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PP项目风险分担及实物期权理论的基础上,将政府部门的互惠偏好以及项目参与方的风险偏好加入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两阶段和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如何实现期权价值分配,并对比两种博弈模型得出的结论。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只有当政府的互惠偏好程度高于一定值时才能实现有效的激励效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贷款银行、社会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合作程度与效率,建立基于三方风险偏好和有限理性条件下的风险期望效用模型,并给出不同风险偏好下的风险分担方案。同时,以地方政府、贷款银行、社会企业的风险偏好为研究对象,通过算例分析不同风险偏好系数对决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偏好系数不会改变对决策的最后判断结果,但会影响做出决策的速度;地方政府及贷款银行风险趋向程度与是否承担风险结果的收敛速度呈负相关。为有效推进PPP项目顺利实施,各方必须充分考虑自身风险偏好,制定最佳风险分担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险偏好,在参与双方对彼此的信息、偏好都了解的情况下,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拟解决由单方承担的风险问题。对于需要双方共担的风险则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讨价还价模型,由此确定双方的最优分担比例。运用博弈的相关知识构建PPP项目中的风险分担模型,尤其当双方需要共同分担某一风险时,通过求解动态博弈的纳什均衡得出较为合理的风险分担比例。  相似文献   

4.
在公私合营项目(PPP)中,限制竞争担保作为政府担保的一种形式,分担了投资方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然而,当市场需求超出项目承受能力时,政府则需要通过扩建以满足公众需求而违约。此时,会对投资方做出一定补偿。基于实物期权理论,限制竞争担保是一种看跌期权,具有一定价值。考虑公私双方的风险偏好,对上述期权价值进行分配,为政府设立双方都满意的补偿额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补充政府部门关于如何选择社会资本方的理论解释,建立了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方的 stackelberg 博弈理论模型,分析效益最大化下政府选择何种特征的社会资本对其更有利。结果表明:不论政府方是风险中性还是风险规避,从政府补偿、激励支出及项目初始投资最优来看,风险规避度低、公平偏好度高的社会资本方是其最佳选择,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针对提高民营企业参与 PPP 项目的积极性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 PPP 项目中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间的博弈问题,引入 Fehr-Schmidt 行为模型刻画了社会资本的公平偏好,构建了 Stackelberg 动态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得到纳什均衡下公共部门的最优股权分配比例和社会资本对项目最优特许价格;以广州市某 PPP 项目为例采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相关参数变化对均衡解的影响,并得到管理学启示。结果表明:股权比例越高社会资本越倾向于提高特许价格,同时社会资本的公平偏好越高,政府部门应提高社会资本的股权比例。本研究可为解决现实 PPP 项目股权分配比例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与日俱增,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与养老机构开发运营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推进普惠养老,具有其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三方共赢的养老机构 PPP 项目政府补贴激励机制,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进行收益分配,构建补贴比例计算模型。考虑可变补贴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项目潜在价值,引入实物期权理论,构建项目期权价值计算模型,科学测算项目的潜在价值,根据计算结果对项目的特许期进行更为合理的决策。并通过实例验证所构建的补贴机制和特许期计算模型的适用性,为养老机构 PPP 项目的运营机制设计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方法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PPP 项目中,缔约阶段风险合理分担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更好地解决缔约阶段风险分担不合理的问题,对 PPP 项目风险分担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到该阶段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地位、信息获取程度的不对称性,构建了双方不完全信息视角下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出缔约阶段风险分担比例与双方地位强弱程度、掌握信息程度、成本损耗系数和采取威慑策略概率有关这一结论,为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代理人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假设 PPP 项目公司(由项目投资者为主体组建)和 PPP 运营公司双方均重视依靠讨价还价来进行激励契约的谈判,根据 PPP 项目公司先出价建立无限期讨价还价模型,并求解出唯一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在均衡契约中,PPP 项目公司获得固定的项目净利润,而具体运营 PPP 项目的运营公司则获得剩余部分的利润,利用破裂点(谈判破裂谈判双方依旧可以得到的最低收益)和子博弈纳什均衡给委托代理双方提供一份非线性激励契约。通过实证分析该激励契约是有效的,并且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市政道路PPP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不确定性因素和实物期权特点,建立基于Black-Scholes的PPP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模型并测算各个参数,最后以江西省某市政道路PPP项目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实物期权模型所计算出的项目投资价值更贴近真实价值,可以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PPP 模式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低,社会投资方将面临较高的收益风险,因此,我国大部分 PPP 项目的社会资本方为国企或国企与民企的联营体,纯粹的私人资本参与 PPP 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了激发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资热情,当政府与不同投资方合作时,有必要基于项目参与方的公平偏好程度设置相应风险分配机制,一方面降低私人资本投资方所面临的收益风险,另一方面改变政府承担项目付费的现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模拟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机制,在考察投资方公平偏好的前提下,对传统的收益函数进行了调整,构建了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 