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和CCSD(T)理论研究了CH2CO与NCO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揭示了该反应存在的加成—消除机理和直接吸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成CO的反应是主反应通道。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主要产物和副产物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占95%以上,这基本决定了天然气的燃烧性质.文中采用FLUENT软件中的Non-Premixed燃烧,结合二维轴对称物理模型、Standard k-epsilon模型、Discrete Ordinates(DO)辐射模型和NOX生成模型,对甲烷在不同氧浓度和不同压力下燃烧的火焰形态...  相似文献   

3.
瓦斯爆炸传播火焰高内聚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速摄影法及通过对爆炸反应区内不同部位温度的测量,对瓦斯爆炸传播火焰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瓦斯爆炸产生的向前传播的火焰沿管道横断面分布不均匀,反应区内主要发光体沿管道底部向前传播。该发光体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内聚力,高温时容易瓦解。在瓦斯爆炸反应区内,中间产物的成分沿管道横断面分布也不均匀--管道中、上部是发光较弱的气体产物,放热量较大;而下部是亮度较高的等离子体,放热量较小。当瓦斯爆炸温度达到最大值以后,等离子体的内聚力急剧下降,等离子体爆发,爆炸中间产物在管道横截面内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
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风电场普遍存在弃风现象。针对由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DFIG)和鼠笼式异步发电机(SCIG)组成的风电场,根据电网调度中心向风电场下达的有功出力指令,建立模型用以确定风电场发出最大感性无功功率(无功极限)的有功调度方案,以充分发掘风电场本身的无功调节能力。该方案可以减少附加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以及为其无功补偿的容量提供参考。通过在PSCAD平台上建立混合风电场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隧道内火焰顶棚射流最高温度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隧道内合理地设置火灾探测器及科学地确定探测参数,需要掌握火灾烟气最高温度的分布规律.采用地铁隧道列车火灾的1∶8缩尺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火焰顶棚射流的最高温度在火焰上方和沿隧道纵向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常用的Alpert公式适用于纯烟气顶棚射流,但不适用于火焰顶棚射流.火焰顶棚射流的最高温度随着离开火源中心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在火焰撞击区内沿隧道纵向呈线性衰减趋势;而在火焰撞击区以外以幂函数形式衰减.通过对Albert公式的修正提出了隧道内火焰顶棚射流最高温度的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_4、CO_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氧化后产出气中各组分比例进行调节,研究测定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被测气体爆炸极限以及最高允许氧含量.结果表明:按照产出气组分比例配制的混合气体,不会在油藏条件下发生爆炸;爆炸极限和最高允许氧含量随温度和压力条件改变而改变,高温低压条件易使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而低温高压条件混合气体不易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对混合气体的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劣解排序遗传算法对已有的航空煤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引入醇类及苯类替代燃料,调整替代燃料组合比例,尝试模拟分析不同航空煤油的燃烧特性.将不同组合的替代燃料模拟结果与实际航空煤油实验燃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低比例正烷烃、高比例异构烃、配合部分芳香烃以及微量含氧物质能够较好地反映部分航空煤油着火特...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更优算法,将加入混合核的极限学习机算法应用于多标签学习中。首先在极限学习机算法中通过混合核函数将特征映射到高维空间,然后对原标签空间建立混合核极限学习机模型求得输出权值,最后通过模型计算预测未知样本的标签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助于开展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开展了不同比例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主要理化特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对不同比例混合燃料的冷滤点、馏程、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十六烷值和腐蚀性等理化特性的测试和比对,初步探讨了甲醇含量对混合燃料理化参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十六烷值、粘度、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腐蚀性和凝点变化不大;混合燃料的低温蒸馏特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讨论民用灶具普通燃烧时,火焰周围烟气浓度和温度的分布状态以及天然气强制排烟式燃气热水器烟道中的各种烟气成份的浓度.在有烟囱的封闭空间和大空间中催化燃烧过程均可达到近零污染排放,而且其天然气的转化率接近100%.在有烟囱的封闭空间中普通的天然气燃烧排放的NOx、CO浓度和不完全燃烧CH4浓度与催化燃烧相比较,排放量比较高;在大空间中火焰周围存在着排放的废气.通过实验测量表明普通燃烧天然气的转化率低于催化燃烧方式.  相似文献   

