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面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要使超过2亿农民工平稳完成城镇化转型的进程,除了要关注人口导入地的城市群资源集聚效应以外,还必须重视人口输出地的农村经济中心——即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不仅仅在于工业化,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对城镇服务的内在需求,包括住房、教育和人居环境等多年来小城镇发展滞后于城市,其背后有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原因为此提出,新时期小城镇发展仍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大战略",但是发展思路需转变总之,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是我国未来健康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健康城镇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和实现也可以说,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要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城市增长边界作为控制城市规模、优化空间格局、保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开始了积极的实践探索。然而,在城镇化主体逐渐向小城镇转移的背景下,盲目的贪大求洋式拓展与粗放的土地利用成为小城镇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在研究UGB理论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UGB在小城镇层面可以发挥的作用,为我国小城镇空间拓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这种背景下面临人口持续外流,产业基础薄弱和空间体系散乱等问题,本文在全面认知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与政策的基础上,指出小城镇在就近城镇化中的作用。通过对鲁西北人口高输出地区小城镇人口、用地和产业的实证性研究,分析研究该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最后基于区域空间发展理论提出构建适合本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有机集聚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4.
一、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完善程度较低,进展缓慢,建设项目资金匮乏,从而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例如浙 江省,201年全省1410个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平均水平仅为0.24亿元; 全省建制镇平均集聚人口0.87万人、人口集聚率26.0%; 平均每个镇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总体较低,平均值仅为23.8,有37.4%的乡(镇)指数值低于20,其中有11个乡(镇)的指数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城镇和大城市两大城镇化主体视角,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现状空间布局,认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地区仍集中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群地区,小城镇以大城市的发展为先决条件;其次,分析了二者承担城镇化重任的可行性,认为: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普遍不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并未过度集聚,而是集聚得还不够。城市病并不是城市过度集聚的必然结果,大城市现存的城市病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口规模预测、户籍制度改革、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规划管理手段创新等措施而得以预防和缓解;最后,就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破局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又是小城镇建设的实质与内容;它们之间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小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它们的统一与协调发展。 一、小城镇工业区建设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小城镇工业区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城镇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改善小城镇招商引资环境,有效地推动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生产要素向工业区集中可产生集聚效应,其对小城镇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集聚。在工业园区由于企业集中布局形成企业工业群,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方针政策,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为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一样突出,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备,人口和要素集聚能力太弱,与大中城市的联系不够紧密,分工不很明确,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小城镇的经济集聚能力太弱,而集聚功能是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笔者认为,解决我国小城镇的经济集聚问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9.
新城市主义对小城镇规划的借鉴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新城市主义的发展背景与开发模式,面对我国大规模快速城镇化的趋势,借鉴了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限制边界紧凑布局的理念,公共交通与步行交通主导的模式,强调集聚与功能混合的公共空间、人性及生态的环境设计等一系列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研究,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式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小城镇中心区适宜空间尺度的塑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代云  李健 《华中建筑》2012,(12):92-95
合理引导小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塑造适宜的小城镇物质空间尺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小城镇中一。区的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市空间尺度内涵及小城镇中心区空间尺度特征的基础上,整合出小城镇中心区适宜空间尺度的塑造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方针政策,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正逐年加快,小城镇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约为40.53%。城镇化的加快,一方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人口向城镇集聚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提高城镇化水平 ,转移农村人口 ,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 ,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规模适度 ,注重实效。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 ,使之尽快完善功能 ,集聚人口 ,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 ,把引导乡镇企…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之一,合理的人口规模聚集是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小城镇的设置标准大多以人口规模作为参照。在现行的设镇标准下,我国小城镇的特征表现为数量众多、人口规模偏小,而且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性受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小城镇的设置标准、国内外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比较研究以及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对我国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及其合理规模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赵根武  张新 《小城镇建设》2006,(1):40-40,5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小城镇、大战略”的核心是促进农民非农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应当创新小城镇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农民主动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认清新形势,明确新目标1995年以来,京郊小城镇试点工作不断推进,产业与人口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04年,全市33个中心镇和4个享受政策的镇,规划镇区面积242.8平方公里;道路交通、供电、安全饮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通…  相似文献   

16.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中小城市的发展成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定调为"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并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等重大决策,2016年2月发布的《国务国务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意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为中小城市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南阳市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城镇化格局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认为南阳市城镇化格局呈现出城镇化水平低、增速慢,城镇化滞后于产业发展,城镇化空间差异显著,城镇人口在小城镇高度集聚等特征。明确提出采用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对市域城镇化空间分区引导,中心城市发展区组团式发展,合力打造南阳市域星座型城镇群,外向型经济区沿边开放,依靠襄阳、十堰产业带动,提升水平;采用"大县城+特色镇"的空间重点突破战略来优化南阳市的城镇体系格局,将县城作为未来城镇化的核心承载区,并引导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新型城镇化时代的重要内容。过去,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基础落后,在新时期小城镇空间发展面临新机遇。湖南省小城镇空间格局呈现等级规模格局明显、沿交通干线空间集聚性强、特色小城镇分布集中、生态空间格局分明四大特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应从优化区域小城镇规模等级空间格局、分层引导特色产业空间、双重目标导向生态空间等方面,对湖南省小城镇空间规划格局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产业结构转换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小城镇的发展动力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主要问题。目前在小城镇建设的相关论述中,很多都从户籍、投资、规划等角度进行了考虑。这些论述无疑对小城镇的良性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并没有涉及到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由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不同生产特点,第二、三产业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产在空间上集聚的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移过程也是一个实现产业空间集聚,即小城镇发展的过程。因此,农村产业政策可以作为当前研究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州建设》2011,(24):51-5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在县域空间范围,乡村和小城镇是居民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载体,而目前我国小城镇大多是“乡村型”的。具域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建设新市镇,推进“乡村型”小城镇向“城市型”小城镇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