PPP 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会效益会随着投资方公平偏好的增大而增加,投资方承担风险比例亦与其公平偏好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How to confirm the minimum revenue guarantee and toll revenue cap depends on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decisionmakers in PPP projects. But there is no effective standard because minimum revenue guarantee and toll revenue cap areoften subjective and thus leads to the unreasonable risk distribution in PPP projects. Based on the real option theory and PPP case,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government’s minimum purchase guarantee level model to determine the government minimum purchaseamount in PPP projects,and developed a revenue ceiling model to clarify the corresponding revenue ceiling. The findings arevaluable to the interest distributing and risk sharing of PPP projects,so as to improve the project performance and promote thesuccess of the project.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高 PPP 项目中政企合作水平和效率,以政企控制权初始分配作为研究节点,基于政企风险偏好和有限理性状态,构建风险投资期望效用模型,得出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的初始控制权分配情景。并从政企风险偏好组合下的 4 种情景,运用算例模拟论证不同风险偏好对控制权初始分配及政府风险投资期望效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风险中性时社会资本初始控制权份额与其风险规避程度呈负相关且有最低限度,反之与其风险趋向程度呈正相关且有最高限度。不同风险偏好组合对政府风险投资期望效用有不同影响。因此,政府应充分考虑双方风险偏好,确定最优初始控制权分配份额,以促进PPP 项目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公私合营制(PPP)项目已成为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重要解决方案,而再谈判是目前 PPP 项目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梳理总结了 PPP 项目再谈判的原因,通过分析 PPP 项目再谈判过程,分别构建私营部门发起再谈判和公共部门发起再谈判的 PPP 项目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出对应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状态下双方的风险再分担比例,并据此提出深入了解再谈判发起者的动机,加大 PPP 项目建设运营期的监督力度,建立并完善法律体系和第三方仲裁,加强再谈判组织等建议,为 PPP 项目事后风险的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促进 PPP 项目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北京地铁4 号线PPP 项目遇到的实际问题构建模型,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解决车站停车场建设规模决策的问题。通过设计Excel 表计算引入实物期权后不同方案的期望NPV,既解决了一般期权定价困难的问题,又将期权理论与PPP 项目紧密结合,发现实物期权对于PPP 项目决策过程的优化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处理不确定性给PPP 项目的谈判、决策、执行过程造成困难时,实物期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作为决策者改善决策合理性的手段,也可以为公私双方化解核心矛盾取得一致意见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阶段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未能考虑不确定性问题,分析引入实物期权的可行性,构建含期权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并测算各个参数,最后以南康区公共服务PPP项目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方法,含期权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得出的VFM更接近真实值,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鉴于公共文化 PPP 项目收益性弱、对私人部门吸引力不足的特点,将私人部门公平偏好引入公共文化 PPP 项目的政府补偿机制设计,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两阶段公私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 以柳州某文化广场 PPP 项目为例分析了私人部门公平偏好对其初始投资决策、最优投资决策及政府补偿的影响。结果表明:博弈的第一阶段中政府初步许诺的运营期补偿力度较小,私人部门公平偏好与其初始决策投资呈正比;第二阶段确定补偿力度时,政府承诺收入率与私人部门期望收入率之差超过其参照点时,若私人部门公平偏好越高,要求政府最优运营期补偿力度越大,项目最优投资规模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公共文化 PPP 项目的补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特许期是 PPP 项目中的关键参数之一,能否对其合理确定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在实物期权方法基础上,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模糊化,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分别确定投资回报率的左右极值,并以此为约束条件建立特许期决策模型,使特许期确定在一个范围之内。社会资本通过考虑项目未来发展的形势,确定悲观系数,运用加权平均法求得项目特许期。结合实际案例与传统净现值方法对比表明:项目中存在期权价值,社会资本对期权价值的考虑能更加准确确定项目特许期;同时运用模糊方法将参数的不确定性量化在一定范围之内,能够使社会资本决策更具柔性,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项目融资技术的发展,PPP模式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公共项目建设中广泛采用的投融资方式。然而,招标活动参与人的一些不道德行为造成项目实际完成成本大大高于计划完成成本,这使得项目监管成为影响项目完成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借助演化博弈方法对项目招标及实施过程中利益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现实情况为基础,将PPP 项目的私营部门区分为专业公司和纯投资者,并依据现有研究将控制权划分为28 项具体权利。针对各参与者对同一控制权收益喜好程度的不同,引入控制权偏好的概念。据此构建PPP 项目控制权最优随机合作博弈模型,实现控制权依据参与者控制权偏好在双方之间进行转移,并确定控制权最优分配比例,最终实现合作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