11.
CF4 CH4 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进行表面阻燃改性 ,在整个CF4 体积分数范围内可分三个区域 .区域 1(0 %~83 .3 % )内 ,随着CF4 体积分数的增加 ,燃烧速率逐渐增加 .区域 2 (83 .3 %~ 96.2 % )内 ,随着CF4 体积分数的增加 ,燃烧速率反而下降 .区域 3 (96.2 %~ 10 0 % )内 ,随着CF4 体积分数的增加 ,燃烧速率又反而升高 .先经CH4 等离子体预处理 ,在样品表面先沉积一层高度交联的聚合碳膜作为阻挡层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薄膜的阻燃性 ,由实验证实了交联作用对等离子体改性聚合膜的表面所起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 ,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有重要影响 .障碍物的存在将使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迅速提高 .瓦斯爆炸时 ,火焰阵面附近温度较高 ,阵面前附近区域温度梯度变化较大 ,阵面后区域的温度变化较小 .障碍物附近温度很快上升到最大值 ,然后由于化学反应结束及管道壁吸热 ,温度开始下降 .在火焰传播通道上设置的障碍物对气相火焰具有加速作用 ,加速作用的机理主要是由于障碍物诱导的湍流区对燃烧过程的正反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on explosion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oal mine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different channels with variation in gas concentration and geometry. Flame and pressure transducers were used to track the explosion front velocity. The flame speed (Sf) showed a slight downward trend while the methane concentration varied from 10% to 3% in the experimental channel. The peak overpressure (Pmax) dropped dramatically when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ditions. As well, the values of Pmax and Sf decreased when the methane concentration dropped from 8% to 6%. The flame speed in the channel, connected to a cylinder with a length varying from 0.5 to 2 m,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hannel. The peak overpressure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because of a higher flame speed and stronger pressure piling up. The values of Pmax and Sf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cylinder length.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damage caused by explosions can be reduced by decreasing the gas concentration, which should be immediately detected in roadways with large cross-sections becau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greater destruction caused by more serious explosions.  相似文献   

14.
系统深入地对人的局限加以分析和澄明,是哲学亟需着力开展的一项任务。人的局限是人的不足及其对人的束缚,不同于人的缺陷、有限、限制和极限,反面是人的完美的因素,具有严重程度、负面效应、层级与地位等重要规定和局限个体、局限群、局限总体、局限个别与局限一般等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15.
甲烷/空气预混合气在定容燃烧室内的燃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当量燃烧比、射流引燃、压燃(自燃)等对甲烷燃烧的影响,以提高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在定容燃烧室(CVCC)内进行甲烷/空气预混合气的燃烧试验,通过火焰高速摄影和气体压力测量等手段,获取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试验发现,在燃烧室内安装带通孔的横隔板后,有利于加快火焰传播速度、提高燃烧峰值压力和燃烧的稳定性,在某些试验条件下,下燃烧室会出现混合气压燃(自燃)现象.  相似文献   

16.
The explosive gases CO and C2H4, released mainly flammable gas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al self-ignition, ar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gredients of the multi-component gases in goaf areas, along with CH4. We have determined some of the parameters of explosive properties of the one-component gases CH4, CO and C2H4 using an explosive trial device of polybasic explosive gas mixtures and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the effect on the limits of explos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binary explosive mixed gases CH4+CO, CH4+C2H4, as a function of the amount of CO, C2H4 and inert flame resisting gases (N2, CO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inert gases on the explosive limits of mixed gases, given the property of explosive gas, is obvious: the inert gases (N2, CO2) possess some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explosion of the multi-component explosive gas mixture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some experimental support to suppress the occurrence of the gas explosions in goaf areas and provide some directions for designing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equipment and fire arresters.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最小极限背民量的理论分析问题,对切屑折断曲线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三维切削向卷曲截 数的理论公式,推导了最小极限背吃刀量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迭代计算得出近似的CD部分曲线,求导后最小极限背吃刀量,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工艺及极限拉延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镁合金筒形件冲压成形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镁合金筒形件拉延成形工艺参数.镁合金筒形件拉延成形时,坯料加热温度范围300—400℃,模具温度范围170—210℃,镁合金板材极限拉延比达到2.2;当成形温度低于200℃时,拉延件易产生断裂缺陷,当成形温度高于400℃时,将产生氧化现象,且易起皱;极限拉延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坯料加热温度、模具温度、润滑剂选用、模具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从切屑形成与折断机理出发,研究了二维刀片槽型4个几何参数对切屑上向卷曲半径及极限进给量的影响规律,推导出槽型参数影响切屑上向卷曲半径及极限进给量的理论预报关系式,为研究复杂二维刀片槽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失重(TG)、质谱-气相色谱(GC-MS)等方法研究了尼龙12的热降解动力学和热降解机理.尼龙12在N2中的热降解活化能很高,为322.9kJ/mol,热稳定性良好;在700℃高温下的裂解产物主要为环状单体十二内酰胺、环状二聚物及三聚物.探讨了尼龙12的热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