脱附效率与温度、加热时间呈正相关,与筛孔目数呈负相关即土壤粒径越小脱附效果越差,其中加热时间和筛孔两因子存在良好的交互影响;当筛孔目数为37目、温度为329℃、停留时间为19 min时,土壤中的石油烃可达到近100%的脱附效率,为模型预测最优解。  相似文献   

2.
《化工设计通讯》2017,(10):233-234
石油钻进作为探测石油后一个流程,在石油开采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因此对石油钻进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阐述在石油钻进的过程中钻进参数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钻探成本计算模型,并用严密的数学公式进行参数的验证,验证我们所进行的计算存在最优值,然后得出最优控制值的分布,使石油钻进施工的成本最小化成为了可能。所提出的最优控制计算模型,对于钻井的流程给予详尽的描述,在仿真实验室里进行验算与实施,保证了其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源物质,在石油井下作业中,存在着一定的井喷风险,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事故发生,建立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的发生。本文结合石油井下历史事故资料和井下高危作业风险辨识资料,以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建立和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应用,深入探讨了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以期减少石油井下作业井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模拟油藏条件,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室内沙土管模型,以验证兽疫链球菌应用于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系统探讨了温度、含油量、注入菌液浓度、闭井时间对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影响。该模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达到了预期模拟效果;同时验证了兽疫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在温度为40℃、含油量为30%、菌液浓度为5.5×105个.mL-1、闭井时间为7 d的最优条件下,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达22.14%。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和行业要想实现进步与发展,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与手段加强自身管理。对于石油项目建设来说,更是如此。一般来说,石油项目建设的规模比较大、耗费资金人力等也比较大,因此,对其进行管理就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从目前来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国石油项目建设普遍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水平不高。在石油项目管理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解决。鉴于此,本文拟从石油项目建设管理现状以及石油项目建设管理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6.
石油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随着国家对石油战略储备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石油储罐内外防腐技术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石油储罐内外防腐的有效性也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石油储罐的内防腐技术和外防腐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此来为今后石油储罐内外防腐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与一般的工程施工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施工难度大,施工影响因素多。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人员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的把握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的特点,以保障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并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缺点与不足,严重影响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输送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天然气管道在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OPM3为基础,从石油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石油工程项目复杂程度、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4个维度,构建了符合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合实际钻井工程项目,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衡量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找出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石油工程项日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用遗传算法进行多流股换热器网络综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多流股换热器网络综合数学模型,该模型改进了文献中等温混合的不合理假设。多流股换热器网络综合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MINLP),这类问题的非凸非线性的特性使得目标函数存在多个局部最优解。传统的基于梯度的搜索方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由于计算规模庞大且极易陷于局部最优解而不再适用,而遗传算法却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很有希望的一个方向。因而对遗传算法求解多流股换热器网络综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自动产生可行的多流股换热器网络的方法策略,最后通过两个例题说明所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各种油田工程越来越多。在当前采油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采油的能耗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油事业的发展。为此,对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谭景生 《广东化工》2009,36(8):49-50
文章介绍了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树脂厂生产C9深色石油树脂生产工艺及为了生产较高软化点的C9深色石油树脂,保生产后路畅通,对生产深色树脂汽提系统进行真空改造的情况。通过对改造效果、操作条件、产酿质量指标定位等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到了一条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宝刚 《当代化工》2012,41(4):412-415,440
介绍了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情况,着重介绍了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原油生产情况、石油消费及石油贸易情况.从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情况及石油消费量的预测情况来看,石油资源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确保并有效利用石油资源是摆在我们前面的重要课题.提出了有效利用石油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的多相流数值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强  梁冰  冯夏庭  刘建军 《化工学报》2005,56(5):920-924
在综合考虑有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下,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在多孔介质迁移转化的多相流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特征有限差分方法和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离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机制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地表泄漏以后,将在重力和毛细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当污染物迁移到地下毛细管区后,其向下的运动将整体受到毛细张力的阻碍,污染物要想进入毛细饱和带必须克服油-水界面的进气压力,这时污染物在毛细饱和带顶部聚集以期获取压力,同时将产生以水平方向为主的迁移,最终随着污染物的压力超过其进气压力,导致污染物进入毛细饱和带,在地下水水位上形成一个透镜体.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验测试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这为定量化研究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分配与归宿及污染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机油乳油提高药液对紫茎泽兰叶片润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添加机油乳油的氨氯吡啶酸药液和甲嘧磺隆药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了机油乳油可以很明显地降低市售的氨氯吡啶酸、甲嘧磺隆制剂药液的表面张力的结论。氨氯吡啶酸的表面张力可由80mN/m左右降低到37mN/m左右,甲嘧磺隆可从90mN/m左右降低到40mN/m左右。通过氨氯吡啶酸药液和甲嘧磺隆药液与紫茎泽兰叶片接触角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液滴与叶片达到平衡的时间,即接触角测定的最佳时间。在药液与叶片达到平衡时,测定添加不同浓度机油乳油的氨氯吡啶酸药液与甲嘧磺隆药液与紫茎泽兰叶片的接触角,找出接触角较小时机油乳油的最低浓度,探索出提高药液在紫茎泽兰叶片润湿性的最小机油乳油添加浓度,以期为野外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液滴与紫茎泽兰叶片平衡时间为50s;农药与助剂最佳搭配为:0.2~0.4g/L氨氯吡啶酸+0.020%~0.040%机油乳油,0.4~0.8g/L氨氯吡啶酸+0.004%~0.040%机油乳油,0.8~1.6g/L氨氯吡啶酸+0.004%机油乳油;0.1~0.2g/L甲嘧磺隆+0.020%机油乳油,0.2~0.4g/L甲嘧磺隆+0.020%~0.040%机油乳油、0.4~0.8g/L甲嘧磺隆0.020%~0.040%机油乳油。  相似文献   

