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从2011年广联达项目开始引入BIM技术, 通过一年的技术培养和经验积累, BIM工程设计中心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服务包括辅助设计、管线综合、建筑能耗分析、三维虚拟漫游等内容, 并在院内承接《建筑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形式应用研究》科研课题。中心逐步积累BIM项目实施经验, 积极寻求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应用BIM的最佳三维协同设计解决方案。本文将结合项目实际, 分别从BIM可视化设计、BIM模型分析等方面详细阐述BIM应用的内容、方法与主要工具, 介绍三维协同设计过程中的BIM应用探索情况, 并通过归列BIM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其应用价值, 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BIM技术在银川火车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BIM的可视化技术在银川火车站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文章阐述了银川火车站改造项目中,站房和站台复杂钢结构的三维建模、钢结构施工吊装方案的设计以及虚拟仿真和风险控制等都应用了基于BIM的可视化技术,从而更好地完善了设计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斌 《建筑技艺》2014,(5):32-43
正0引言银河SOHO项目的竣工使BIM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我们有理由相信BIM技术在复杂建筑建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BIM技术以三维数字模型为基础,在应用维度上囊括了设计、项目信息、可视化、项目协调等一系列过程管理的内容;在几何空间上大到规划设计、小到装置构件无不体现了BIM技术  相似文献   

4.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它以工程设计数据为依托建立起可视化三维模型,并集成设计、施工、运行的各种信息于这个三维模型的信息数据库中.本文以BIM技术在阿尔及利某钢厂钢轧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实例,阐述了BIM技术在钢铁冶金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执行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新发大厦项目为例,系统介绍BIM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在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基于疏散分析、采光分析、机电深化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等方面系统论述了项目数字化设计应用与探索。结合EPC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实现基于BIM的智能施工、现场平布、成本核算、设备运行模拟、可视化交底、智慧工地、进度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智慧管理平台,创新性地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inoBIM设计系统,总结了基于BIM的数字设计、智能施工技术体系,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为BIM技术在超高层公建领域的全过程、全要素落地提供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的BIM三维协同设计,建立垃圾焚烧电厂项目BIM实施细则(项目级BIM标准),完成垃圾焚烧电厂项目全专业基于BIM平台的三维模型搭建、三维漫游的BIM协同设计.通过分析在工程设计阶段中应用BIM平台技术的优势及待解决的问题,展望基于BIM平台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深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哲 《重庆建筑》2016,(1):36-39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转型以及BIM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筑精益设计提供了机会。该文结合实际项目,以异形复杂形体建筑设计为研究载体,参考精益制造相关理论,探索BIM技术在建筑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相对较为先进的三维设计技术,使大量二维设计方式不便完成的工作得以更有效率地完成,获得对项目质量和成本的更好把控;结合BIM设计的技术优势,优化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以及各专业协同设计的具体配合方法;基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进行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探索BIM技术与建筑精细化设计的有机结合,为建筑设计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BIM的参数化技术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借助于一系列的三维软件及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极大地解决了项目本身空间关系复杂、全过程协作等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更好地完善了设计、施工等多家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传输,探索并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BIM思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BIM技术在国内的深度应用,如何应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及利用BIM模型的三维直观特点辅助设计人员达成设计愿景是实现其价值落地的主要目标。作为深圳前海的标杆项目,民生互联网大厦项目利用多种软件,完成了精细化、标准化的建筑BIM设计。不同于传统的二维图纸和文档的设计沟通方式,基于BIM的三维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完成多专业沟通和协调,提高设计效率。BIM技术在本项目的主要应用点在Revit出图标准制定、BIM正向设计、BIM辅助设计、4D施工模拟,VRAR等技术应用。通过深度应用BIM技术提高了设计质量,辅助设计人员减少设计错误及帮助业主实现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BIM技术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阐述了其在设计中的实现,同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挖掘了BIM技术在可视性、协同性、仿真性及优化性等方面的应用优势。实践证明,应用BIM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胥标  刘锐 《重庆建筑》2015,(12):59-61
通过用Microstation系列三维设计软件设计的一幢办公楼对三维设计在建筑给水排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论文对三维设计的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三维设计的优势与不足,认为三维设计在当前建筑设计领域虽有一定局限性,但今后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工程设计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裕隆换流站地下设施协同设计、主控楼协同设计及变压器消防系统协同设计的具体应用,对比常规二维设计手段和三维协同设计手段的优缺点,阐述三维协同设计手段在换流站设计中的可行性及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彭水电站引水隧洞弯管段混凝土衬砌定型模板设计为例,探讨了三维软件在定型模板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着重介绍了模板的三维造型设计、三维有限元分析和三维动画仿真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蒋欣 《重庆建筑》2014,(2):31-32
随着建筑设计由二维平面表达向三维空间呈现设计成果的转变,建筑设计过程及其表达方式发生着巨大改变。电脑三维辅助设计将伴随着设计表达方式的不断变化,深入建筑行业的各个专业,并辅助设计师创造出更丰富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5.
