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介绍了SM490B钢焊接接头的概率疲劳寿命曲线(P-S-N)的测定方法,为掌握SM490B钢的疲劳性能,提供了可靠性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材料402钢的低周疲劳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强度材料402钢进行了低周疲劳性能实验,通过应变为0.25%到1%,10级别40根有效试样恒应变控制实验,给出了402钢的应变疲劳曲线图和应变疲劳特性参数,为对402钢建造的船舶结构进行疲劳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16Mn钢对焊接头疲劳寿命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16Mn钢对焊接头疲劳试验结果并给出了新的寿命估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中短寿命范围内,16Mn钢对焊接头的疲劳寿命可更好地表示为当量应力幅的幂函数,以考虑应力比的影响,对于不含裂纹式缺陷的焊接件,先分别估算其疲劳裂纹起始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然后求和得总寿命,在估算裂纹起始寿命时,采用了新的公式和方法并考虑了焊趾处材料的显微组织、表明状态以及焊趾处宏观几何和微观几何特征的影响。在估算列纹扩展寿命时,采用了新的列纹扩展速率表达式,并取应力比R=0.6,以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用上述公式和方法,估算了16Mn钢对焊接头的疲劳寿命、第一次观察到裂纹α0时的寿命以及剩余寿命,均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AF1410超高强度钢是一种抗应力腐蚀和焊接性能较好的新型航空材料。它是一种可能用于损伤容限设计和代替钛合金的超高强度钢。通过对AF1410钢的五种时效处理状态进行试验研究。根据所得的低周疲劳特性数据,计算给出了疲劳裂纹扩展的da/dN~ΔJ曲线,分析了它的特性,并与300M钢和TC4钛合金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潜艇结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的高强度钢潜艇锥柱过渡结构为对象,分析了该潜艇结构疲劳热点处的应力及焊接残余应力,这种焊接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为横向最大值0.3σs,纵向最大残余应力0.35σs,计及残余应力影响,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对该潜艇结构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潜艇结构在给定条件下不会萌生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6.
对Q345B及其光滑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轴向对称应变控制方法,保持恒定应变速率为0.005 s-1,在0.3%~0.7%的应变范围内,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上测定了Q345B及其光滑焊接接头的低周循环应力响应特征、应变-寿命、应变-能量关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Q345B母材在应变幅度低于和高于0.4%时分别呈现明显的循环软化和硬化现象,而焊接接头出现显著的硬化现象.与母材相比,焊接接头的低周转变寿命、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明显减小.通过试验数据确定了Q345母材及其焊接接头Coflin-Manson关系的合理参数,建立了应变幅度-疲劳寿命及能量-寿命关系式.力学不均匀性引起的循环硬化趋势增加是导致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A633D钢的等概率疲劳寿命曲线(P-S-N曲线)的测定方法,为掌握A633D钢的疲劳性能,提供了可靠性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2219-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断裂位置与区域局部力学性能及材料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对铝合金2219-T6搅拌摩擦焊接头开展了疲劳试验研究.试样接头疲劳断裂处大多位于焊核区与热机区交界处及临近区域,在裂纹萌生处的亚表面发现有大的夹杂.焊核区有明显微空洞,小角度晶界最多.利用ABAQUS软件数值模拟接头疲劳,分析了接头局部区域力学性能.接头的热机区和焊核区的主应变值较大,这些区域较其他区域更易萌生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点弯曲试样研究了疲劳裂纹在奥氏体/铁素体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的扩展行为与显微组织的关系。测得了疲劳裂纹在Cr25Ni13/13CrMo44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的扩展速率da/dN,并且讨论了疲劳裂纹扩展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分析实验结果认为,在奥氏体/铁素体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疲劳裂纹的扩展路径主要受组织韧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模向承载开剖口十字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研究了此类接头的疲劳裂纹萌生的位置和扩展行为及接头的破坏情况.求得了开割口接头的S—N曲线,用升降法测得接头在指定寿命(1×10~6周)下条件疲劳板限。为工程上焊接构件的设计使用提供了疲劳设计数据和设计曲线。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切口参数对静态弯曲应力应变曲线和切口半径对断裂名义应力的影响,并给出了以切口根半径作参量的断裂条件,分别分析了切口半径对超低周应变疲劳和应力疲劳曲线的影响,得出应变疲劳的曲线比应力疲劳曲线更能反映低周疲劳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塔式起重机焊接节点焊缝处的疲劳性能,以QTZ25塔式起重机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包含焊缝细节的塔臂焊接节点模型.将模型导入FE-SAFE疲劳分析软件中,通过等效结构应力法完成了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的转换,结合疲劳设计主S-N曲线,对塔臂焊接节点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臂焊接节点焊缝处所能承受...  相似文献   

