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旭  李永  茅靳丰 《制冷学报》2012,33(1):35-40
对并联型调温除湿系统停机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双冷凝器压力不平衡是产生制冷剂积存、压力波动导致停机的原因。在此探讨了几种改进策略,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在由调温除湿向冷冻除湿模式转换时将再热冷凝器作为蒸发器的双蒸发器模式设想,并搭建了实验台,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解决制冷剂积存而导致停机的问题,可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转换,制冷除湿效果优于单蒸发器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景卫  邱肇光 《制冷》2011,30(1):1-4
提出了一种新型全新风调温型除湿机的设计方案,并研究了水流量对新型全新风调温型除湿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全新风调温型除湿机具有很高的热回收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凉水塔风机的功耗,对节省工程的运行费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普通调温除湿机的调温盲区进行模拟计算,旨在提供一种计算调温盲区的数学方法,并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计算过程中,分别对压缩机、蒸发器、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建立稳态集中参数模型。根据系统的能量平衡求得风冷冷凝器换热量,以此计算机组的出风温度,从而计算机组的调温盲区。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调温型除湿机“调温盲区”应用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调温型除湿机的凋温盲区理论、无盲区凋温型除湿机的温度控制策略以及几种调温型除湿机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换流站阀冷系统无法准确获知阀外冷系统流量值及其散热量的问题,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owmaster对换流阀水冷系统三通调节阀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以上海某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水冷系统作为参考,收集设备参数及控制策略,建立换流阀水冷系统流体仿真模型,通过控制三通调节阀阀门开度模拟计算得出内外冷流量值,同时以流量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调温除湿机中双冷凝器不同连接模式下的不同调温方式和调温效果,并对各模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控制系统设计时一般都假定调节阀前后压差为常数,而实际上压差总会随着阀的开度变化而变化,这种误差会导致调节阀流量特性的畸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设计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校正装置,可以较好地克服调节阀的畸变,使调节阀的工作特性维持在比较理想的工作状态。实验证明这种校正对阀的工作特性改善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以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为基础,通过测量调节阀前后的差压,计算得到流经调节阀的流体流量.通过多点压力采样实验,确定了阀前相对靠近调节阀,阀后相对远离调节阀的压力采样点选定原则.通过稳态流量测量实验,发现较大的阀前后差压和较小的阀门开度时,测量精度最佳.通过非稳态流量测量实验,发现在正弦信号和随机信号阀位启闭过程中都有良好的累积流量测量精度,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阀芯的快速行进和阀芯运动方向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针对合流型三通调节阀噪声声压频谱、声指向性等声学特性规律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声流固耦合理论,以PN50 DN250三通调节阀为研究对象开展声学特性研究。基于k-ε模型分析阀门定常流动,在定常流动收敛的基础上开展LES非定常流动分析,并导出流固耦合面及流体域内的时域脉动信息作为噪声激励源,开展三通调节阀不同工况下的声学特性研究。搭建三通调节阀流噪声试验台,试验工况下数值模拟噪声与实测噪声声压仅相差1.85 dB(A),验证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分别数值模拟阀门实际工况下80%及60%开度下的噪声声学特性,总结出阀门噪声声压级分别为51.18和54.13 dB(A),验证三通调节阀噪声满足使用要求,提出的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合流型三通调节阀声学特性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调节阀流量系数的计算和额定流量系数的选定,并且给出介质为水和蒸汽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电子膨胀阀在低温条件下的应用特性,研制了低温试验台,并在试验台上并联安装了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对两种膨胀阀在相近工况下进行降温特性的对比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电子膨胀阀在低温条件下的控温曲线是非常平稳的,并可调节电子膨胀阀的不同开度,达到不同的降温速率及终温。另外通过改变电子膨胀阀开度,研究了在变开度情况下,对制冷系统循环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600MW超临界汽轮机阀序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阀序特点,确定了阀序控制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基于此方法并经过特定负荷下不同阀序的热力性能试验,得出了机组的最优阀序控制特性,降低了机组热耗值,对于同类型机组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变容量调节制冷系统过热度的控制精度,建立简单易行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传统PID控制策略的过热度智能控制策略。并以某恒温恒湿冷库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所提过热度控制策略的实际控制效果,并与热力膨胀阀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控制策略较传统PID控制策略动态响应快,超调量小,振荡时间短;压缩机频率变化作为干扰量提前输入,有利于过热度的稳定;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对过热度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热力膨胀阀,冷库降温时间缩短37.14%。  相似文献   

14.
