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Internet技术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人们对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增长与需求,Internet的TCP/IP协议IPv4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的发展。本文指出了IPv4的局限性,阐述了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以及IPv4协议向IPv6协议演进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业界对于过渡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未来的IP网络将是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集成网络。IPv6能够解决IPv4的许多问题,如地址短缺、服务质量保证等。同时,IPv6还对IPv4作了大量的改进,包括路由和网络自动配置等。IPv6和IPv4将在过渡期内共存几年,并由IPv6渐渐取代IPv4。  相似文献   

3.
在IPv4与IPv6混合网络中,如何同时支持传统电话业务与IP电话业务以及其他互连网业务是向下一代网络演进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在网络层协议由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传统电话业务和互联网话音业务融合的技术,包括混合环境下的软交换以及VoMPLS技术。  相似文献   

4.
陈如明 《移动通信》2005,29(8):15-17
移动IP技术是移动通信和IP技术的深层融合,它可以使每一个用户终端都具有网络节点的能力, 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从而实现人们梦想的无处不在的多媒体通信,移动IP技术也因此倍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本期推出的“移动IP”专题,从移动IP系统的解决方案、安全性分析、IPv6与IPv4的比较、IPv6在3G/4G中的应用以及我国在发展IPv6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移动IP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业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IPv4与IPv6混合网络中,如何同时支持传统电话业务与IP电话业务以及其他互连网业务是向下一代网络演进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在网络层协议由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传统电话业务与互联网话音业务融合的技术,包括混合环境下的软交换以及VoMPLS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IP的发展和应用,最初的移动IPv4已经暴露出先天不足。由于移动IPv4的缺陷(如三角路由问题),移动IPv6的设计借鉴了开发移动IPv4的经验,并且利用了IPv6提供的新特性。移动IPv6正在成为IP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比移动IPv4有很多显著的改进。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基于移动IPv4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移动IPv6和移动IPv4的差异,介绍了移动IPv6的主要工作过程。移动IPv6的真正推广,一方面需要借助下一代网络的快速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克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信技术》2004,(4):J021-J02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IP地址资源非常紧张.而下一代语音、数据、视频融合的通信网络对安全、质量和移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下一代网络过程中,IPv6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未来的网络是基于IP的,而目前IP网络的基本协议是IPv4。IPv4在地址空间、端到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建立下一代网络的目的是为提供下一代服务,下一代服务的特征是宽带多媒体、全球性、个性化和无所不在,以及IPv6协议的优势、与下一代服务的关系等.认为对于下一代IP网络来说,目前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IPv6.在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从IPv6能够为克服网络障碍和支持下一代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做出贡献,IPv6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IPv6产业的发展,以及重视RFID标记的研发工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信建设》2004,(5):76
思博伦通信宣布其TRT交互式路由测试系统能够评估综合性的IP路由网络中的音频、视频和数据服务。在目前日益扩大的路由网络系统中部署新的P服务,包括安全性和Pv6,尤其需要进行复杂的IP路由功能性测试,思博伦通信的TRT交互式路由测试系统能够通过减少测试配置时间来减化对多个路由协议的仿真以及生成混合IPv4、IPv6和P组播的流量,从而帮助用户应对目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9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一份备忘录,决定到2003年10月1日,所有已经开发采购或并购的“全球信息网格”(CIG)设备除了具备与IPv4系统的互操作性能外.还必须支持IPv6,同时美国国防部还计划到2008年实现从IPv4到IPv6的完全过渡。此前美国因为拥有丰富的IPv4地址.对发展IPv6态度很不积极,但是通信网络向IP网络演进的趋势已是确定无疑的,同时IPv6在解决安全性、移动性以及QoS方面比IPv4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美国也不得不顺应大势,推动Ipv4向IPv6的过渡,美国的态度转变反映了全球IPv6产业化进程在明显加速。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 v4)的全球互联网面临网络地址消耗殆尽、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制约性问题,IPv6相对于IPv4拥有海量的地址表、高效的转发能力、即插即用、安全报文机制等优势,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我国基础电信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已全面就绪,具备全国范围服务能力,并开启IPv6承载服务,移动和固定终端已经全面支持IPv6,随着政府大力推进,企业IPv6改造刻不容缓。介绍了IPv6的相关技术和协议,并分析目前企业升级改造中常用的几种方案(隧道方案、双栈方案、地址转换方案),针对不同方案提出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提出了新建IPv6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总结IPv6未来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IPv6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IP技术的应用和未来网络的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以其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从安全技术方面分析了IPv6安全技术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其在安全方面的局限性,并说明IPv4向IPv6过渡还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IPv4地址空间的逐渐耗尽,IPv6作为新版本的IP协议,对IPv4的最终取代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必然。IPv6在地址空间、安全性、QoS等方面具有IPv4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将互联网和各个企业网络中的所  相似文献   

