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济钢第三炼钢厂奥钢联板坯连铸机采用的结晶器在线调宽、结晶器专家系统、结晶器高精度液压伺服振动系统、智能扇形段轻压下技术、DYNACS二冷配水控制等主要先进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生产应用情况,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连铸机作业率、铸坯合格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杭钢ERP计量报表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MP7 (Monitor Pro V7)是一个多用户实时SCADA(上位监控)软件解决方案.用于生产制造和过程控制。主要介绍其在济钢第三炼钢厂转炉系统中的应用、系统组成、通讯结构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网络考试系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 《承钢技术》2006,(4):43-46
应公司团委的需要,开发了此网上考试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和用途是实现多人一起参加考试,题目是随机抽取,不同的卷纸内容不重复,系统自动计时,可以随时提交,时间到了之后强制提交,交完卷纸之后马上可以看到考试成绩。这个系统利用的是Access数据库,使用ASP编程语言编写程序。通过局域网的联网功能,以本地机器作为服务器,启动ⅡS服务,实现网上考试。用户只需要输入IP地址或者网络名即可进入考试系统的登陆界面。  相似文献   

5.
介绍安钢三炼钢厂供电系统的组成,重点介绍了冶炼系统、动力系统和照明系统的供电方式。该系统安装了动态无功补偿和滤波装置,改善了功率因数,保证了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6.
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概述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第一炼铁厂1^#高炉上的应用情况。增加2台工业PC作为优化站,与已有计算机系统组成高炉控制室的计算机局域网。通过深入开发系统优化软件模块,实现高炉冶炼过程的在线优化、智能化操作与管理,进而实现炼铁厂的数据资源共享与管理的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7.
鞍钢第三炼钢厂工艺技术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学忠  张锦刚 《炼钢》2002,18(5):1-4,8
回顾了鞍钢第三炼钢厂多年来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进步的发展历程及所采用的新技术,结合中国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阐述了鞍钢第三炼钢厂的技术进步工作目标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韶钢第三炼钢厂方坯连铸机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改造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济钢第一炼钢厂清洁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钢第一炼钢厂通过采取少渣炼钢、煤气回收、钢渣水淬、铸坯热送等措施,达到了充分回收和利用能源、合理使用资源、降低系统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清洁生产的目的,吨钢钢铁料消耗、炼钢工序能耗、耐材消耗分别降至1082kg、1045524.4kJ、6.1kg。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武钢1 700 mm热连轧机活套控制系统改造中所做的实践性探索。通过对活套高度和张力控制模型的再认识,结合专家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理想活套控制特性。在实践中为实现其理想特征,采用了多种新方法,包括基于专家知识的活套智能综合补偿、基于多项式回归的非线性实时张力矩计算、基于统计方法的角加速度值估计等。经实际调试运行,优于改造前系统。  相似文献   

11.
济钢自动化炼钢静动态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化炼钢静动态模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炼钢技术.济钢第三炼钢厂120t转炉成功应用了从荷兰引进的自动化炼钢静动态模型.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组成、主要功能以及在济钢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谭明祥  陶力群  林东  马春生  许家彦 《钢铁》2004,39(10):24-27
详细介绍了本钢转炉自动化改造前的状况和改造后的设备装备水平及转炉改造的主要特点。生产数据表明,转炉自动化改造之后,大大减少了工艺热停,同时使工艺技术指标稳定提高,冶炼周期缩短了20多分钟,年生产能力提高到500万t,实现了转炉底吹与炉衬同寿命,一次倒炉钢中碳氧积平均为0.0023%,煤气回收大于85m^3/t,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00mg/m^3,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兴强  王蕾 《冶金自动化》2001,25(3):154-156
介绍济钢炼钢厂基于Web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提供高效的用户访问能力和快速的应用开发能力,使该厂顺利完成了由传统的生产数据管理向电子化生产数据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于包钢轨梁厂950mm初轧机主传动改造项目的GE交交变频主传动系统的同步电动机和主电路方案,详细地介绍了交交变频全数字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和软硬件构成,该系统目前运行状态良好,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