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厦门市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布置为例,根据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综合利用变量相关系数和变量标准差等信息,建立了管网压力监测系统信息量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残差、信息损失比率及逐步回归方法,确定了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测的给水管网总供水量和少量测压点水压数据,实时模拟管网所有节点水压和节点流量.在此基础上对管网运行压力分布作出评判,再进行优化调度,确立了运行工况实时模拟基础上的管网优化调度模式.建立了运行工况实时模拟基础上的管网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顺路返回枚举算法求解优化调度模型.编制了给水管网优化调度计算程序,对示例管网进行了优化调度计算,得出了优化调度方案.优化调度计算稳定,计算速度较快,能满足给水管网实时优化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过程中采用单目标函数得到的优化结果不能代表多方面综合因素的问题,以监测点压力监测范围及监测点覆盖节点需水量作为目标函数,管网水力连通性、管网节点压力相关性、管网节点水量影响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平台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园区实际管网中,并分析不同约束条件的参数取值对模型所得优化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提高监测点布设方案的代表性,同时也验证了NSGA-Ⅱ求解多目标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城市给水系统优化调度的主要内容。用水量预测研究和给水管网数学模型研究是优化调度的基础。用水量预测模型是在分析城市用水量序列数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的数学表达式。给水管网数学模型是建立水厂出厂压力和流量与管网测压点之间的经验数学表达式,它反映了给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是优化调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利用给水管网等效模型的一般形式,结合西安市供水管网现状,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得出该市给水管网测压点水压与各泵站的供水量的相关关系,并用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基本反映了该市给水管网的供水量与水压关系,可用作管网优化调度模型,为优化调度各水厂的供水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给水管网构造理论,应用水力学和拓扑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给水管网节点压力的灵敏度矩阵和方程,通过灵敏度分析可解决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布置问题。该方法弥补了现有节点压力灵敏度分析理论的缺陷,改变了供水行业依靠经验布点的传统方法,为供水运行管理中压力监测点的布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准确和及时掌握供水管网的运行工况是供水企业进行管网日常管理和事故调度的基础,而供水管网监测点布置就是进行管网数据采集、掌握管网运行工况的重要环节。管网监测点应该不仅要具有能够监测管网工况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要具有满足经济要求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分别介绍了管网水压、水质和流量监测点目前较为常用几种布置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原理,同时总结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给水管网水力建模过程中如何提高节点流量及管道摩阻系数的准确性,提出利用稳态遗传算法对给水管网系统进行状态及参数估计,给出给水管网状态及参数估计的数学模型及利用稳态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的具体方法步骤;根据管网运行工况实时模拟的需要,采用系统类聚法确定监测点的分布与数量,并用实验管网对模型及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正确可行,采用的求解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及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基本算法,分析了两类监测点优化布点问题的差异,回顾了国内外在城市给水系统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针对日益突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应尽快开展以确保管网水质安全为目标的应对突发外侵式管网水质事件的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校核标准及思路,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新建园区内给水管网为对象,建立了水力模型,模拟管网在不同水力工况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对给水管网优化运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赤峰市给水管网实用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泵站的优化调度是给水系统优化运行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水量预测及管网工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实用优化调度模型,并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为给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给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重点一直是管网设计和运行优化算法,已成为给水管网优化理论和技术的核心。然而,给水管网优化的基础——给水管网运行现状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给水管网运行现状评价,可以为给水管网优化运行奠定新的科学基础,有效地提高给水管网运行的科学性和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运用EPANET水力平差模型设计和计算了给水管网,在模拟给水管网运行情况的同时还对管网进行了消防校核和事故校核,得到了满足水压要求的给水管网布设参数;借助EPANET水力平差模型,结合管网设计要求和经济流速要求开展管网优化。结果表明:如果具备适当的优化条件,EPANET水力平差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给水管网的设计,还可以为给水管网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给水管网的建造费用、运行成本、节能设计等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给水管网直接优化调度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对给水管网直接优化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仅含定速泵及含变速泵的模拟管网分别进行优化计算,均得出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运行压力和节能效果的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给水管网二次加氯二级优化模型,第一级是以满足管网余氯覆盖条件下加氯点数最少为优化目标的加氯点选址优化;第二级是引入用水量权重因子的加氯量优化.结合我国南方某县城管网实例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二次加氯可以降低管网加氯量并使余氯均匀分布,与常规加氯方案(2个加氯点)相比,实例中最优二次加氯方案(4个加氯点)的加氯量减少了39.0%,余氯浓度波动标准差最大值由0.76 mg/L降到0.38 mg/L;而且二次加氯点数存在经济取值区间,在该区间内加氯量随着加氯点数的增多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给水管网科学和工程工作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给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重点一直是管网设计和运行优化算法,已成为给水管网优化理论和技术的核心。然而,给水管网优化的基础——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现状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现状评价,可以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和运行奠定新的科学基础,有效地提高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的科学性和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涛  徐鹏  赵洁 《城镇供水》2012,(1):66-67
本研究结合某市供水现状,通过收集城市管网的管段、节点、水泵的流量和水压等静态和动态数据构建了给水管网拓扑结构,并运用EPANET管网平差软件对其进行了管网平差24小时动态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给水管网动态水力模型参数可行,模拟值与现场测试点压力值的平均误差为4%,本研究建立的给水管网水力学动态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充分验证了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该模型将为地区供水系统实施优化节能的调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建材与装饰》2009,(7):305-307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给水管网科学和工程工作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给水管网优化技术研究重点一直是管网设计和运行优化算法,已成为给水管网优化理论和技术的核心。然而,给水管网优化的基础——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现状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现状评价,可以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和运行奠定新的科学基础,有效地提高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的科学性和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昌县现有的供水管网系统,结合灵敏度分析方法和基于监测范围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以最小化水力校核误差为目标,对新昌县供水管网的压力及流量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开发了服务于新昌县微观水力模型的监测点布置技术。同时,考察了监测点数量与位置对水力模型校核误差的影响,在充分利用原有监测点的原则下,最终确定了新昌县供水管网监测点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校核误差随监测点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在监测点数量达到一定值时不再降低,最终的流量、压力监测点布置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及时准确了解给水管网的运行状态,针对管网水力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将地统计分析中的Kriging插值法应用于管网节点的压力预测.鉴于Kriging插值中距离的定义决定了插值的效果,为此,结合给水管网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节点压力计算中节点间相对距离的定义,形成了一种新的给水管网节点压力的宏观预测方法.并通过仿真对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