14.
作为设计用来替代IPv4的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自1996年由IETF的RFC2460加以规范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一定的部署。IPv6技术相对于IPv4有许多显的优点,如巨大的地址空间、主机地址即插即用的自动配置、层次化的地址结构、强制性的IP Sec和端到端IP连接性等。由于技术上的优点,IPv6在3G、pDA设备、导航设备以及家用网络、宽带服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Internet规模急剧膨胀,IP地址需求量呈现爆发性增长,目前IPv4地址仅剩余不到总量的7%,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2012年左右IPv4地址将耗尽。而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必将消耗更多的地址并加快IPv4地址的耗尽。除地址危机外,IPv4协议还存在网络安全、移动IP,QoS等实现机制不完善的缺陷,不能满足新业务电信级需求,无法适应网络融合趋势,IPv4逐渐成为Internet进一步发展的障碍。IPv6充分迎合了未来网络向IP融合的发展方向,并且进一步完善了IP网络的可运营可管理性,具有地址充足、报头高效、即插即用、网络安全、端到端QoS以及良好的移动性等特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牛启波所撰《中兴通讯助力打造上海世博IPv6园区网》介绍了作为2010年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电信首次在国内采用IPv6承建世博园区承载网,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宽带接入、高清IPTV和视频监控等IPv6应用。中兴通讯作为业内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借助自身丰富的IPv6建网经验,助力中国电信打造世博会IPv6园区网。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最佳的方法就是在保持IPv4的同时部署IPv6,即采用"双协议栈"法。根据国际互联网协会(InternetSociety)的统计,数千家企业和数百万个网站目前正在永久性地部署IPv6。因此,互联网已不再是一个同构网络环境下的纯IPv4网络,而是一个由双协议IPv4和IPv6组成的网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研究发展促进了对下一代IP协议(即IPv6)的研究,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IPsec是IPv6的安全标准,同时也可以在现行IPv4网络中实施。文章讨论了IPv6的新特点、安全服务、IPsec体系结构,以及实施IPsec时所需的几个基本协议,同时还阐述IPsec解决IP网络安全问题的机制,指出IPsec存在的不足,展望IPsec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TCP/IP正从IPv4向下一代互连网协议IPv6逐步演进,作为网络层协议的移动IP将在IPv6中为网络节点提供更加完善的移动性支持。目前,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移动工作纰将把制定移动IPv6标准作为移动IP工作组议程的主要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虽然已经采用了一些节约使用IPv4公网地址的技术(如为用户分配“临时地址”、“内部地址”等),以延缓地址的消耗速度。但这些技术对IP业务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因此,我国IPv4地址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仍然无法回避。而构建基于IPv6的新的网络业务运营模式逐渐浮出水面。相比IPv4网络技术,IPv6集成了海量地址空间、简洁的移动互联技术、嵌入的安全技术、易于快速处理的流标签技术等优势。而这些技术优势有利于转变现有IP网络的业务模式,即由单一的IP传送业务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网络为纽带的全业务网络。也就是说,IPv6能够满足各个电信网络对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陈保江所撰《从宽带运营需求看IPv6带来的机遇》一文,对IPv4在当前宽带业务运营环境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IPv6的部署给运营模式带来的新机遇,从而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诚  王春峰  刘敏 《电信科学》2004,20(10):45-49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Pv6终端互连的隧道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所有常见的NAT类型,无需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可以向用户提供固定的IPv6地址.另外,针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间的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加,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IPv4/IPv6转换网关很难满足性能需求的现状,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平台研发了高性能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IPv4与IPv6网络间实现了高性能的地址和协议转换,为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平滑升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