13.
船舶结构低周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船舶结构低周疲劳强度,以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热力学为基础,将损伤耗散势和塑性应变理论相结合,建立了船舶结构低周疲劳强度模型.分别采用船用高强度402钢疲劳试验结果、Manson-Coffin方程法、通用斜率法及高周疲劳S-N曲线外推法对推导模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并讨论了船舶结构低周疲劳损伤临界值.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的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疲劳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以下简称箱梁)的抗弯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箱梁的静力位移、应力和应变结果,建立箱梁破坏损伤机理并得到应力薄弱点。同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箱梁局部应力应变分析,得到箱梁不同水平下的疲劳寿命。最后,结合疲劳损伤和疲劳断裂理论进行箱梁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及破坏过程和寿命预测研究,分析了正弦波疲劳荷载作用下箱梁中的钢腹板、PBL剪力连接件以及钢板翼缘等部件的疲劳裂纹萌生及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根据美国规范AASHTO2004中C类标准进行工程设计和疲劳寿命估算与试验符合较好,同时采用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疲劳准则能有效地计算变幅疲劳载荷下箱梁的疲劳损伤及断裂破坏过程,为实际工程中箱梁疲劳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将焊接接头的疲劳过程划分为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两个阶段。基于均质缺口件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和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通过考虑焊接过程中几何形状、残余应力和材料特性等因素的变化,建立了焊接接头低周疲劳寿命估算的一般技术流程。通过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估低周疲劳失效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因此,对于焊接结构的疲劳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Q235、Q345钢结构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Q235、Q345钢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在岛津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上测定了2种钢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循环应力响应特征、循环应力与应变的关系,通过拟合Basquin公式和Coffin-Manson公式得到了2种钢的疲劳寿命公式,据此计算了Nf=100周时的循环能量吸收率σa.Δεt值,并与别的钢筋进行了比较。通过断口扫描发现,Q235钢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由于第二相质点和夹杂物的存在,形成微孔洞和微裂纹,互相连接形成疲劳断裂;Q345钢裂纹起源于表面,然后通过不断扩展形成微裂纹,再连接成宏观裂纹,最终导致材料断裂。  相似文献   

17.
对16Mn钢对焊接头的焊缝及热影响区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理进行了研究与讨论,结果发现: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与铁素体组织有关,疲劳裂纹扩展阶段裂纹尖端附近为形成于铁素体晶粒内的位错胞及亚晶,在离裂纹尖端较远处为高密度的位错缠结。  相似文献   

18.
为对高温环境下CrMo钢设备的安全使用进行评估,提出了1.25Cr0.5Mo钢免于蠕变评定的判定条件.进行了1.25Cr0.5Mo钢540 ℃环境下应力控制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试验,得到了材料的循环硬化特性曲线,并对不同应力幅和平均应力条件下非弹性应变、平均应变、非弹性应变能随循环周次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第一类、第三类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断裂特征图.研究结果发现,在应力幅略小于平均应力的条件下,材料产生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材料断裂寿命下降较快,材料断裂延性达到最低.当应力幅大于等于平均应力时,可忽略蠕变因素的影响,材料可免于蠕变评定.  相似文献   

19.
对A3、16Mn两种国产结构钢板,取V型坡口和无坡口两种对接形式,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两种焊接工艺制成的八种板焊接头,在应力比R=0.1的纯弯加载方式和室温、大气环境下进行成组疲劳试验,以获得它们的P-S-N曲线。这一研究的结果可为对焊构件的疲劳设计与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钢箱梁悬索桥大节段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焊接细节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易疲劳开裂的问题,以三峡库区某大跨悬索桥的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工程背景,进行1∶2缩尺的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进行设计寿命期内的疲劳试验和极限寿命期内的疲劳试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200万次的循环加载后,模型上各测点的应力值波动很小,在加/卸载过程中位移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可恢复性与重复性,说明模型的应力状态稳定,没有出现因局部开裂、损伤而导致模型应力显著变化的现象,说明该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构造满足设计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