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AM/AMPS/AMC16S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中华 《化工时刊》1997,11(12):20-22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磺酸(AMC16S)三元共聚物,借助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测定了基结构和热稳定性,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AM/AMPS/AMC16S共聚物热稳定性好,耐温抗盐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合成了(7-N,N-二甲氨基)香豆素基-3-甲酸乙酯(EDACF)光敏剂.在光作用下,激发态的EDACF分子与二芳基碘盐OPPIP分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反应,伴随发生EDACF的褪色反应和OPPIP的光解反应,后者生成具有引发活性的芳基自由基.由于EDACF具有CT态特性,使得它与OPPIP之间的光电子转移反应速度随着溶剂极性增加明显减慢.EDACF/OPPIP体系可有效地引发MMA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p=K[OPPIP]0.47[EDACF]0.42[MMA]0.98.  相似文献   

3.
在10L和50L不锈钢聚合釜中,以合成端羟基丁腈橡胶(HTBN)为目的,用H2O2作引发剂、乙醇作溶剂,研究了本二烯(Bd)和丙烯腈(AN)的溶液共聚合。结果表明,在AN/Bd为10/90,15/85,20/80,H2O2用量为4.0/8.0g,乙醇用量为70-80克,110-120℃和120-150min的聚合条件下,可以得到M。为2300-4200、羟值(KOH)为40.0-80.0mg/g、  相似文献   

4.
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阻垢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马来酸(Ma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共聚物(MAA)对含CaCO3和CaSO4合成水的阻垢效果。探讨了阻垢率与共聚物用量、Ca2+浓度、溶液温度和pH值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对CaCO3和CaSO4的阻垢效果较好,对溶液的pH值适用范围宽,可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5.
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阻垢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林芸  李万捷 《水处理技术》1995,21(2):117-119
本文研究了马来酸(Ma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共聚物(MAA)对含CaCO3和CaSO4合成水的阻垢效果。探讨了阻垢率与共聚物用量、Ca^2+浓度、溶液温度和pH值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对CaCO3和CaSO4的阻垢效果较好,对溶液的pH值适用范围宽,可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根可以催化甲基红与溴酸钾反应,使甲基红溶液颜色消退,lg(A0/A)与NO2^-量成正比,据此测定NO2^--N。硝本盐用海绵状镉还原后测定总量,差减法求出NO3^--N。  相似文献   

7.
AM/AMPS/NVP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中华 《杭州化工》1998,28(2):9-11
采用氧化一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2-吡咯烷酮(VP)三元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AM/AMPS/VP共聚犋 有轻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8.
AM/AMPS/DMDAAC/AMC16S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中华 《贵州化工》1998,23(2):27-2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然氯化铵(DMDAAC)/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磺酸(AMC16S)四元共聚物,借助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AM/AMPS/DMDAAC/AMC16S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溶液法马来酸酐接枝EPDM的研究及对尼龙的相容,增韧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段玉丰  陆光月 《塑料工业》1997,25(1):58-59,76
本文介绍采用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乙丙橡胶(EPDM)以及该接枝物对尼龙(PA)的相容、增韧效应。研究了引发剂BPO和MAH用量与接枝率、接枝效率、交量的关系,当MAH/EPDM为10/100(质量比,下同)时,BPO/EPDM的最佳值约为2.28/100;固定BPO/EPDM为10/100时,MAH/EPDM的最佳值约为12.5/100。由Molau实验表明,MAH接枝EPDM/PA比  相似文献   

10.
醋酸体系中Mn(Ⅱ)在石墨电极上阳极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方法和动电势扫描方法探讨了醋酸—醋酐有机体系中Mn(Ⅱ)在石墨电极上阳极氧化生成Mn(Ⅲ)的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和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醋酸—醋酐有机体系中Mn(Ⅱ)主要以Mn(OAc)2形式存在时,在石墨电极上阳极氧化的电极过程表现为前置转化反应步骤控制的动力学规律,电极反应的可能机理为:Mn(OAc)2+OAc-慢→Mn(OAc)-3Mn(OAc)3-e快→Mn(OAc)3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制法完全相同并有相近铂分散度(H/Pt≈11)的催化剂Pt/Mg(Al)O与Pt/Al2O3的性质。由H2和CO的化学吸附以及随之使用的红外光谱及微量热计测定了它们的Pt的性质,并由CO2的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定了Mg(Al)O的碱性基点的性质。在沉积了Pt颗粒后Mg(Al)O的表面碱性降低。与Pt/Al2O3相比,Pt/Mg(Al)O在19601930cm-1出现了一个新的CO红外吸附波带,它被认为是CO通过碳原子与Pt键合并通过氧原子与Mgn+阳离子键合的一种桥键。这些桥键的物质在高温脱附时最稳定。CO的歧化作用发生在Pt/Mg(Al)O,所生成的CO2迁移至载体的碱性基点形成碳酸盐。  相似文献   

