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峰电价与可中断负荷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分析传统调峰方式基础上,提出一种调峰交易模式,即调度机构将所有参与调峰的负荷停止用电或减少用电的容量当作一种“电力资源”买入,参与调峰的负荷具有可中断负荷的特性。因此明确提出参与调峰的负荷被认为是可中断负荷,把可中断负荷补偿费视为该“电源”的购电成本。引入一个可中断负荷补偿机制,实现了“电源”买入。在该模式下,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重点提出了分区调峰电价和统一调峰电价2种调峰定价方法,抓住调峰定价的实质,实现了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使市场有限资源优化再分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该算法适用于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初期,利用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缓解缺电矛盾。  相似文献   

2.
通过结合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负荷电价政策的概念,分析了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实施的基础,从电网和用户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两种电价对其影响;结合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实施现状,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价格体系、政策支持和电价分摊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结合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负荷电价政策的概念,分析了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实施的基础,从电网和用户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两种电价对其影响;结合高可靠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实施现状,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价格体系、政策支持和电价分摊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健  王何舟 《上海电力》2009,(5):389-393
潮流优化可作为实现可中断负荷的一种工具,文章介绍了是用最优潮流算法来解决可中断负荷的设置问题,它在考虑到了电网约束的基础上使选择合适的中断负荷成为可能。这个模型为解决一些与最优规划以及负荷中断相关的重要问题,比如提前通知中断负荷用户,短期以及长期的电价折扣,以及为进行中断负荷而产生的用户成本,还有系统安全等,提出了一个可解析的架构。  相似文献   

5.
需求响应(DR)是需求侧管理在竞争性电力市场中的发展,已引起电力部门和用户的广泛关注。以需求侧开放的电力市场为背景,在基于原-对偶内点法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算法基础上,考虑用户参与可中断负荷和需求侧竞价项目对系统负荷的影响,建立了计及需求响应的供电电价模型。IEEE14节点算例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分析也验证了需求响应可平缓供电电价。  相似文献   

6.
阐述可中断负荷电价实施的环境及对象,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可中断负荷运作步骤,模拟案例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实施可中断负荷电价削减尖峰负荷可以减少电力装机容量.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可以提高电网负荷率;可以提高发电利用小时数,保障电网足额备用容量.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可中断负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DSM)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在电力市场下负荷管理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拉闸限电,以电价为核心的可中断负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可中断负荷管理研究领域的成果及经验,对可中断负荷合同、可中断电价、可中断负荷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研究做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可中断负荷合同、可中断电价、可中断负荷市场运营、在阻塞管理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我国可中断负荷实施中存在的观念、设备和机制,提出可中断负荷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研究一种简单实用的竞价规则;可中断负荷购买的建模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可中断负荷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了各参与方用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其成本效益的方法。首先求出各参与方的益本比(benefit-cost ratio,BCR)与电价优惠率和用户参与率之间的关系,并从中选出使各参与方的利益达到平衡的最优方案,再根据益本比与电价优惠率和用户参与率之间的关系求出临界方案并得到临界优惠率和临界参与率。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引导、激励可中断负荷参与到电力市场中有利于系统经济运行,降低实时电价风险;用户负荷也会对电价的实时变化做出响应。基于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模型,引入可中断负荷竞价并考虑了用户电价响应,提出了考虑可中断负荷竞价和用户电价响应的实时电价模型,给出了其求解计算的流程。使用IEEE-14节点系统对所提出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可中断负荷与用户电价响应有助于增加电网公司总体效益,同时降低电价风险。  相似文献   