空调负荷侧水系统调节阀是一种常用的调节设备。除了调节阀本身的技术参数需满足设计工况外,还要对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实际工作环境作进一步考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影响其中的关键因素作了定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以及辐射空调存在的弊端,研发了一种新风控温除湿机组,该机组主要承担室内新风负荷和潜热负荷,与辐射空调系统结合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室内舒适度并降低能耗。为满足不同季节新风温湿度变化时的控温除湿需求,提出了三种运行控制模式。在焓差实验室对该机组在夏季与过渡季节的运行性能与控温除湿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了压缩机吸排气压力与温度、室内侧出风干湿球温度与含湿量及机组除湿量随室外环境干球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新风控温除湿机组夏季除湿量为1.34~2.23 kg/h,过渡季节A除湿量为2.19~10.2 kg/h,过渡季节B除湿量为0.37~0.9kg/h,满足一般居住建筑辐射空调房间全年除湿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的环境工况下对使用电子膨胀阀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电子膨胀阀不同开度条件下热泵热水器的动态制热量、性能系数等参数,分析了电子膨胀阀开度对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热泵热水器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电子膨胀阀某一开度下,系统性能系数存在一个最大值;对于电子膨胀阀不同开度,在加热初始阶段,电子膨胀阀开度较大时系统COP和制热量较高,而在加热后期则恰恰相反.通过在不同加热时段使用电子膨胀阀不同开度实验发现,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最大可提高7.6%.热泵系统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空调水系统电动调节阀调节性能的影响因素;从水力平衡措施、调节阀选型和控制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电动调节阀实际调节性能的改进措施。指出采用可靠的水力平衡措施、合理的阀门选型方法和采用合适PI设定参数是保证空调水系统电动调节阀实际调节性能的三大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了热泵热水器在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的制热性能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特性,定量研究了电子膨胀阀调节方式对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阀开度16%和定过热度10℃工况下的最佳充注量均为1.1 kg,相应的最佳整体制热性能COP_a分别为3.05和3.68;过大的充注量降低了制热性能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范围;与阀开度调节相比,过热度调节可避免吸气带液的发生;在最佳充注量下,对比阀开度和过热度两种电子膨胀阀调节方式得出,后者制热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节流储液器,该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使得多功能空调热水器能够在多种模式下稳定运行。依据于COP最大的原则,通过实验确定了多功能空调热水器在夏天单独制冷和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制冷剂的最佳充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在室外环境温度为32±1℃时,夏季单独制冷、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的最佳充注量分别为6.5 kg、7.5 kg,相应的最大COP分别为3.80、5.88。当制冷剂充注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系统的节流阀,能够使系统的COP接近于制冷剂最佳充注量所能达到的效果。另外,考察了最佳充注量下节流阀开度对COP、过冷度及过热度的影响,当制冷剂充注量相同,制冷兼制热水模式的COP和制冷量与单独制冷模式的相比,前者更大些。实验结果显示了双节流储液器对制冷剂循环量具有调节作用,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晓峰  江文松  郭斌  赵静  罗哉 《计量学报》2019,40(6):1088-1095
针对串联式制动阀结构特征及静特性工作机理,基于AMEsim建立参数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其性能影响;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工作机理及仿真参数,优化测试方法,设计线性模拟负载机构真实复现实车制动状态下静特性响应流程;结合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以LabVIEW为平台开发测试软件,研制了一套静特性测试系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引入测试系统分析(MSA)方法,验证模型与系统的可靠性。实验数据表明:研制的测试系统测量能力指数Cg大于1.67,系统精确度指标均小于30%,符合新设备验收及静特性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