12.
王中华 《化工时刊》1999,13(4):27-30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三元共聚物。借助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AM/AMPS/AM12S共聚物热稳定性好,耐温抗盐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2,2-二烷基-2-烷胺基苯乙酮(α-AK)和二芳基酮(DAK)(包括二苯酮(BP)、米酮(MK)、二乙基蒽醌(EAQ)和硫杂蒽酮(TX))复合体系的加和作用.体系中DAK的添加显著地改善了α-AK在近紫外光区长波段无吸收的缺陷.光聚合实验比较了DAK的效果,其中氯代TX、BP增效作用显著,使聚合反应速度增加1.3~1.5倍,而MK和EAQ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溶剂极性、浓度和取代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增加起负影响,α-AK/DAK等摩尔浓度效果最佳和氯代TX活性高于烷基取代TX.通过吸收光谱α-AK/DAK复合体系的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三重态的能量传递敏化反应和光还原反应两种反应过程并存,它们的贡献因二芳酮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Mo—Ni/Al2O3催化剂的TPR特性与加氢脱硫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伟  周俐 《化学工业与工程》1998,15(4):30-33,43
应用TRP、XPS及XRD等技术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备了的Ni/Al2O3、Mo/Al2O3和Mo-Ni/Al2O33种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并将Mo-Ni/Al2O3双金属催化剂与同类型的Mo-Co/Al2O3和W-Ni/Al2O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Mo-Ni-Al2O3中,MoO3呈高度分散状态,NiO的加入减弱了Mo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两种易还原的复合物,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15.
黄鹤  李建宗 《粘接》1997,18(2):5-8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及复合乳液聚合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EP/P(St-BA-MMA)]半胶乳型互聚合物网络(Semi-LIPN)的聚合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特别是EP含量对单体转化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环氧树脂因含有微量双酚A,在聚合反应中同时起到了阻聚剂和缓聚剂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聚合反应较不含合成树脂(或橡胶  相似文献   

16.
首先合成了N,N-二乙基丙烯酰胺,并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三元共聚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了DEAM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热稳定性,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AM/AMPS/DEAM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高分子量PA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aClO3-Na2S2O5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了丙烯腈(AN)与衣康酸(ITA)等几种不同单体的水相沉淀聚合。制得了高分子量的PAN聚合体。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及配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单体浓度、以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磺酸钠(MAS)的加入等工艺条件对聚合转化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乳液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万超瑛 《浙江化工》2000,31(3):42-45
引发剂在乳液聚合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剂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以及引发剂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粒子形态,单体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最佳配比,采用亚硫酸氢盐/过硫酸盐(HSO3S2O3^2-)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来引发VAc/nBA/AA三元共聚合反应,得到了性能良好的乳液。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对甲基苯乙酸苄基酯(BCO2A)及苯乙酸1-萘基酯(ACO2N)在ZSM-5沸石中的光化学反应.研究发现,光解BCO2A在ZSM-5沸石中主要生成BA,而光解ACO2N只生成AA及NN.两种酯的产物分布和在乙腈溶液中的光解完全不同.这些结果是由ZSM-5沸石孔腔对底物分子的尺寸及形状具有选择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电镀Ni-Mo合金阴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一种电镀法制备Ni-Mo合金活性阴极的配方与工艺条件。该阴极在30C,8mol/lNaOH溶液中电流密度为0.2A/cm ̄2时析氢电位为-1.12V(vsHg/HgO)。详细讨论了镀液组份、pH值、温度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Ni-Mo合金阴极析氢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