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匀设计在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详细考察了影响单体聚合和产物吸水、吸盐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多目标综合寻优.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用量是决定吸水率和吸盐水率的主要因素,而分散剂用量、搅拌转速对反应结果影响不明显.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得到吸蒸馏水率、0.9%NaCl盐水率分别为580g·g-1、58g·g-1的淀粉丙烯酸超强吸水剂.  相似文献   

2.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超强吸水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环己烷作为分散介质,以司班80作为分散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多元醇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分两阶段合成了核壳型超强吸水树脂,得到的产品呈颗粒状,吸去离子水倍率为998g/g,吸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达到147g/g。探讨了分散荆、交联剂、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及核壳比对超强吸水树脂物理状态及吸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耐盐性的超强吸水剂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多元醇为交联剂、烷基磷酸钠 -司盘 (NP -SP)为复合悬浮稳定剂、丙烯酸 (AA)为单体、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环己烷为分散介质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耐盐性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类型和用量 ,悬浮稳定剂类型、用量和质量比 ,引发剂浓度 ,单体中和度(丙烯酸钠占单体总量的摩尔分数 ) ,聚合温度等对产品物理性状、耐盐性及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当 ρ(多元醇 ) =0 5 3g/L、ρ(NP -SP) =0 0 0 8~ 0 0 1g/mL、m(SP)∶m(NP) =(2 3~ 4 0 )∶1 0、c(APS) =40 5mmol/L、单体中和度x(丙烯酸钠 ) =79 2 %、聚合温度 70~ 76℃时 ,体系稳定 ,产品成球性好 ,吸盐水 (生理盐水 )率 199mL/ g ,吸水 (蒸馏水 )率 86 4mL/ g ,耐盐性高于其他交联剂交联型产品。  相似文献   

4.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顺丁烯二酸酐为交联剂,制备聚乙烯醇高吸水性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350g.g^-1和40g.g^-1以上。通过系统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讨论了聚乙烯醇树脂的聚合度、交联剂用量、水解程度和产品粒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以丙烯酸(AA)、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MBAM)、过硫酸钾、甲醇、环己烷、丙烯酸及其十八酯共聚物(PSR)为原料,在N2气流中,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类超强树脂。其吸水及吸盐性能分别为:吸蒸馏水1050ml/g,吸0.9%NaCl溶液86mL/g,可用于婴儿尿片,医用吸水垫以及林业保墒材料。一种超强吸水树脂@吴自强  相似文献   

6.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淀粉、丙烯酸为原料,经接枝聚合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酸类中吸水剂,着重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单体组成、反应温度地吸水剂吸水率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不800-850g/g的超强吸水剂。  相似文献   

7.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淀粉接枝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制备及其进展,详细介绍了淀粉接枝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制备原理、影响制备的因素以及不同的合成方法,包括间歇式水溶液聚合法、连续聚合法和反相悬浮聚合法等,并且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反相悬浮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关荐伊 《化学世界》2003,44(3):134-136
以 6号溶剂油为分散介质 ,Span85 - OP7为分散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 -亚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丙烯酸 -丙烯酸钠交联共聚超强吸水剂。探讨了该合成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产物呈均匀微粒状 ,易干燥 ,吸水率达 1 2 60 g/g,对0 .9%盐水溶液的吸液率为 1 1 0 g/g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基本单体,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吸水树脂的吸液率与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pH值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利用共聚方法改进了吸水树脂的耐盐性,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高吸水性树脂。所制高吸水性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1200mL/g(最高达2700mL/g);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吸0.9% NaCl水溶液倍率≥150mL/g(最高达260mL/g)。  相似文献   

10.
土豆淀粉接枝丙烯腈水解物超强吸水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土豆淀粉为原料,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进行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聚合反应,将聚合产物进行水解,经中和、离析、洗涤、干燥得到了吸水量500 ̄600克/克树脂的超强吸水剂。对合成工艺条件及产品的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膨润土及其添加量、交联剂量、引发剂量、共聚合温度及中和度对吸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膨润土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出膨润土复合丙烯酰胺超强吸水剂。该吸水剂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920和85倍。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为起始原料,经中和,引发聚合及交联几步,合成了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  相似文献   

13.
以木糖醇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引发丙烯酸溶液聚合合成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丙烯酸40%、中和度75%、过硫酸铵0.5%、木糖醇6%,70℃反应得到的产物吸水(蒸馏水)率1334mL/g,吸盐水(生理盐水)率110mL/g。探讨了产物的吸水动力学、保水性、热稳定性及盐溶液离子强度对产物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多元醇甘露醇为交联剂、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单体在水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0%,中和度为75%,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占单体质量的0.5%和6%,反应温度为70℃时得到的产物吸水(蒸馏水)性1750 mL/g,吸盐水(生理盐水)性130 mL/g,探讨了产物的吸水动力学、保水率及热稳定性,并研究了不同pH值溶液、不同离子强度的盐溶液对产物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丙烯酸、膨润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超强吸水树脂,并对产物进行性能测试。在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交联剂对此类超强吸水树脂性能、结构的影响,并优选较适合淀粉类超强吸水树脂的交联剂。以AlCl3为交联剂,且AlCl3用量为0.015%时,所得超强吸水树脂的吸去离子水量达到最高,为433.96 g/g,AlCl3用量为0.01%时,吸0.9%的NaCl溶液量达到最高,为73.76 g/g。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钠的聚合及吸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小柱  王希民 《当代化工》2004,33(1):17-18,54
以正己烷为连续相,司班80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钠树脂。通过调整分散剂、引发剂、交联剂的用量,制备了几种高吸水性的树脂。在制得的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钠树脂中,性能最好的树脂吸去离子水为550mL/g,吸自来水为170mL/g,吸0.9%NaCl溶液60mL/g。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酸烯丙酯作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当ρ(丙烯酸烯丙酯)=0 594g/L,ρ(KPS)=0 178g/L,单体中和度x(丙烯酸钠)=90%,c(丙烯酸钠)=4 17mol/L,聚合温度为60℃时,制得的聚合物每克吸去离子水最高达到1360mL,吸盐水(生理盐水)162mL。所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水可逆性,30min的吸水量可以达到饱和吸水量的90%。制得聚合物的热重分析表明,未吸水的该聚合物在350℃开始分解。聚合物吸水前后XRD测试结果显示:吸水前聚合物结构基本无规整性,吸水后膨胀使主链展开,结构趋于规整。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伟亮  王晓东  陈建峰 《化学世界》2000,41(4):202-204,197
环己烷为连续相 ,水为分散相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碱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树脂物理状态和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得吸水树脂最高可吸水 85 0 m L g,吸 0 .9% Na Cl溶液 12 0m L g。  相似文献   

19.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交联聚丙烯腈,然后对其进行水解,得到了高吸水性聚丙烯腈。交联剂用量和水解条件对树脂吸水倍数的影响很大。树脂吸去离子水倍数为420倍,平均粒径为250μm。  相似文献   

20.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4-叔丁基苯乙烯(tBS)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明胶和磷酸三钙为分散稳定剂,甲苯和环己烷为溶剂,采用悬浮法合成了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溶剂对树脂结构、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BS,EPDM质量比40/60,交联剂DVB质量分数是3.0%,引发剂BPO的质量分数是1.0%,溶剂用量30mL(甲苯/环己烷体积比为4/1),分散剂明胶、磷酸三钙分别为100.0,50.0mg时,树脂的最大吸油率为四氯化碳51.68g/g,氯仿35.00g/g,环己烷25.83g/g,煤油27.50g/g,甲苯22.80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