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脂抗氧剂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新  李继 《中国油脂》1999,24(5):59-60
以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通过烷基化合成叔丁基对苯二酚,并系统地研究了树脂型号、物料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色谱联用电化学还原装置检测油脂中叔丁基对苯二酚。取一定量样品加入乙腈,经超声提取后,离心过滤,上机测定。结果表明,叔丁基对苯二酚浓度在0.50~3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7,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5 mg/L,RSD为1.78%,加标回收率90.32%~93.40%。采用电化学还原的方式避免了油脂在存放过程中TBHQ被氧化而影响检测结果,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热处理及抗氧化剂添加对南极磷虾肉油脂消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体外胃肠消化模型,分别检测未经处理的空白组、85 ℃热处理组和85 ℃热处理过程中添加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组的南极磷虾油脂经消化后的过氧化值、酸值、丙二醛含量、虾青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空白组油脂的过氧化值、酸值、丙二醛含量经胃肠消化后显著提高(P<0.05),虾青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说明胃肠消化过程可以加速油脂初级氧化、次级氧化进程;85 ℃热处理组油脂经胃肠消化后的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酸值、虾青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变化趋势与空白组基本保持一致。但与空白组相比,85 ℃热处理组经胃肠消化后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说明85 ℃热处理加速了油脂消化的次级氧化进程;85 ℃热处理过程添加TBHQ组经胃肠消化后的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酸值、虾青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变化趋势与85 ℃热处理组基本保持一致。但经胃肠消化后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说明TBHQ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胃肠消化过程促进了南极磷虾油脂的氧化,热处理加剧了南极磷虾油脂在胃肠消化的次级氧化反应进程,添加TBHQ可以有效减缓热处理导致的油脂在胃肠消化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干果罐头、腌制肉制品等含油食品中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粉碎或混匀以石油醚提取油脂后,用甲醇为提取溶剂,漩涡振荡提取充分后取清液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峰面积比较定量。该方法对TBHQ的检出限为0.002g/kg,相关线性系数r=0.9999,线性范围为0.1mg/mL~2.5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04%。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含量的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4.6 mm×15 c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90:10(V/V)作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92 nm。所测TBHQ在5~ 200 mg/kg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平均回收率为101.46%。结果显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食用油脂中常用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安全性问题.重点阐述了食用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比色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电化学分析法等,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低,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在油脂合成抗氧化剂检测中应用较广;电化学分析法充分利用抗氧化剂的电化学活性进行分析,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较高,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油脂是人类膳食基础营养素之一,我们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油脂,我们每天做饭炒菜也会用到食用油脂,可以说人类的健康离不开油脂,因此油脂的质量安全与食品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油脂化学性质活泼极易因氧化等因素变质,氧化反应使油酯酸败,并影响食品的风味及口感,营养物质被破坏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油脂抗氧化剂是一类能阻止或延缓油脂或油脂类食品变质,延长其保质期的物质,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用油脂抗氧化剂,因此对TBHQ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介绍了叔丁其对苯二酚(简称TBHQ)性质与用途,及国内外TBHQ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情况;总结了目前TBHQ行业出现的问题,并展望TBHQ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违规添加现象屡禁不止。叔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油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其在食品中的检测日益受到重视。通过介绍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检测的研究现状,综述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各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开发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向油脂中添加合成抗氧化剂是防止食用油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酸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国家规定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添加的最大限量标准为200 mg/kg,因此建立准确、快速和高效的分析方法检测食用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的含量保证油脂以及含油食品的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食用油脂中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食用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油脂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脂氧化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主要因素,油脂抗氧化剂在油脂储藏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起作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油脂氧化机理、油脂中天然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抗氧化效果,并提出使用天然抗氧化剂和复配抗氧化剂是油脂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食品添加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 TBHQ)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TBHQ处理组, 分别饮用纯水和TBHQ溶液(200 mg/L)。