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立乳粉中阪崎肠杆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对阪崎肠杆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使用的三种保护剂进行比较,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奶液(即脱脂奶粉与无菌水的比例为1∶4)作为保护剂,用于冷冻干燥时提高阪崎肠杆菌活菌存活率.在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阪崎肠杆菌,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成冻干奶粉样品,测其含菌量,根据测得的菌落数量,按比例加入脱脂奶粉混匀稀释成平板菌落计数为10~15 g-1的标准样品,经真空包装获得2批共300个独立包装的冻干阪崎肠杆菌标准样品(10g/包).经过均匀性与稳定性检验,样品的定值及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该方法对进一步完善微生物尤其是致病菌标准物质的制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纯形格子设计优化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的冻干保护剂配方,结果干酪乳杆菌的最优冻干保护剂配方:海藻糖49.2%,谷氨酸钠50.8%;木糖葡萄球菌的最优冻干保护剂配方为海藻糖33.6%,谷氨酸钠27.9%,脱脂乳粉38.5%。根据配方做验证试验,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的冻干存活率分别为65.07%和81.4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内,说明采用单纯形格子法优化得到的冻干保护剂配方准确、可靠。将按最优配方制备的两种发酵剂菌粉以一定比例混合,所得混合冻干菌粉即干酪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直投式复合发酵剂。该发酵剂具有缩短发酵肉制品发酵时间及提高产品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冷冻干燥保护剂在冻干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在改善冻干食品品质上的应用现状.由于冻干条件的欠缺可能导致冻干食品品质下降,适当使用并匹配合适的冻干保护剂可有效提高冻干品的品质.文中特别针对糖类、醇类、氨基酸类和不同聚合物类等冻干保护剂的保护机制和作用对象进行了综述分析,说明了在如何结合物料的特点独立或组合使用冻干保护剂以改善冻干条件上仍然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拟为不同食品材料冻干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改善食品冻干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瑞士乳杆菌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高、低分子化合物对冻干瑞士乳杆菌的保护作用.以冻干后的活菌存活率和凝乳时间为考察指标,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保护效果最好的4种物质甘油、葡萄糖、组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用这4种物质复配,进行复合保护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将增菌培养基发酵液(含10%脱脂乳)与冻干保护剂溶液混合冻干,最佳保护剂配方为0.5%甘油+15.0%葡萄糖+150 mg/L组氨酸+1.5%牛血清白蛋白.加入冻干保护剂后,瑞士乳杆菌冻干后存活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5.
嗜热链球菌真空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活力变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研究了冷冻干燥过程中不同保护剂对嗜热链球菌存活的影响, 试验了嗜热链球菌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活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不同保护剂对细胞冻干存活率和冻干发酵剂活菌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 (P<0.01); 复合保护剂Ⅱ为最优保护剂, 可使试验菌株的冻干存活率和冻干发酵剂活菌含量分别高达 97.27% 和 3.22× 1010 g-1; 采用复合保护剂Ⅱ制成的试验菌株冻干发酵剂在乳中 42 ℃发酵 12 h的细胞生长曲线、产酸曲线和 pH值下降曲线与冻干前对照发酵剂相比, 均无明显变化. 结果表明, 利用最适保护剂制备的冻干发酵剂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发酵剂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取代表性农药品种,建立和评估一种新型纯度标准物质定量分装冻干制备技术。方法通过溶液制备与定量分装、冻干、复溶及色谱法检测,评估样品冻干复溶回收率、瓶间均匀性与稳定性。