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纸浆纤维素为原料,以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3-氯-2-羟丙基)3-甲基咪唑为阳离子化剂和溶剂,合成了咪唑阳离子纤维素;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咪唑阳离子纤维素的取代度的影响,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纸浆纤维素中NaOH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时,咪唑阳离子纤维素的取代度达0.85;红...  相似文献   

2.
王香爱 《应用化工》2007,36(4):337-339
以玉米淀粉及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水法制备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讨论了醚化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50 g,醚化剂用量3 g,NaOH用量为0.77 g,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制备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可达0.079。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水法制备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讨论了醚化剂用量、n(NaOH)∶n(CTA)、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淀粉50 g,醚化剂用量0.0 160 mol,n(NaOH)∶n(CTA)=1.2∶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制备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可达0.0791%,糊液粘度为1.07,同时对阳离子淀粉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取代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NaOH)/n(淀粉葡萄糖基AGU)=0.2025,n(GTA)/n(AGU)=4.0,反应温度60℃的条件下反应6h,取代度可达1.0959。用FTIR和13CNMR表征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结构,X-ray衍射结果表明,阳离子化反应破坏了原淀粉的结晶结构,生成了具有非晶态结构的阳离子淀粉。  相似文献   

5.
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阳离子化剂,碱性条件下,采用干法工艺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木薯淀粉.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与CHPTMA用量之比、CHPTMA和NaOH用量之比、混合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用量以及NaOH在淀粉和醚化剂之间的分配比等诸因素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采用NaOH在淀粉和醚化剂之间分开加入的工艺方法,其分配比为3.0时,可降低反应温度和提高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两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友全  郑海  潘广庆 《化工进展》2007,26(6):889-892
研究了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湿法工艺在50%乙醇水溶液介质中以NaOH为催化剂,与氯乙酸钠、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反应一步合成低取代度羧甲基两性淀粉。并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NaOH用量、氯乙酸钠用量、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用量与氯乙酸钠、阳离子醚化剂总量摩尔比为2.2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 h,氯乙酸钠用量为2.5%,阳离子醚化剂用量为3.5%,合成样品阳离子取代度为0.028,阴离子取代度为0.011,在造纸应用实验中增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开发,郑州市石油化工材料厂实施工业化的QA-188阳离子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CT-700造纸助剂(阳离子淀粉)的产品鉴定会于1992年2月20日在郑州召开。  相似文献   

8.
天然高分子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醚化剂,通过干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天然高分子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研究了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CTA用量、CTA与NaOH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取代度和粘度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100g,ω(水)=25%,n(CTA)=0.175 mol;n(CTA):n(NaOH)=0.83,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0℃,制得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高达0.598.  相似文献   

9.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经酶解处理后,再将所得产品与3-氯-2-羟丙基氯化铵进行阳离子化反应,制备玻璃纤维浸润剂用淀粉成膜剂。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的加入以及酶解时间对黏度、表面张力和成膜性的影响。当酶解时间为20 h,糊化时加氢氧化钠,可降低成膜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所得成膜剂成膜性能好,可作为成膜剂用于玻璃纤维浸润剂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以下称有机硅)、苯基有机胺、羧甲基淀粉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油田钻井液用抗165℃高温的有机硅改性阳离子淀粉降滤失剂(OSCS)。FT IR结果显示,羧甲基淀粉(CMS)结构上引入了苯基阳离子和有机硅基团。用差热分析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OSCS的热分解温度为262℃。用高温滚子加热炉和中压滤失量测定仪等钻井液专用仪器,考察了OSCS的钻井液性能,结果显示,在170℃高温滚动16h后较高温滚动前,API滤失量略有增加。因此所合成的有机硅改性苯基阳离子淀粉降滤失剂OSCS在170℃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适用于井底温度低于170℃的深井钻探。  相似文献   