干预5周后,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小鼠血液样本炎症因子水平; 收集两组小鼠的粪便, 利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变化, 判断TBHQ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TBHQ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鼠肠道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等菌的相对丰度, 提高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毛罗菌属(Lachnospira)、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等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结论 本研究剂量TBHQ显著影响了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 该变化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脂溶性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被水溶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再生抗氧化能力的效果,并初步分析其再生作用机制.首先构建TBHQ与抗坏血酸的固液两相可分离体系,随后采用DPPH猝灭TBHQ的抗氧化能力,再加入固相包合物发现TBHQ抗氧化能力得到再生,且随着抗坏血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添加量为0.6 g时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Sprague-Dawley大鼠体内的两种代谢物叔丁基对苯二酚-硫酸结合物和叔丁基对苯二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不同剂量叔丁基对苯二酚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两种代谢物在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的浓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运用实用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及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两种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均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结论:灌胃后,叔丁基对苯二酚-硫酸结合物、叔丁基对苯二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体内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分别为0.17~0.61h、0.23~0.74h,分布相半衰期分别为0.32~1.11h、0.26~2.60h,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11.75~24.54h、24.42~55.78h。雄性大鼠血清中两种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高于雌性大鼠。两种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暴露浓度均以低于与剂量呈正比的方式增加,随着剂量的升高,叔丁基对苯二酚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饱和。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一种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简称TBHQ)含量的方法。食用油样品中的TBHQ经80%乙醇提取、浓缩、定容后,注入气相色谱中用外标、面积归一法(ESTD)测定,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定量,结果如下:线性相关系数r=0.99991,回收率=96.5%,相对标准偏差RSD1.77%,分析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类油脂抗氧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食品加工及保存期间,氧化是影响其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脂肪变化过程称为酸败。一般来说,在油脂及含脂类食品中较易发生氧化,而氧化也是食品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动植物组织或细胞中存有的天然抗氧化剂,如生育酚(维生素E)和抗坏血酸(维生素C),可以抑制和延缓这种氧化进程。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维生素类抗氧化剂产品,正是基于此而开发的。  相似文献   

17.
油脂天然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介绍油脂天然抗氧化剂种类,及其抗氧化机理和产生的效果,为今后开发利用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郝鹏鹏  倪晋仁  孙卫玲 《食品科技》2011,(10):297-300,304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在大鼠体内代谢后的浓度及在该浓度范围内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大鼠高剂量(700mg/kg)灌胃后,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清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浓度。以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叔丁基对苯二酚的细胞毒性,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评估叔丁基对苯二酚在体内浓度范围内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叔丁基对苯二酚抑制细胞生长,并使细胞形态学特征改变;随着浓度升高(0.01~1.2mmol/L)和细胞培养时间延长(12~48h),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加剧(细胞毒性等级0~4);细胞培养时间为12、24、48h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63、0.34、0.16mmol/L;大鼠血清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浓度≤0.12mmol/L,细胞毒性等级0~2级。结论:经口进入体内的叔丁基对苯二酚,代谢后的体内浓度不会引起高细胞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评价食品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毒性.大鼠灌胃700mg/kg叔丁基对苯二酚后,分别于0.08、0.25、0.50、24.00、48.00h采血,分离血清.以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叔丁基对苯二酚、含叔丁基对苯二酚及其代谢物血清的细胞毒性,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结果表明:虽然高浓度的叔丁基对苯二酚会抑制细胞生长,并使细胞形态学特征改变,但叔丁基对苯二酚经体内代谢后的血清对细胞生长无显著性抑制作用.因此,在卫生标准许可范围内,叔丁基对苯二酚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抗氧化剂系指能防止因氧化而导致食品败坏,酸败和脱色的一类物质,它们能抑制或延迟分子氧化,但用“抗氧化剂”这样一个简单术语表示它们复杂的作用似乎过于简单。食品的氧化会导致食品气味和滋味严重劣变,然而这些又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因素。虽有许多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方法,如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冷藏和适宜的阻气包装,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有效抑制氧化,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中加入抗氧化剂来抑制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