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刷工业》2014,(4):83-83
正2014年3月11日,全球领先的数字印刷设备及增值解决方案供应商——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与高端色彩管理流程供应商GMG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数字印刷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传统印刷企业拓展数字印刷业务,为印刷行业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和增  相似文献   

2.
《印刷工业》2014,(7):20-20
2014年7月8日,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联手德国印艺技术研究协会Fogra共同举办了色彩管理标准推介会暨Fogra认证证书颁发仪式。富士施乐的色彩管理专家与Fogra专家为业内知名数字印刷企业代表分享了色彩管理及标准化对于数字印刷的重要意义以及色彩管理咨询服务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7月8日,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联手德国印艺技术研究协会Fogra共同举办了色彩管理标准推介会暨Fogra认证证书颁发仪式。富士施乐的色彩管理专家与Fogra专家为业内知名数字印刷企业代表分享了色彩管理及标准化对于数字印刷的重要意义以及色彩管理咨询服务的成功经验。此次富士施乐与Fogra共同推动色彩管理认  相似文献   

4.
一、印刷色彩管理教学改革必要性 随着CTP、数码打样、数字印刷等印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印刷色彩管理在印刷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着手引进并实施印刷色彩管理,期望通过印刷色彩管理与现代印刷新技术的配合形成效率更高的印刷生产系统,提高印刷品质及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胡媛 《印刷杂志》2012,(6):42-43
<正>色彩不稳定是目前数字印刷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由此导致客户满意度低、客户忠诚度不高等问题,最终成为业绩不稳定乃至下滑等影响数字印刷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数字印刷的色彩管理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米飒 《印刷工业》2014,(7):75-75
正柯尼卡美能达举办以"出彩印相,乐趣创享"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即将接受报名,作品征集时间为2014年6月25日至9月25日。欢迎数字印刷企业摄影爱好者(该企业必须使用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来电咨询:021-60321200-2212,联系人:王蝶  相似文献   

7.
《今日印刷》2010,(3):40-42
今天.色彩管理系统的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强大,使得我们对印刷色彩的控制更加有力有效。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受益于数字打样及色彩管理系统.印品的高质量及稳定性得到了有力保障,数字打样及色彩管理在印刷工艺流程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8.
宣亚 《印刷杂志》2012,(9):74-74
<正>8月21日,富士施乐的色彩管理专家顺利通过美国印刷行业权威机构美国国际数字企业联盟(IDEAlliance)组织的"G7专家"资质认证,并获得"G7专家"最高等级认证资格,具有为胶印和数字印刷领域的G7认证申请者进行指导和审批的资质,更成为中国数字印刷领域首位获得该认证的专家。此前,富士施乐(中国)的系统分析员还获得德国印艺技术研究会(Fogra)授予  相似文献   

9.
《数码印刷》2010,(10):48-49
中国当纳利公司率先发展数字印刷,含意深刻。不但因应了市场对短版和个性化订单的需求,优化了生产流程,使其用于大规模订单的传统胶印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还将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的有机结合,为最终实现零库存打基础,进一步降低制约传统印刷业发展的资金成本。当纳利无疑为传统印刷企业开发数字印刷市场做出表率,并为我国数字印刷市场注入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正>7月8日,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联手德国印艺技术研究协会Fogra在上海共同举办了色彩管理标准推介会暨Fogra认证证书颁发仪式。富士施乐的色彩管理专家与Fogra专家为业内知名数码印刷企业代表分享了色彩管理及标准化对于数码印刷的重要意义以及色彩管理咨询服务的成功经验。此次富士施乐与Fogra共同推动色彩管理认证,势必将加快传统胶印和数码印刷的融合,助力中国的数码印刷企业迈向国际化。作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携一系列科研产品精彩亮相,展品包括为大幅面艺术品复制开发的"科印晶彩"KY-S600A型大幅面非接触扫描系统,与短版数字印刷配套的DS-210数字烫印系统,用于印刷色彩控制的KY-C780a分光色度仪,为印刷厂降低专色油墨配色成本而研发的印刷油墨配色系统,为标签企业量身订制  相似文献   