11.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醚化剂,对木屑纤维素(MC)进行了改性,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阳离子木屑纤维素用量、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2,4-DCP)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阳离子木屑纤维素的制备条件为:CTA/MC质量比2.0,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30℃,NaOH溶液浓度30%(w). 阳离子木屑纤维素对水溶液中2,4-DCP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 8.0,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温度25℃. 此条件下,处理100 mL 2,4-DCP溶液(50 mg/L)的吸附率可达88.92%,吸附容量为1.482 mg/g. 木屑纤维素经改性后,对水中2,4-二氯苯酚存在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2.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为基体原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阳离子化单体,NaOH为改性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接枝共聚合成了新型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并将其用于陶瓷料浆解凝剂研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产物分散高岭土料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乙基纤维素与阳离子接枝单体的摩尔比3.3%,引发剂与阳离子接枝单体比为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h时,含水量为30%的高岭土料浆中添加0.5%的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用涂-4杯测定陶瓷料浆流动时间平均为25.4s,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解凝剂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6):1255-125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乙酸酐为共反应剂,采用机械活化共反应剂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共反应剂用量、酯化剂用量、预反应温度、预反应时间、酯化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硬脂酸和乙酸酐摩尔比1∶1. 5,酯化剂用量为30%淀粉干基,预反应温度80℃,预反应时间1 h,机械活化温度60℃,机械活化时间1 h,得到淀粉酯最高取代度为0. 086 7。红外光谱与核磁表明淀粉成功酯化,并同时含有乙酰基与硬脂酸基两种不同长度的碳链。  相似文献   

1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乙酸酐为共反应剂,采用机械活化共反应剂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共反应剂用量、酯化剂用量、预反应温度、预反应时间、酯化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硬脂酸和乙酸酐摩尔比1∶1. 5,酯化剂用量为30%淀粉干基,预反应温度80℃,预反应时间1 h,机械活化温度60℃,机械活化时间1 h,得到淀粉酯最高取代度为0. 086 7。红外光谱与核磁表明淀粉成功酯化,并同时含有乙酰基与硬脂酸基两种不同长度的碳链。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纤维素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抗菌单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接枝在纤维素上制得阳离子纤维素,再利用NaOH/硫脲混合水溶液为溶剂,在冰冻条件下溶解所制得的阳离子纤维素,以CaCl2/HCl水溶液为凝固剂,从而得到新型共价键型固相接触抗菌膜。并用IR、XRD、SEM、拉伸、抑菌圈等测试方法对阳离子纤维素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表明所制得阳离子纤维素膜抗菌性好,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和降解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AM)、季铵类阳离子甲基丙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ODBAC)为单体,以2,2′-偶氮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无稳定剂体系下的双水相共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线观察体系的分相过程并测定体系的临界分相点。通过改进的溴化法测定临界转化率(Xc)。利用黏度法测定临界分子量(Mc)。并对各个因素对于Xc和Mc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表面活性的阳离子单体AODBAC对体系的相分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引发剂的用量和AODBAC的摩尔分数(fAODBAC)对于Xc的影响较小,反应温度升高会使Xc增大。总单体浓度和fAM的升高会使Xc减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和fAODBAC的升高都会使Mc减小。fAM和单体浓度的增加会使Mc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聚铁基化合物为基本单元,用3-氯-2-羟丙基氯化铵(CHPTA)为醚化剂制备阳离子淀粉(CS),修饰聚合硫酸铁(PFS)和聚硅酸铝铁(PSAF),制得两种聚铁基-淀粉复合絮凝剂,即PFS+CS和PSAF+CS。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絮凝剂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废水絮凝前后COD_(Gr)及Zn~(2+)含量测定,探讨了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结论表明,聚铁基-阳离子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AM/AMPS/木薯淀粉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骨架,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通过接枝反应制备淀粉基吸水树脂。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的吸夜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浊度煤矿井水的特点,以玉米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阳离子化。根据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接枝共聚反应时间为4 h,St用量为5 g,AM与St质量比为4∶1,引发剂用量为1.4 g,GTA用量为2.6 g,NaOH用量为0.24 g,醚化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70℃。并将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复配PAC与现有絮凝工艺进行了对比和性能评价,分别对投加量、复配效果以及适合的温度、pH值对絮凝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阳离子淀粉絮凝剂优化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淀粉(CS)为原料,以氯乙酸为第一步醚化变性剂,3-氯-2-羟丙基磺酸钠为第二步醚化变性剂,采用二步法工艺,在水相碱性条件下合成可应用于油田钻井液的复合醚化淀粉(CES)降滤失剂。对产品的降滤失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制备复合醚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3-氯-2-羟丙基磺酸钠与羧甲基淀粉(CMS)的质量比为1∶2,反应时间120 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合成的产品作为降滤失剂使用时,其抗老化温度可达130~140℃。FT-IR分析显示,复合醚化淀粉在1609 cm~(-1)出现羧基吸收峰,在1205 cm~(-1)等处出现磺酸基吸收峰,证明已成功合成复合醚化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