11.
电力市场可中断负荷合同模型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该文讨论了可中断负荷合同的内容和相关市场组织形式:利用停运表得到考虑负荷波动情况下的系统缺额容量以及采用需求侧报价来反映用户可接受的停电补偿。给出可中断负荷的最优购买模型,模型以购买费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包括停电持续时间和停电总次数等约束。参照机组检修的思路,给出安排可中断负荷的基本原则并采用相应算法求解。实际系统算例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低电价与高赔偿2种可中断负荷的协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可以按对用户的补偿方式,将可中断负荷(IL———interruptible load)分为停电前低电价补偿和停电后高赔偿2类。迄今为止,对低电价IL与高赔偿IL的研究一直是孤立的。为有效遏制用户侧的市场力,提高备用容量配置和稳定控制的经济性,应充分利用这2种方式的不同经济特性及其互补性。为此,从风险管理观点提出这2种IL的协调模型和优化算法,使对低电价IL的确定性补偿与对高赔偿IL的风险补偿之和最小,其中暂不涉及与发电侧备用市场的协调。仿真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最优潮流框架下,以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影子价格的可中断负荷最优调度模型。该模型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模拟可中断电价的方法,得出不同可中断电价下系统的最优负荷中断量以及系统总成本。结果显示,可中断电价小于影子价格时,系统总成本较高是因为发电成本较高,可中断电价大于影子价格时,系统成本较高是因为中断补偿成本过大,发电成本和中断补偿成本此消彼长。当可中断电价与影子价格相等时,发电成本和中断补偿成本恰好达到动态均衡,系统总成本也达到最小,此时的负荷中断量也是最优的负荷中断量。据此,可中断电价小于影子价格时应增加负荷中断量以降低系统总成本,可中断电价大于影子价格时应增加发电出力以降低系统总成本。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给能源价格改革和组合电价机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现实路径参考,首先梳理台湾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市场模式和电价体系,重点分析可中断电价的实施策略及其包含的削峰填谷思想。其次,在分析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政府等可中断电价参与方的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引入可靠性效益概念,构建各参与方的成本效益模型,从而为核算可中断电价机制的实施效益提供有效方法。最后,算例对台湾可中断电价的实施效益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保证可中断电价各参与方盈利的临界值,并对广东省某市153家大工业用户的典型日负荷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可中断电价的合理性和成本效益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实施可中断电价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网峰谷差,为各参与方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售电市场环境下计及可中断负荷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售电市场的开放是中国电力市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售电公司垄断被打破,售电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分析了竞争性售电公司可能面临的新问题,基于心理学方法构建用户对售电公司及用电合同的选择行为模型,以均一电价和保底封顶实时电价为主,计及可中断负荷影响,为费率制定以及购电比例分配提供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了以可中断负荷为代表的附加服务类型对于售电公司营销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双方叫价拍卖机制,结合纳什讨价还价理论设计可中断负荷的利益分享机制,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之间就实施可中断负荷的单位收益和成本进行一对一的报价,自定分享价格。对不完全信息下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的报价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求解贝叶斯纳什均衡得出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的最优报价策略。  相似文献   

17.
负荷聚合商参与可中断负荷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聚合商可以整合中小型需求响应资源以向电网提供备用。在考虑不同用户的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负荷聚合商和用户签订的不同类型合同。提出了负荷聚合商的运营机制,包括中断补偿方案、向用户提供前期补贴以及参与系统供需平衡调节。提出了用户、负荷聚合商、电网的成本效益计算模型,研究了各方相互间的影响。最后,基于算例分析了各方成本效益变化特点,验证了额外补贴对各方成本效益的协调作用、补偿方案对聚合商益本比的影响以及参与系统供需平衡调节对各方的影响,并给出了实施项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介绍可中断负荷的运营情况,这是关系到其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对电力市场和过渡期电力系统两种情况给予分析。首先介绍了在电力市场中以电价为核心的可中断负荷实行方式,包括中断合同类型、期权定价以及负荷侧参与市场竞价的情况;然后阐述了过渡期系统可中断负荷的中断条件、优化调度、实施障碍等;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导致电网负荷不平衡度日益凸显。强制性有序用电、拉闸限电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亟须研究更科学有效的办法。提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分析可中断负荷的调控响应特性,总结出包括用户特性和电力调度需求等在内的影响可中断负荷特性的企业内部关键因素,在对这些关键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中断负荷特性评估模型和电价补偿方案,克服了本领域可中断负荷特性评估方法单一、不灵活的缺点,提高了电网电力调度以及可中断负荷电价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