12.
徐斌 《印刷杂志》2011,(12):1-4
数字印刷是彻底以数字化技术武装的新印刷技术,是印刷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印刷数字化是传统印刷的数字化技术革新,是传统印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在我国,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将互补并存,和谐发展。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拥抱数字化新技术,才可能不被这个时代所遗弃。自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开始,从桌面出版系统、色彩管理系统、软打样系统、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到油墨预置系统、在线检测系统,到整体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和网络印刷,我国印刷业就从未中断与数字技术的亲密接触。在互联网进入云时代,印刷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能够数字化的终将数字化,面对数字化,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数码印刷》2013,(11):8-11
<正>借力数码印刷创建新型商业模式——2013"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10月25日,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主办,科印传媒数字印刷事业部承办的,以"借力数码印刷创建新型商业模式"为主题的"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在厦门马哥孛罗酒店隆重举办,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厦门市印刷行业协会等领导及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码印刷专家代表、企业代表、院校代表、厂商  相似文献   

14.
陈邦设 《印刷工业》2014,(12):55-55
目前,中国印刷业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工业增速放缓;二是面临"用工难"问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三是国家及行业正在推动的绿色印刷,将对印刷企业及制造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四是印刷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书本越来越厚、黑白印刷需求下降、对色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五是印刷企业成集约化发展趋势:六是数字出版高速发展;七是基于“云”的印刷出版集团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5.
未来数字印刷的前景究竟如何?美国TWGA、英国Pira等印艺调查机构的有关调查结果,以及近几年数字印刷在出版印刷领域成功应用的现实,也许对我们有所启示。虽然这些年国内涌现出同昆、广州天意等一系列品牌数字印刷企业,以及界龙数码、方正印捷等公司的加入,但数字印刷在中国赢利的群体效益并未显山露水,虽然数字印刷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其发展速度已让人不能小觑。回首中国数字印刷十几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高新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调研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印刷企业活源不饱和,成本回收困难;2002年,茉织华公司在中国发展“速必得”连锁经营事业,但北京旗舰店悄然换牌;2005年,上海电脑打印和富士施乐的经济纠纷一石激起千层浪;2006年,上海数字印刷工价即将发布,这也将是中国第一个数字印刷行业指导性工价……面对数字印刷的未来,有太多问题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数字印刷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6.
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中国数字印刷市场孕育着希望。为了了解中国印厣J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数字印刷的发展动力,美国赢船公司(InfoTrends)与今日印刷杂志社联合对数字印刷设备商、经销商及印刷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与广泛调研,并结合长期以来对印刷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与数据,对中国按需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2011~2015年中国按需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举行的上海国际印刷周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介绍称,2012年中国数字印刷企业已有728家,数字印刷总产值为6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0%以上;数字印刷企业及其产值分别占全国印刷企业总数、总产值的0.7%、0.66%。如此微不足道的比率.其实已经是政府、协会与媒体、厂商、快印店和印刷厂等  相似文献   

18.
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中国数字印刷市场孕育着希望。为了了解中国印刷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数字印刷的发展动力,美国赢船公司(InfoTrends)与今日印刷杂志社联合对数字印刷设备商、经销商及印刷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与广泛调研,并结合长期以来对印刷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与数据,对中国按需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第七届"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作品征集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此次大奖赛主题为"创新驱动多元增值",我们将与业界共同见证中国数码印刷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共同领略新技术、新应用的风采。"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主办,科印传媒数字印刷事业部承办。2005~2008年,数码印刷大奖赛自创办之日起,连续四年每年举办一届。因应企业发展步伐,同时为不断提升大奖赛作品水  相似文献   

20.
<正>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的句式: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涌现出太多的新技术、新媒体以及新沟通方式。这一切已经改变了太多的传统生活方式甚至工作方式。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如何能及时顺应时代变化?如何利用数字印刷捕捉新商机以及开辟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这是整个印刷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如今,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也在不断转型,从文印设备供应商到提供基于文印设备的有利于人们沟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从提供数字印刷设备到提供色彩管理咨询服务,希望通过这样的转型,为印刷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这期间,很多传统印刷企业通过数字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