结果丙硫克百威及毒死蜱2种农药品种的应用效果良好,冻干复溶回收完全,样品均匀性良好。通过40℃下加速稳定性实验,与溶液样品比较,样品稳定性显著改善。毒死蜱和甲基嘧啶磷2种农药品种则出现冻干复溶回收不完全现象。结论该技术对于低蒸汽压和高沸点的有机纯度标准物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降低纯品标准物质的分装量至1 mg以下并在使用环节通过复溶实现完全移取,避免纯物质原料浪费。在保证均匀性的同时,可提高标准物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冷诱导的胡萝卜蛋白质粗提物对嗜酸乳杆菌的冻干保护作用,从冷诱导的胡萝卜中制备蛋白质粗提物,设计6组冻干保护剂配方,以细菌存活率作为指标检测该粗提物的冻干保护效果;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冻干菌粉的形态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冷诱导胡萝卜在12.5 ku和36 ku分子量处出现疑似抗冻蛋白条带;不同保护剂对嗜酸乳杆菌的冻干保护效应差异显著(P<0.05),添加冷诱导胡萝卜粗提物的复合保护剂冻干保护效果最优,其细菌存活率达到76.02%;最佳保护剂组配方为:10%脱脂乳,10%麦芽糊精,10%海藻糖,1.0%L-Cys,2.0%VC,2.0%甘油,0.8%硫酸锰和15%冷诱导胡萝卜粗提物。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罗伊氏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及产业化制备效率,系统解析不同种类保护剂对该菌的保护效果并优化高密度冻干工艺降低冻干体积。首先将不同分子量、不同种类的单糖(醇)、二糖(醇)、低聚糖、多糖和蛋白质分别与罗伊氏乳杆菌的菌泥混合冻干测定存活率,然后研究不同分子质量的保护剂复配,及优势保护剂复配其他类物质对菌体的冻干保护效果,最后优化冻干前菌体与保护剂的比例和菌悬液总干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低聚糖对罗伊氏乳杆菌具有最好的冻干保护效果,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的物质以不同比例复配均不会提高保护效果,谷胱甘肽、甜菜碱、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均未显著提高低聚糖对该菌的冻干保护效果。菌泥与低聚糖类保护剂以干重比为1∶1. 2混合时,具有最高的冻干存活率,冻干前菌悬液总干物质质量分数最高为29%时菌体存活率达90%以上。该研究结果为乳杆菌的高效冻干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制冻干羊奶中伊维菌素基体标准物质,向泌乳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目标羊奶经混合、分装、预冻干、冻干等步骤,制得一批冻干羊奶中伊维菌素自然基体标准物质。所得样品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后,由8家实验室协同定值,并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其特性值和不确定度(以羊奶计)为(15.3±1.0)μg/kg,k=2。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标准物质符合标准规定,满足生鲜羊乳中伊维菌素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方法验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嗜酸乳杆菌冻干存活率和研发以嗜酸乳杆菌冻干菌粉为基础的直投式复合发酵剂,本研究以嗜酸乳杆菌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实验、析因实验和最陡爬坡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了嗜酸乳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优化后将嗜酸乳杆菌冻干菌粉与肉糖葡萄球菌冻干菌粉以一定质量比复合并应用于萨拉米香肠的制备中。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最佳冻干保护剂(以11%脱脂乳为基础)配方为:海藻糖3.03 g/100 mL、甘油9.50 g/100 mL、谷氨酸钠3.50 g/100 mL,此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冻干存活率高达81.24%;嗜酸乳杆菌与肉糖葡萄球菌的冻干菌粉最佳比例为1:2,直投式复合发酵剂最佳接种量为10~8 cfu/g。与对照组相比,该直投式复合发酵剂生产的萨拉米香肠酸味柔和,色泽、硬度、弹性良好,总体接受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标准物质。通过正交试验法选择冻干保护率最高的保护剂配方方案。以鸡肉粉作为标准物质基质,按比例与保护剂配方混合,添加拟定菌数的新鲜菌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实验制备的标准物质样品其特性值(含菌数)为530 CFU/瓶,不确定度为24 CFU/瓶。冷冻干燥样品在-20 ℃及4 ℃条件下保存12 个月,特性值稳定;25 ℃条件下保存9 个月,特性值稳定;60 ℃条件下保存,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2.