15.
石油供应链计划层优化与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场景的两阶段随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来优化不确定条件下多周期、多层级的石油工业供应链的计划层管理。模型以碳排放税的形式将减少CO2排放的环境目标融入到经济目标之中。供应链的各级节点均以黑箱的形式存在,使模型得以简化,在时间尺度相对较长的计划层获得优化结果,为供应链的计划与管理提供指导方案。并且分析了算例最优期望收益的风险性,在此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约束,得到了带有风险管理约束的供应链计划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结果与原模型相比,期望收益附近的收益风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石油石化产业目前所处的状态 ,介绍了外国石油石化产业的组织模式及加入WTO后中国石油石化市场的竞争态势 ,指出了中国石油石化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提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亟需持续重组。  相似文献   

17.
许贵贤 《广州化工》2010,38(12):306-308
消除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安全事故隐患,单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去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生产领域里的危险,才能有效防止灾害事故。本文对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生产过程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根据结果提出建议,为该类型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近几年石油工程专业化重组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石油工程业务由承包商向技术服务商转变,从而提升石油工程业务的盈利能力。当前业内普遍认为,以钻井、修井业务为主的石油工程企业属于石油工程承包商,具有盈利能力差的特点。然而,美国HP公司以其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只要采取适当的发展策略,石油工程承包商同样能实现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石油安全极易成为大国博弈中我国受制于人的软肋,我国石油储备能力亟待加强。当前,我国石油储备能力建设落后于规划要求,主因是一些体制机制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地方政府、建设企业、运营管理企业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十四五”期间,我国石油储备要坚持储备能力建设和储备制度建设两手抓,要着重处理好增量与存量、创新与改革、国际与国内三方面关系,要在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加强企业责任储备、发展储备新模式、完善储备基地布局、加强国际合作、丰富储备资金来源、完善轮换动用机制、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石油储备立法等具体领域上系统发力,推动我国石油储备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产物。美国建立和确保战略石油储备的总体思路是:以最低的成本,储备高质量的原油;在扩大战略石油储备时,把它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具有运作模式市场化、规模适时调整、储备方式因地制宜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