缺乏参数关联与控制的山地设计在科学性与精准性 上出现诸多设计障碍,如山地场地、道路等三维设计信息与二 维设计不匹配;山地曲线、曲面地形要素设计精度不高等。 借鉴BIM技术在建筑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探索Civil 3D与 InfraWorks协同处理山地地形并进行信息交互的设计方法, 完成山地地形三维模型设计与二维设计的参数关联,从而优化 山地设计程序,提高山地设计精细化程度,并为设计者即时提 供设计反馈信息和设计变更途径。通过研究实现山地景观信息 在BIM平台中的集成应用,构建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的山地设计路径,为山地地形设计提供参数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概要描述了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换流站直流场设计所面对的需求和挑战.在比较三维设计和二维设计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某换流站直流场设计中电气和土建专业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在设计方案优化、专业资料共享、软硬碰撞检查和抽取平断面图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换流站直流场设计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力  詹庆民 《华中建筑》2011,29(12):107-109
基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的规划成果多局限于二维的平面图,人们不能充分地感知真实的三维空间的事实,该文从一个居住区规划的案例出发,结合具有三维建模优势的设计软件SketchUp和具有强大数据查询分析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从最初的二维平面规划图开始,利用SketchUp将二维的环境和地物三维化,最后利用ArcG...  相似文献   

18.
王振殿  王提 《山西建筑》2012,38(18):281-282
指出Civil 3D是一款面向土木工程设计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介绍了Civil 3D在国际机场跑道地势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原地形曲面、创建跑道路线及跑道纵断面、创建跑道断面装配、放坡等,最后可由模型生成机场跑道三维效果,总结了Civil 3D在跑道地势设计中的优点,使机场设计人员了解Civil 3D,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evaluates two current advancements of collaborative technologie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paper focuses on technologies that support synchronous design collaboration, in particular, 3D virtual worlds for supporting remote design collaboration, and tangible user interfaces (TUIs) for enhancing co-located design collaboration. Both technologies enable designers to collaborate by interacting with 3D models as the design representation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se technologies on design collaboration and cognitio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from two independent studies. These two studies, using protocol analysis and each focusing on a different mode of design collaboration,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characterizing the designers'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hen us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The 3D virtual worlds study investigates remote design collaboration in a 3D virtual worl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design behavior when designers are physically remote but virtually co-located as avatars within their design representation in the form of a 3D model. The TUI study measures the effect of a tabletop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UIs together with augmented reality (AR) on designers'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design process in co-located design collaboration. Finally,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converge in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20.
面对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城市新能源供给系统正在从单向集中模式走向双向分散模式的历史性变革,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也随之催生了一批关于新能源的研究。而其中工作尺度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城市设计,因其操作对象的三维形态特征,能够有效地将城市规划中对土地太阳能潜力的预测,与建筑设计中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构件的设计贯穿起来。由此,文中展示了如何运用参数化的生成与评价技术,按照城市设计中的三维形态、日常设计中各种建筑类型的经验数值、太阳能采集单元的安装规范等限制条件,对城市设计方案进行自动地太阳能采集设备单元模拟安装,即生成了各种尺度、位置的太阳能采集单元基面,并自动地完成对于方案的太阳能采集能力的定量化评估,以此实现对城市设计方案间的比较,以及对后续建筑设计中造型取舍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