王华  贺金梅 《食品科学》2014,35(1):159-16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混合均匀试验设计,对黑曲霉孢子粉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脱脂奶粉6.43 g/100 mL、蔗糖13.03 g/100 mL、甘油6.88 g/100 mL,孢子存活率预测值为88.82%,实际值为87.03%。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和优化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KLDS4.0326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工艺,并分析冻干菌粉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脱脂乳粉、海藻糖和甘油含量是影响菌体细胞存活率的关键因素;以菌体细胞存活率为响应值,对3 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保护剂最佳配比为:脱脂乳粉10.77 g/100 mL、海藻糖7.81 g/100 mL、甘油3.31 g/100 mL,此条件下菌体细胞存活率为(87.43±1.62)%,与理论预测值接近。在4 ℃和25 ℃条件下保藏12 个月后,菌体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63%和8.67%,冻干菌粉在4 ℃条件下具有更高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王彤  林露  严维凌  欧杰  陈敏 《食品科学》2014,35(23):210-214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搅打奶油中的生长以及产毒特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初始接种量的产A型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接种到奶油中并搅打成型,低接种量控制在2~3(lg(CFU/g)),高接种量控制在4(lg(CFU/g))以上。定时测量不同贮存温度条件下奶油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总数以及产毒状况。结果:36 ℃条件下生长速率最快,其他温度条件下依次降低;低初接种量水平下,只有36 ℃条件下于27 h检测到产生毒素,其他温度条件下未检测到毒素产生;高初接种量水平条件下,在36 ℃于12 h、25 ℃于24 h、15 ℃于66 h检测到产生毒素,5 ℃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既不生长,又不产毒。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速率随之升高,产肠毒素的时间也随之缩短,高初始接种量水平肠毒素产生的时间短于低初始接种量水平,肠毒素的产生时间为一般在对数期的中后期,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6(lg(CFU/g))。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燕麦β-葡聚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物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燕麦β-葡聚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物。在模拟胃肠液中通过不同pH值和复合物质量浓度,探讨在胃肠液中pH值和复合物质量浓度对于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胃液和肠液中,pH值越低,复合物越稳定。由于进食会使得胃肠液的pH值增大,表明在禁食状态下复合物状态更稳定。复合物质量浓度越大,其在胃肠液中的稳定性越高,且达到在0.8 mg/L时,180 min孵育后复合物稳定性均达到80%以上。由此表明可以通过适当增大复合物的质量浓度来提高胃肠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沙棘籽渣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沙棘籽渣蛋白,再用ProteAX复合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两种酶酶解,利用膜过滤对其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沙棘籽渣蛋白酶解物。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roteAX复合蛋白酶水解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胃蛋白酶水解多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胃蛋白酶水解多肽灌胃的小鼠粪便中,沙门氏菌的菌落总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而灌胃ProteAX复合蛋白酶水解多肽的小鼠粪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总数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制备海藻酸钠-培养基-刃天青-硅藻土(alginate-medium-resazurin-diatomaceous silica,AMRD)微球,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单倍培养基浓度下,海藻酸钠∶硅藻土为1∶1.4(m/m)时,AMRD微球变色时间与细菌数量呈最佳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2×102 CFU/mL,检测时间为2~16.5 h。AMRD微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62×103、2.03×103 CFU/mL。微球对细菌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参数1/n在0.5~1.0 之间,属于中等吸附,低浓度条件下受温度影响不大,吸附饱和需要30~45 min。AMRD微球细菌计数法是一种快速而经济的细菌计数新方法,有望用于食品、饮用水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细菌总数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抑菌圈大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小米粥油制备工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小米粥油粉。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小米粥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活性。平板涂布法确定其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其抑菌能力,同时通过测定生长曲线、核酸含量分析、电导率变化,探究了其抑菌机理;使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检验小米粥油粉吸附细菌内毒素作用。结果表明:小米粥油在浸泡时间30 min,料液比1:20(g/mL),熬煮时间25 min条件下,小米粥油对致病菌的抑菌圈最大;小米粥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小米粥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即料液比均为1:20;小米粥油对供试菌体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粥油会使细菌胞体内物质外泄导致菌悬液核酸含量增加、菌悬液电导率增加、菌体死亡;因此小米粥油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在最佳工艺条件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下制备的小米粥油粉具有良好的吸附内毒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史辉  唐俊妮  陈娟  王琼 《食品科学》2015,36(12):185-190
采用65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基苯(polydimethylsiloxane/divinylbenzene,PDMS/DVB)、75 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萃取头和50/30 μm二乙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DVB/CAR/PDMS)萃取头,20、30 min和40 min 3 种萃取时间,50、65 ℃和80 ℃ 3 种萃取温度,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one soy broth,TSB)培养物的挥发性代谢产物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以建立适宜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物的萃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头能更好地满足各类化合物的萃取需要,获得更加全面的化合物信息,并且在萃取温度80 ℃条件下萃取30 min,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物的数量和响应强度较高。因此,萃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最适条件为: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80 ℃、萃取时间30 min。在该萃取条件下,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TSB中产生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醇、1-癸醇、3-羟基-2-丁酮、丙酮、乙酸、苯甲醇、3-甲基-1-丁醇、吲哚、1-辛醇和正辛酸等。该萃取方法的建立可为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冷冻贮藏对冷冻鸡肉丸食用品质的影响,拟得到"低甜、低热"且经济适用的复合抗冻剂。选择海藻糖和聚葡萄糖与传统商业抗冻剂(蔗糖和山梨醇)混合进行L_9(3~4)正交试验,并测定了解冻汁液流失率、总压出汁液损失率和质构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冷冻鸡肉丸中复合抗冻剂的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为:海藻糖1.0%、聚葡萄糖4.0%、蔗糖3.0%和山梨醇2.0%。在冷冻鸡肉丸中添加该复合抗冻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保水性和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